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讲垃圾分类的故事

日期:2023-05-23 08:52:49 来源:​今日婺城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迎来施行两周年,两年来,婺城区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显著,这离不开在各行各业、各个群体中的“分类达人”们的榜样带动,他们默默付出,发挥专长,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做好垃圾分类,美化家园。

1  吕桂彦  答好垃圾分类“绿色答卷”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推进垃圾分类的“主阵地”。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婺城区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吕桂彦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统筹调动多方基层力量,带动辖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接下来,咱们小区还是要提高垃圾分类的思想意识……”近日,吕桂彦召集辖区的四季园小区绿恒物业负责人召开了垃圾分类工作会议,指出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并布置下一步工作。为了激发物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动力,红湖路社区会定期召开这样的工作会议,充分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此外,吕桂彦每月都会开展垃圾分拣员工作例会,组织社区干部和垃圾分拣员学习《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垃圾分类知识业务培训,进一步夯实大家的知识储备,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作为党员,首先要自己带头做好垃圾分类,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向大家做好宣传。只有我们共同支持和配合,小区的环境才会更美。”红湖路社区居民姚宗元是一名退休老党员。平常有空,他便会来社区帮忙,协助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在红湖路社区,还有不少党员志愿者和姚宗元一样,在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同时,协助社区推进相关工作。“通过大家的努力,很多居民对垃圾如何分类等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错分、乱分的现象,垃圾分类知识还需要常态化普及。”吕桂彦说。

近年来,吕桂彦将红湖路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与主题党日、“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结合起来,定期组织辖区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并带领社区干部发动楼道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垃圾分类志愿者,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直观易懂的“文明实践,让垃圾回家”“垃圾分类游戏”、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彩页等活动,使垃圾分类的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吕桂彦表示,下一步,红湖路社区将继续积极探索“红色党建+绿色生活”工作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力量,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基层一线落地开花,答好垃圾分类“绿色答卷”。

2  苏丽萍  退休不褪色  垃圾分类我先行

身披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手持铁夹子,拎着垃圾袋,这是婺城区新狮街道玫瑰社区卫生巡逻队出门巡逻的标配,他们看见地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来,看到分类不正确就当面纠正......这支巡逻队已经成立近20年,如同一群红色卫士,守护着社区的环境。苏丽萍就是组建这支巡逻队的发起者。

苏丽萍今年68岁,从金华市机电实业有限公司退休后,2003年又被聘请到玫瑰园社区担任社区主任一职,直到2009年,她工作的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管理社区的环境卫生。为了发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环境卫生的工作中来,苏丽萍组建起了这支巡逻队,主要以退休人员为主。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推行等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9年,婺城区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拥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和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经验的苏丽萍又被社区邀请担任垃圾分类专管员,参与了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监督等工作。刚开始,她经常遇到居民不理解,有些人认为自己这么丢了几十年垃圾不需要分类,苏丽萍便一趟趟上门劝说。有时候遇到年纪大的居民不会分类,苏丽萍就一次次耐心帮忙分类,不怕脏不怕累,手把手教会为止。她经常把家里事情先放一放,一有时间就挨家挨户地宣传。

当有居民问苏丽萍退休了还这么辛苦图啥时,她笑笑说:“做环保是责任也是义务,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带动更多人自觉做好垃圾分类,这样社区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在婺城,像苏丽萍这样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影响着身边人,让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3  董芳泽  垃圾分类  从娃娃抓起

董芳泽是金师附小凤山校区的一名青年教师,2019年进入学校工作,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积极参与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与实践中。目前,董芳泽承担起了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监督全校师生垃圾分类落实情况以及策划组织系列垃圾分类实践与宣传工作。

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上董芳泽沿袭着“垃圾分类每月谈”、中队活动课等已常态化开展的宣传活动,除此之外,她还勇当垃圾分类排头兵,积极拓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新思路,联合志愿者以“绿色校园”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力培+力倡”,夯实垃圾分类知识基础,让更多的师生、家长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为此,她积极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校园讲座,召开研讨会等,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基础知识。

“知行合一,最起码要先知道、了解垃圾分类这个事情,知道它的重要性和意义,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才能引导更多的人去践行。”董芳泽说,通过举办学生手抄报比赛、征文活动、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海报设计、短视频制作等方式,开展“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宣传,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行稳致远。

前不久,董芳泽联系区分类办,邀请工作人员走进学校,走上讲堂,专门设计了“趣味垃圾分类小课堂”,开展了“垃圾分类小标兵”评比活动等,帮助小朋友们掌握更多垃圾分类知识,同时也激发他们更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除了校内宣传,董芳泽还积极组织师生志愿者利用假期进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学校所在的二七花园社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捡起地上的垃圾,准确投进分类垃圾桶,他们用稚嫩的语言向居民们宣传着垃圾分类很重要,用自己的方式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未来,孩子们就是垃圾分类的主力军,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董芳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