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景芳)“吴乡长,你看我家的甲鱼都卖完了,棚舍也已搬空,什么时候能安排人来拆除?”近日,竹马乡邵湖头村甲鱼养殖户何志峰见到乡长吴祝芳带人前来巡查,主动上前询问。查实情况后,吴祝芳当天安排人员把棚舍拆了。
近期,竹马乡温室甲鱼专项整治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作为长湖和盘溪竹马段的河长,吴祝芳经常挤出时间巡查河段,走访甲鱼养殖户,现场办公解决难题。截至目前,该乡近八成温室甲鱼养殖场已拆除。
这是婺城各级河长履职河长包干负责制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婺城全面开展“五水共治”工作。至今,白沙溪、梅溪水质已实现“可游泳”,桐溪已初步展现“上游水清、下游景美的休闲景观带”格局……这其中,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一把手”抓治水,全面落实河长包干负责制,为婺城治水提供了坚实保障。
婺城辖区的主要干流有17条,目前由17位区领导担任这些河流的区级河长,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担任各自河段河长,沿线村庄的村负责人任村级河长,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河长体系。自“五水共治”全面铺开以来,各级河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重点河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突出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从而实现了各河流水质指标、防洪能力有所提升,面貌明显改观。
2014年1月长湖启动综合治理,区领导朱利群担任了长湖的区级河长。一年多来,她从“截断污染源,消灭排污口;疏浚清淤,引入源头活水”等方面着手,全面完成了清淤疏浚工程,全部关停了流域内291家畜禽养殖场,完成了金兰中线截污纳管工程,沿线16个村(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并结合“三改一拆”、“四破整治”联合推进打出治水“组合拳”。至今,长湖水质已有明显好转,53个排污口已消灭42个。剩余11个排污口只待金华江北岸污水干管建成后接入,以及温室甲鱼养殖整治完成,即可消灭。长湖PPT项目经过多方论证,目前已进入招投标程序,集防洪排涝、生态治理、景观设计于一体的长湖湿地公园年底将初步建成。
作为区级河长,朱利群认真落实“河长制”职责,经常深入一线查情况、寻对策、破难题,抓进度。这一年多来,连她自己都已记不清在长湖边走了多少趟。可她巡查的身影,已被长湖边的老百姓看在眼里。湖头村党支部书记陈加平告诉记者,去年11月,长湖清淤进入最后的阶段。当时,为了确保此项工作全力冲刺,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朱书记坚持对长湖清淤现场进行“一日一巡查”,对影响清淤的问题展开现场办公。最终确保了长湖清淤疏浚工程于去年底前基本完成。
事实上,在婺城治水工作中,不仅区级河长全力以赴,履行河长包干负责制。各乡镇(街道)河段的河长同样承担起了管、治、保“三位一体”的职责。白龙桥镇长包纯正是白沙溪白龙桥段的河长。为了抓好白沙溪治理工作,他曾19次徒步巡查白沙溪临江大桥至古方桥段,而此段河道长度超过6公里,正是整治的重点。至今,白沙溪白龙桥段沿线已关停、整治34家畜禽养殖场,10家采砂场,3家小加工作坊,同时已启动了12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工程。
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河长包干负责制在全区治水工作中,切实发挥了效果,起到了攻坚克难的作用,加了婺城治水。今年,婺城区制定了更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同时为区级河长推出“联络员制度”,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渠道。这些举措的实施,又进一步为婺城的“河长制”增添了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