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手机NFC功能带来支付、传输便利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利用手机NFC功能盗刷诈骗!当陌生人要求你将银行卡靠近手机时,务必提高警惕!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可能让你的钱“不翼而飞”!
NFC如何让银行卡成“透明卡”?
带有闪付功能的芯片银行卡内置NFC芯片,靠近支持NFC功能的手机时,若手机安装了恶意APP,或处于黑客攻击环境,卡内信息(卡号、有效期、CVN码等)可能被瞬间读取。不法分子获取这些信息后,结合短信验证码,就能绕过密码,盗刷你的资金!
真实案例
市民张某接到显示为某市公安局的来电,对方准确报出其个人身份信息,称其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钱”,要求其配合调查。通过微信发送伪造的“逮捕令”,并用“案件涉密”“妨碍公务将加重刑罚”等话术施压,迫使张某配合,要求张某到酒店开钟点房,禁止与外界联系。在取得张某信任后,诈骗分子诱导其下载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指令打开手机NFC功能并下载某个远程支付诈骗软件,随后又要求张某将银行卡贴近手机背面拍照。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张某手机出现黑屏现象,待恢复正常时,其银行账户资金已被转空。
手段剖析
1. 伪造身份,制造恐慌。诈骗分子伪装成公检法系统工作人员,利用“逮捕令”“涉嫌重大案件”等话术吓唬受害人,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从而使受害人放松警惕。
2. 诱导受害人安装木马软件,同时开启屏幕共享,将受害者的操作“一览无余”。
3. 远程操控,盗刷资金。要求开启NFC功能,将银行卡紧贴手机背面拍照,手机黑屏时正是诈骗法子在远程操控手机,盗空余额。
警方提醒
1.关闭非必要NFC权限,手机设置中,关闭NFC功能或仅在必要时开启;禁止陌生APP获取NFC权限,避免恶意读取。
2.保护银行卡信息,不随意根据陌生人指示将银行卡靠近自己的手机背面;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可联系银行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3.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下载非官方渠道的APP;发现手机异常黑屏震动、弹出不明提示,立即关闭NFC并查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