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24年以来,婺城区统计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统计工作精神,聚焦五经普重点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深化执法监督水平,积极谋划创新改革,优化统计服务能力,全方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动能。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奋发进取,2024年统计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五经普工作。一是强化推进落实。定期与乡镇(街道)、部门会商研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利用周通报制度加强工作落实;严抓培训指导,以“大讲堂”与“小炉灶”相结合、案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培训和精准指导,累计开展培训20余场次,提高700余名“两员”专业素质。二是强化难题破解。制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推算评估模型,为普查数据填报和审核提供参考。做好单位查遗补漏和数据比对,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走访指导数据异常的“四上”企业。全区各乡镇(街道)入户登记,上报非一套表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14189家,个体户1164家。三是强化质量把控。坚持“普查员初审、乡镇(街道)复审、区经普办终审”的审核流程,落实即报即审工作机制,做好逐级审核和日常监测,充分利用平台公式审核和人工细化审核,筑好数据质量两道屏障。结合核查清单、查询模板,对重点指标进行核实和差错修改,审核整改异常数据4000余条。
(二)精进深化,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进一步织牢基层统计网格。“区局统筹,乡镇(街道)管理,单元为主体”的运行体系明确各级统计机构的职责任务。通过《关于加强基层统计干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婺城区统计局经济网格员“月度之星”考核办法》《婺城区统计局经济网格员岗位层级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以企业走访、数据核查、统计分析为考核内容,每月量化考评选出“月度之星”4名,以“月度评定”为基础,年末开展“星级评定”。二是进一步激发网格内生动力。2024年全年,面向基层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40余次,组织专业述评7次,上交统计分析材料约260余篇。经济网格员在局内统一指导下,在乡镇(街道)的协同下,工作运作顺畅、职责分工明确、担当作为突出。三是进一步拓展统计阵地空间。建成金华首个“统计调查之家”,依托该阵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平台属性,以业务培训为主,配以企业家座谈会、经济形势研判分析会等,不定期举办“统计调查之家”观摩会、法治宣传、读书沙龙等各类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现场宣传活动,增进统计人员沟通交流,提升统计工作质效。
(三)坚守职责,依法统计确保数据质量。一是加强核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整合专业干部、经济网格员对“四上单位”开展全面核查,并组织经济网格员开展交叉检查,对区内所有单位(项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及时督促企业整改纠正到位,切实提高婺城区统计数据质量。二是严格执法,守好数据质量底线。积极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对照年度执法任务目标,对我区统计在库企业的报表、统计台账、原始凭证进行数据审核,做好全过程记录。2024年共开展执法检查51家,其中完成双随机和联合执法检查50家。三是强化宣传,加强统计法治教育。结合“9.20”中国统计开放日、各类培训会议、走访调研、指导服务和数据核查等契机,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日常通过标语、横幅、节气宣传画等方式向广大干部和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提升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依法统计氛围。
(四)探索求新,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创新。一是农业试点先行促改革。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改革试点,明确农业经营主体的入库范围、入库标准、县乡村三级单位的责任分工,印发《关于建立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库的通知》,探索建立产量产值、成本效益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统计调查等制度,推动农业统计向“企业法”改革。二是编制企业健康指数促发展。探索建立企业运行状况评价体系,根据“一套表”企业经营数据,选取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销售、效益等指标,监测企业运行状况,通过编制指数跟踪企业运营健康状况,为企业融资便利、金融部门高效服务市场、政府部门有效监测数据提供支撑。
(五)高质高效,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监测分析,精准监测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统计监测分析作用,加大统计调研分析力度,年度围绕体制改革、基层智治、产业发展等方面,报送重点调研课题。每月开展研判分析,择优印发《婺城统计信息》39期,在“婺城信息”上刊发近20篇。二是培训赋能,强化统计业务本领。定期开展统计业务指导培训,围绕指标解读、填报标准、难点易错点等展开培训,确保基层统计人员、企业统计员严格按照统计规则进行数据填报,2024年全年,各专业累计开展培训40余场次,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三是走访指导,深扎基层经济脉络。结合“四大双千”活动,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研指导约300余次,实地走访掌握经济运行态势,指导统计报表填报,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难题。严格把握入库标准和规范流程,指导企业“升规入统”,扎实做好调查单位入库工作。
二、实干为要,推动2025年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立足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法治再压实。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利用国家宪法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式普法,在业务培训、日常催报、数据核查和执法检查等工作中开展嵌入式普法。二是守好数据质量底线。创新多样数据核查方式,通过专业谋划、干部带领、网格员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区企业实现“全覆盖”式核查,确保企业统计数据填报质量。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常态化开展“双随机”抽查及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执法检查作为推进依法行政、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及时梳理统计数据风险点,2025年计划执法至少50家以上单位。
(二)立足统计基层基础,统计网格建设再夯实。一是注重网格员业务能力提升。根据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和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二是用好统计调查之家。以现场培训指导和主题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建起政府联系社情企情的桥梁,设立统计法治宣传的窗口,建设基层统计人员水平提升的平台,夯实统计调查基层基础。三是推进基层管理模式改革。构建“部门统筹、乡镇联动、网格嵌入”的统计网格单元,形成条块结合,运转高效的基层统计体系。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网格员的业务评价、实绩考核、人员分层管理等制度,推进基层网格智治更加高效。
(三)立足统计现实需求,改革创新再探索。一是挖掘数据价值,推进企业健康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企业健康指数监测体系,计划每季度以企业“一套表”内经营数据为依据,动态更新企业健康指数,面向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发布,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职能。二是探索统计模式,推进经营主体发生地统计改革。充分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积极推进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改革,更加准确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发展。
(四)立足统计服务职责,统计分析再发力。一是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各专业持续开展业务指导,走企入户掌握生产经营状况、收入支出水平,解决工作重点难题。围绕“小升规”、统计法治、工业、固投、贸易等重点领域及重点指标,对乡镇(街道)统计员、经济网格员、国有企业负责人、企业统计人员开展业务集成综合培训。二是拓展调研分析深度。加强横、纵向对比,挖掘新视角、新观点、新思维,探索统计调研重点课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行,形成一批具有参考、实践、推广价值的调研成果。三是提高分析研究精度。立足婺城发展实际,关注社会经济运行重点,聚焦各行业运行中的特色,提炼亮点、查摆短板、出谋划策,高质量、高水准印发《婺城统计信息》,为党委政府提供参谋服务。
(五)立足政治建设,党建工作再提升。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和理论学习教育,确保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二是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学习形式,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积极推进统计法律法规进党校,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三是深化学用结合。结合统计走访调研,深入服务基层,加强与企业、村社、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深入了解基层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紧密融合党建引领和业务集成,打造婺城特色统计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