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581691363R/2025-52865

  • 文件名称:

    2024年金华市婺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

    婺城区统计局

  • 成文日期:

    2025-04-1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2024年金华市婺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日期:2025-04-16 17:08:58 来源:区统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之年。婺城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锚定“港”“廊”“链”主战场,纵深推进“1483”发展战略,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合

    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871.6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62298.18555.87亿元,分别增长1.4%5.8%5.0%。三次产业结构为2.034.263.8人均生产总值(常住人口88945元,增长4.7%城镇化率为81.0%

    区属主要经济指标不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数据非说明均不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实现区属生产总值(GDP)4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64110.52290.85亿元,分别增长3.7%3.2%5.9%。三次产业结构3.0526.7070.25人均生产总值(常住人口)84665元,增长4.5%

    图片3601.png

    人口。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2024年末全区户籍管理人口为38.60万人,其中男性19.10万人,女性19.5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206人,人口出生率为5.71,死亡人口2798人,死亡率为7.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53

    新增就业。全年共新增城镇就业8073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11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82人。

    二、农业

    综合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76亿元,同比增长4.0%。根据粮食监测统计,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6万亩,同比增长34.5%;粮食总产量3.59万吨,同比增长38.2%。年底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13万亩,同比增长27.54%。全区油菜籽产量2388.12吨,同比下降18.8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175万吨,同比增长9.16%;瓜果类总产量0.92万吨,比上年下降2.56%;园林水果产量0.44万吨,同比增长16.57%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15.87万头,同比增长2.6%,年末生猪存栏7.78万头,同比下降4.3%;家禽出栏23.81万羽,同比增长7.01%;牛存栏数8780头,同比增长1.22%,牛奶产量2.61万吨,同比下降1.17%

    渔业。全年淡水产品产量1.06吨,同比增长3.41%

    林业。全年木材采运量1.56立方米,同比增长64.9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1.50亿元,同比增长3.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7.72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销售产值282.82亿元,同比增长9.44%,工业品产销率为100.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0.65亿元,同比增长26.73%,占销售产值比重为14.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4.27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利税总额19.11亿元,同比下降24.1%;其中利润总额12.19亿元,同比下降36.2%

    1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分产业增加值及增速情况

    产业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7.72

    8.1

      高新技术产业

    32.58

    7.7

    装备制造业

    26.10

    13.7

    战略性新兴产业

    8.00

    10.0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5.79

    -1.1

    高端装备制造业

    16.50

    5.6

    节能环保制造业

    1.43

    -61.5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9.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总产值63.4亿元,同比下降2.6%;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9.6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利润总额5.78亿元,下降7.3%

    2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行业

    营业收入(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服务业

    132.17

    8.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4.96

    25.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7.08

    1.0

    房地产业

    4.12

    1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8.02

    1.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29

    -2.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85

    -6.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44

    306.1

    教育

    0.51

    -14.2

    卫生和社会工作

    4.93

    -5.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6

    0.1

    、固定资产投资

    年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1.33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项目投资106.00亿元,同比增长1.8%;房地产开发投资85.33亿元,同比下降1.5%。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29.26亿元,同比下降9.3%。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08亿元,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44亿元,同比下降8.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1.81亿元,同比增长2.1%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2024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83亿元,同比下降1.0%。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6%,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0.1%,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9.0%,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0.9%

    对外经济。2024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6.12亿元,同比增长27.28%,其中外贸出口额81.83亿元,同比增长26.55%。实际利用外资270万美元,同比下降87.2%

    七、财政

    202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54.51亿元,同比下降12.4%;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8亿元,同比下降8.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49亿元,同比增长10.2%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81元,同比增长4.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378元,同比增长5.9%;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2682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48元,同比增长6.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407元,同比增长7.7%;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8189元,同比增长6.5%

    社会保障。全年发放低保救助金2617.47万元、特困人员供养补助1405.13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532.63万元、孤儿及困境儿童生活补助205.25万元。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从每月1100元提高至1145元,增幅4.09%。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每月1660元调整至1786元,增幅7.59%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1.23万元,救助141人次。与慈善力量有效融合,新增完成我区30户低保家庭善居工程改造。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义务教育段长湖湾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820个,2所民办学校顺利转公,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1.87%,持证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8.45%。新增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正高级教师6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达到74.42%,位列全市第二;优质幼儿园(省二级及以上)在园幼儿覆盖面达到95.84%,位列全市第三,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年末全区公办中小学校45所(包含职高1所、初中14所、小学28所,九年一贯制2所),民办学校2所,均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在校学生数57558人(其中职高3617人、初中17154人、小学36787人)。全区共有幼儿园52所,在园幼儿12904人。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3721人(小学1846人,初中1162人,九年一贯制422人,中职291人)。

    科技。2024年各类科技立项32项,其中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12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数31家,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全区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

    专利。全区专利申请量103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45件,发明专利申请占比52.66%;全区专利授权量16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9件,发明专利授权占比14.87%

    卫生和文化旅游体育

    卫生事业。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2家,卫健系统下属单位26家,其中参公群团1家(婺城区计划生育协会)、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家(婺城区卫生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婺城区干部保健中心)、公共卫生机构1家(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公立医院4家(婺城区人民医院、婺城区中医医院、婺城区妇幼保健院、婺城区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18家。另有延伸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15家,卫生室47家;民营医院9家,门诊部32家。全区医院拥有核定医疗床位1731张。

    文化。2024年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5个、图书分馆4个、图书流通站7个、城市书房6个、文化驿站3个、乡村博物馆2家。完成文化走亲15场,“星耀婺城”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展演648场次,举办文艺活动、展览讲座等707场,阅读推广活动379场,培训257班次,送戏下乡283场。图书馆新增馆藏6.44万册,读者到馆137.69万人次,文献外借34.5万册,图书流转9.1万册。全年文化场馆服务总人次905.6万,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18.56次。“半壁江山”获评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金华核雕”、“榫卯家具”、“公盛酱油”、“金华酥饼”获评省级非遗工坊。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人、第十批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个。完成省级民生实事不可移动文物修缮2处,发现东晋墓葬12处,出土1件青瓷虎子和罍。

    旅游。2024年全域旅游人次达2128.9万人次,同比增长9.8%;接待过夜游客867.7万人次,同比增长20.1%;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额5.1391亿元,投资完成率135%。新增省级五星级品质旅行社2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成功创建国际人文交流基地,赤心谷景区创成省A级采摘体验基地。

    体育。新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32个、环浙步道81.82公里、向公众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21个。成功举办浙江省柔术公开赛、2024年浙江省基层体育委员“走亲活动”(金华站)、2024“环浙步道浙中环线”八婺徒步系列活动(婺城站)暨婺城区第六届莘畈毅行等区级以上赛事50余场。圆满承办金华市第十届运动会拳击、电动冲浪板、轮滑3项赛事。金华市第十届运动会中,婺城代表团获274枚金牌、179枚银牌、177枚铜牌,总分高达5909.5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列市第1,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办赛优秀赛区奖。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获141211铜,团体总分第1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据。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中除标注(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段落外,其余内容均不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林业、渔业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发展促进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区科技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区文旅体局;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区卫健局;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婺城分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新增就业数据来自区人社局,其它数据均来自于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