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日期:2025-02-06 16:15:58 来源:​今日婺城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

1

锚定项目量质跃升,在高质量经济发展上实干拼争

放大增量政策组合效应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

省“千项万亿”工程等重大项目储备库

确保2025年政府及国企投资项目17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超130亿元,力争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

放大有效投资拉动效应

持续开展制造业招大引强“1021”行动,力争招引10亿元以上

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其中三条重点产业链项目占比超80%

力争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放大要素保障支撑效应

强化资金、土地、用能等要素统筹调配,

打好重大项目资金保障“组合拳”

持续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级用地保障范围

全面强化用能预算化管理,100%保障重大项目用能

2

锚定改革攻坚突破,

在高效率变革发展上实干拼争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聚焦“十项省级改革试点”,确保早出成果,争做示范

重点攻坚高质量发展难点堵点,推动婺城改革发展破题

坚持以14个标志性改革举措、56项重点特色改革项目,推动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建设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

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熟定型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升全过程绩效管理质效

实施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打造更多标志性改革成果

实现营商环境提升

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域实现十五分钟政务服务圈

迭代完善“8+4”经济政策体系,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6亿元以上

迭代健全“企呼我应”等助企机制,提升企业服务质效

迭代开展“小微你好”等助企活动,实现涉企问题高质效办结

3

锚定陆港枢纽建设,

在高水平开放发展上实干拼争

加快陆港枢纽建设

高质量推进“公铁水”联运体系建设,聚力推进枢纽能级跃升

以“港产城贸数”融合改革为抓手,融入华东国际联运新城发展格局

加快外贸经济发展

继续深化“百团千企拓市场增订单”活动

大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增速15%以上

加快消费挖潜扩容

抢抓“两新”政策机遇,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6%

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拉动社区消费

开展重点企业“工贸分离”“住餐分离”行动

以婺江为轴全面打通“三大商圈”,培育打造消费新业态

4

锚定科创廊道提速,

在高能级创新发展上实干拼争

筑巢引凤搭好科技平台

持续建强师大创新城,加快推进数理医学院等项目建设

重点发挥浙师大金华科创园引擎作用

搭建更高能级产业融通创新平台

外引内培壮大创新主体

加快产学研融通创新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迭代升级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以上

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7%,R&D投入占GDP比重达2.95%

内外兼修优化科创生态

深化“揭榜挂帅”,延续“百博入企”,开展新质人才培养改革

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持续深化院校合作

加强科创人才引育力度

5

锚定产业聚链成群,

在高层次产业发展上实干拼争

系统布局做大产业平台

加快拓展先进制造业平台,力争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2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

加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集聚,

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园

加快合成生物和新材料产业集聚,建成投用产业服务中心

布局生命健康产业园与空天经济产业园

精准引育做强产业链群

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的“链主”企业,

力争3条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前瞻规划做优产业结构

强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

力争招引落地总部经济项目3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超100亿元

全力做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累计打造市级及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35个

6

锚定缩小三大差距,

在高质效共富发展上实干拼争

聚焦城市品质蝶变升级

坚持系统考虑、超前布局、拆建并行,实现各片区有序发展

推动老旧污水管网分片区更新改造,深化海绵城市示范建设,

全域提升基础设施品质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套以上,建成安置房3500套以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聚焦和美乡村落地成景

持续深入践行新时代“千万工程”,让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更加突出

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推动南北生态共富产业带联动建设

深化开展下山安居创富行动,力争年内搬迁2000人以上

聚焦共富产业升级增效

改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

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

加快双龙实验室、现代种业创新中心建设

深入推进林苗一体化试点改革、熊猫猪猪二期项目建设,

桐溪水库建成蓄水

实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双提级

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村全覆盖

7

锚定文化根脉传承,

在高品质人文发展上实干拼争

推动文化遗产赓续出新

开展名人文化传承行动,培育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加快推动婺文化系列丛书出版

落实文化特派员制度

推动文体事业普惠出彩

加快推进大型文化设施建设

高质量开展品牌文化活动

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进一步丰富群众公共文体活动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出圈

提靓文旅发展品牌

打通“非遗+旅游”发展新路径

打造跟着文脉去旅游等文旅特色游览线路10条

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家

8

锚定公共服务优享,

在高成色民生发展上实干拼争

打造优质公共服务

全面做好省市区十方面民生实事

有序推进区教育基础设施提档改造

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

打造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的“婺城样板”

高质量推进基本医疗服务

持续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着力构建更加精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深化欠薪治理,欠薪线索化解率达100%

进一步推进“1+8+X”大救助体系建设

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

启动“一老一小”全龄友好示范园建设

增进绿色惠民福祉

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力争达到90%以上

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推动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

9

锚定平安婺城建设,

在高水平安全发展上实干拼争

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实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工程

打好全域安全体系提升战

迭代完善安委办专班工作机制

高标准推进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和专职消防队建设

加快浙江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打好高效基层治理主动战

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全力实现平安婺城“20连创”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做到忠诚施政

始终做到实干善政

始终做到依法行政

始终做到为民勤政

始终做到廉洁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