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3369256057/2025-53884

  • 文件名称:

    对金华市婺城区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四代表团0402号建议意见的答复

  • 发布机构:

    婺城区卫健局

  • 成文日期:

    2025-08-2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对金华市婺城区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四代表团0402号建议意见的答复

    日期:2025-08-26 10:34:09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李婕等代表:

    您在人大会上提出《关于建设婺城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议》意见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立足提升“一小”(0-3岁婴幼儿)健康服务水平和照护服务能力、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5种模式为主,家庭托育点、社区驿站等为补充的“5+X”多元化、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城乡社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基本形成。


    一、多维度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全面发展

    (一)托育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现状。一是机构建设成果,婺城区常住人口为48.8万人,0-3岁婴幼儿6235人,现有备案机构47家托位2222个,其中普惠性托位2126个占95.68%。现有托育服务供给能够满足婺城区0-3岁婴幼儿30%家庭入托需求。二是机构管理情况,托育机构的备案及日常管理均依托“浙江省智慧托育系统”线上平台开展。机构备案严格依据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中“办托条件”的要求进行审核。通过该系统,能全面呈现托育机构的各项情况,包括托位数、托位率的整体数据,托育服务人员信息以及在托婴幼儿的相关信息,实现了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与透明化。三是机构监管常态,婺城区卫健局联合区教育局等部门,根据市级要求并结合婺城区实际情况,依据《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制定量化检查标准,对辖区内托育服务机构开展不定期检查。针对机构在卫生、人员、场地、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并对整改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托育服务质量与安全。

    (二)强化托育服务专业队伍建设。一是专业人才培养,由婺城区卫健局组织保育员培训工作,选择行业专家进行授课,系统讲授婴幼儿护理、教育、卫生保健等知识,培训结束进行全面考查知识掌握程度的结课考试,最后为合格学员发放证书,以此打造专业保育员队伍。此外,在全区婴幼儿照护队伍建设中将专业能力作为考核重点,高质量培训指导师78人次、服务师155人次、志愿者383人次、托幼机构保育员2211人次。在由金华市卫健委、金华市总工会举办托育技能大赛中婺城区代表队获得两个赛道团体第一,包揽保育师、育婴员两个赛道前三名。二是科学人员配备,严格要求辖区内托育机构按照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配备托育服务人员。同时,根据收托婴幼儿数量,合理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保健人员及炊事人员,确保为婴幼儿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照护服务。

    (三)完善托育服务政策支持体系。2020年,婺城区发布《关于印发婺城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从宏观层面为托育服务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与方向。2024年,《金华市婺城区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认定与补助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进一步细化了普惠性托育机构的认定标准与补助措施。此外,每千人托位数、托位使用率率、省市示范性托育机构等重点托育服务指标被纳入2024年市、区级民生实事指标以及省“七优享”工程“幼有善育”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托育服务工作的重视,为托育服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四)创新托育服务优化供给模式。针对社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面临的入托难、照护难问题,婺城区积极探索创新。在柳湖社区,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开办了柳湖畔托育园,有效整合了公共资源与社会力量,为周边家庭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托育服务。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打造残疾人儿童康复特色专科的基础上,依托省级名医工作室,建成了全省首家“特殊儿童”照护服务驿站,为特殊儿童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柳湖畔托育园与城西街道特殊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凭借出色的服务质量与创新实践,多次受到省级及市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获得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与明确指示,成为婺城区托育服务领域的示范样板。

    二、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指导。推进婺城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集托育服务示范、从业人员培训、托育课程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为全区托育机构提供专业指导与示范引领,推动全区托育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将依托“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定期开展婴幼儿护理指导、疾病预防宣教、亲子关系和家长心理疏导等课程,将儿童膳食营养、日常疾病防控护理及诊治、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等与托育服务有机结合。

    (二)开展规范化服务设计。一是组建服务研讨小组,组织卫健局、妇保院、卫生监督所、各机构负责人等成立托育服务研讨小组,对托育机构的服务内容、专业能力、师资配备、活动课程等进行全面审核研讨。确保托育服务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二是鼓励开展托育服务科学研究,2025年4月批复同意成立金华市婺城区杰思托育研究院。主要从事托育服务科学研究、政策咨询、参与标准制定、行业指导等。三是优化服务内容,定期组织机构间的交流讨论,及时总结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与提升专业能力。鼓励托育机构结合自身特色与当地文化,开发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体验活动,提升托育服务的质量。

    (三)深化多元化模式实施。一是推进用人单位办托,以“公建公营”“公建民营”等模式积极推动用人单位开办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机关单位等利用自有场地,为职工子女提供托育服务,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满意度。二是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在现有社区托育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形式与内容。例如,开展社区托育上门服务,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个性化的育儿指导与临时托育服务;打造社区托育共享空间,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培训等,营造良好的育儿社区氛围。三是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持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托育行业。

    三、婺城区财政局会办意见

    2024年,区卫健局已与区财政局、区教育局联合出台《金华市婺城区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认定与补助管理办法(试行)》,办法中明确了对普惠托育机构的新增托位建设、日常运行及奖励性补助等相关政策,后续区财政局也将继续加大普惠托育等民生领域方面的投入。

    四、婺城区教育局会办意见

    我局会配合卫健局做好相关工作,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破解相关难题,实现“到2035年学前教育实现优质普惠发展”的阶段性任务。

    五、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办意见

    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定位,以“加强监管、完善机制、强化宣传”为路径,全面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将继续加大托育单位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加工制作、贮存条件、餐具消毒等环节,确保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继续推动建立健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包括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制度、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制度等,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此外,我们将加强与教育、卫健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三)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我们将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食品安全操作技能和责任意识。

    六、婺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办意见

    婺城区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工作,配置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是其中的重点内容。项目建设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创建托育服务场景、老幼融合服务场景,通过协调改造可用空间,增加婴幼儿照护设施和场地,设置婴儿照护服务驿站或引进专业托育机构运营。如柳湖未来社区柳湖畔托育园可托收56人,引进新杰思承接运营,设有托大班、托小班、混龄班(乳儿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服务。

    目前婺城区已完成全部456个老旧小区改造,柳湖花园、八咏楼等5个未来社区通过省级验收,西市街、明月楼等3个未来社区通过市级评价标准。为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共富基本单元,婺城区结合社区建设现状,制定婺城区未来社区创建三年计划,逐步开展未来社区创建和项目建设工作。2025年,计划开工建设未来社区项目6个,谋划新增创建未来社区项目7个,逐步完善托育服务场景,满足婴幼儿照护需求。

    七、婺城区总工会会办意见

    婺城区总工会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在建设婺城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持体系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妈咪暖心小屋”的建设。一直以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为备孕期、怀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在工作环境中提供一个私密、安全、干净和舒适的休息场所,区总工会一直大力推动建会企事业单位“妈咪暖心小屋”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妈咪暖心小屋”43家。其中,省级示范点1家、市级3家。

    二是积极开展“爱心托班”服务活动。为解决暑期职工子女无人看管问题,区总工会积极发动社区、企业工会开展暑期“爱心托班”,自2020年以来全区各级工会共举办暑期“爱心托班”服务活动58场次,惠及职工子女近2千人次。2024年开展21家次,惠及职工子女568人,获省级“爱心托班”1个,相关工作在《浙江工人日报》刊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