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1月30日,首届非遗造婺节暨百县千碗进机关活动在婺城区行政中心举行。副区长吴小兵宣布活动开幕,区政协副主席滕惠芳,区文旅体局等主要负责人出席活动。
婺州窑、金华剪纸、婺州扎染……步入非遗市集,琳琅满目的非遗手造和文创周边,精彩纷呈的非遗技艺展示,以及飘香四溢的非遗美食,皆洋溢着新年喜庆的氛围和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令广大干部职工大饱眼福。
本次活动包括“婺里拾遗”“婺里赏遗”“婺里学遗”等内容,邀请全区30个非遗项目参与非遗市集展示展销及互动体验。一路上,广大干部职工逛市集、观技艺、品美食、讲传承,大家在向非遗传承人了解非遗历史、制作工艺的同时,精心挑选着自己的非遗“心头好”,而各色好物不仅让大家重拾传统年味,更成为心间的风景,囊中的收获。
“酸茶具有营养、预防、保健多种益处,它的制作也十分特别,是将茶叶放在竹筒里,埋在地底下10个月后发酵而成。”眼前,金华酸茶传承人刘卫滔正为产品作详细介绍,一会儿工夫,便成交了四单生意。
另一边,金华核雕的展位前也吸引了多人围观。一个个古色古香的手串精雕细琢、匠心独具,小小方寸间便可展现大千世界,让人直呼:“这就是现实版的《核舟记》吧!”“此次非遗造婺节举办得十分顺利,通过活动平台的展演展示,可以进一步宣传、弘扬我们婺城的非遗文化,让大家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项目的魅力。”该项目传承人包加惠说。
婺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金华的核心城区,建城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婺城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保存着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婺城区拥有区级以上非遗项目百余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婺城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婺城建设文化强区的宝贵资源。
区文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春燕表示,过去一年,婺城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年初成立了婺城区非遗保护协会,“婺州窑陶瓷”“金华火腿”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金华核雕”等4家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组织推荐第六批金华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人;做好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后半篇文章……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婺城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婺城非遗,爱上婺城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给非遗更多掌声。”沈春燕说。
据悉,此次活动由婺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婺城区文旅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协办,旨为积极推进婺城区新时代文化高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有效助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进一步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力度,展示婺城文化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