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区属有关单位:
《关于进一步推动婺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1月29日
关于进一步推动婺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婺城教育金名片,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24〕15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2023〕4号)《中共金华市委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金委发〔2022〕23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中共金华市婺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婺城区新时代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金婺委教〔2024〕5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合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1.践行教育家精神,塑造师德师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部门要组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轮训暨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专题研修,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要构建“覆盖全员全程、教师自主选择、过程管理信息化”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书记校长读书班培训、教师学时培训等形式,进一步丰富教师终身学习、数字化素养、综合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等培训内容。
2.健全五级梯队培养体系,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教育部门要健全“教学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杰出教师”五级梯队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要加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发挥拔尖教师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对特别优秀教师予以重点培养和优先保障,建立“冲特冲高”人才库,开展一对一精准培育。教育与人社部门协同,对优秀教师予以倾斜,省教坛新秀、省市级名师、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等区级及以上综合荣誉获得者,在职称评审及岗位聘用中可使用统筹指标。对区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坛新秀及以上业务荣誉获得者予以一定奖励。
3.建立教育发展保障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协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做好教师待遇保障,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权,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属地学校的关心关爱,开展尊师活动,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全社会涵养尊师文化,提振师道尊严,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发展氛围。鼓励企业、社会、个人捐资助学,建立区、乡镇(街道)教育基金会,支持教育发展。相关部门要围绕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要求,积极做好教师减负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强优秀教师的榜样选树与宣传,加强教师相关新闻舆论引导与监督。
二、合力推进共建共治学校安全工作体系建设
4.着力提升校园风险防控能力。教育部门要按照相关标准配齐配好专职安全保卫人员,配备相应的护卫器械。要加强派驻学校保安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保安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技能水平。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围墙、护栏等实体防范设施建设,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推进智安校园系统建设,实现与属地公安机关、上级教育部门联网汇聚。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5.着力打造校园周边安全区域。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重点巡防,不断优化上、下学时间段“高峰勤务”机制,强化校园警务室建设,加强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保安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护学岗”建设。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完善、规范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严查校园周边占用消防通道行为。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的巡查管控,做好占道经营、超门窗经营、户外无证游商、违法设置户外广告等问题的查处和整治。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依规对校园周边小食品商店、小餐饮、家庭托餐等进行许可或备案、登记。文旅体部门要加强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监管,落实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禁止设立游艺娱乐场所等规定。
6.着力开展校园安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教育部门要强化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定期组织检测、维修和保养,定期开展学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要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要求。住建部门要对校园工程建设实施监督,指导学校开展校舍安全检查鉴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教育部门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查处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禁止各种含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等违法内容的残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和违法文化经营活动。
7.着力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能。司法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及时妥善调解涉及校园的矛盾纠纷。卫健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传染病和饮用水卫生状况的监测,加强对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指导,及时防范各种传染性疾病;依法查处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条例》的行为;协助学校做好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医疗救治工作。安全监管相关部门要督查校园及周边相关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依法查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组织、协调和参与校园及周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对辖区校园安全工作的投入,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确保学校教学秩序平安顺畅。
三、合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8.夯实协同育人的活动内容。强化家庭教育、青春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三育融合”),夯实“三育融合”实践内涵。教育部门要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主动加强联系沟通,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教育、社会工作、卫健、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生命教育、社交安全教育、家庭教育、青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实践课程,并将其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充分融合,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9.提升协同育人的师资力量。教育部门要强化专业支撑,引进高校、社会团体等专业力量开展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理论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三育融合”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定期组织“三育融合”师资的专业培训、考证工作。建立区、市、省、国家四级“三育融合”师资梯队成长体系,培育一人多技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服务团队持证上岗。全区所有学校实现“一校一社工”,有效护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0.完善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条件保障,教育、社会工作、妇联、卫健等部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室、妇女儿童驿站、亲子向日葵小屋等。教育部门要不断优化“三育融合”评价体系,融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要注重总结经验,选树典型样板,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
推动婺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是核心、安全是基础、协同共育是保障,各相关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协同推进工作落实,助力“优学婺城 教育强区”建设。
本意见自2024年12月30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