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732038549W/2025-52684

  • 文件名称:

    婺城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婺城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5-03-2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婺城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5-03-28 14:47:56 来源:区教育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4年,区教育局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1483”发展战略和“一带七心”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老城和新区并举,加快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培育优师队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评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级评估。

    一、2024年度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创新局面。全面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7个设党总支的公办中小学校全面落实书记、校长分设,29所设党支部的公办中小学校实现书记校长一肩挑,100%配备专职副书记。教育集团共成立功能型党委6个,功能型党总支2个。新增省级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1个,省级“双带头”党组织书记典型1位,省级清廉学校示范校1家。作风建设从严从实。严格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开展一线助学3轮次,实地调研基层党组织26个,推动全区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形成长效。迭代开展中小学食堂管理、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等专项整治。累计压减、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进校园事务74项。师资建设蓄力提升。2024年面向优秀毕业生招录新教师46人,引进区外优秀教师17人。深入实施“五级梯队”培养机制,新增正高级教师6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义务教育段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高端教育人才保有率全市领先。

    (二)坚持一体均等,夯实教育公平根基。保障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区域发展趋势,通过新(改、扩)建学校、民办学校转公等多种形式满足群众家门口上学需求。新建九年一贯制长湖湾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820个。暑期投入2500万元,完成28所中小学、幼儿园提档维修改造。黄金苑配套园装修项目开工建设,拟新增公办学位270个。2所民办学校顺利转公,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1.87%,持证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8.45%,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目标。深入推进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深化教共体(集团化)办学模式,因“校”制宜,设立融合型教育集团9个、共建型教共体7个,以优质学校、名校带领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优师惠教政策保障。高规格召开婺城区教育大会,与浙师大等3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出台《婺城区新时代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保障婺城教育事业发展的十条举措》,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三)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各类教育发展。义务教育五育并举。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获评省级典型案例2个。建立健全“一体化教研”模式,获评省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省教研课题成果奖3项,获奖数量全市第一。校园足球水平全市领跑,全省一流,入选全省深化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承办浙江省第十五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男子组总决赛,获冠军、季军,我局在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节上作典型发言。举办全区中小学生演讲、绘画、书法、声乐等各种艺术展演、竞赛活动9场,为青少年提供广阔舞台和多元化艺术体验,获评市级一等奖及以上荣誉60多项。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推动军民融合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学前教育内涵发展。通过优化学前教育布局、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落实新建住宅区配套园政策等途径不断扩充普惠资源,提高普及水平。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达74.42%(全市第二),省二级及以上优质园在园幼儿覆盖面达95.9%(全市第一),入选浙江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与温州大学建立起全面且紧密的教育发展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幼儿园园本特色建设提档升级。深化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建设,完善体系,试点幼儿园毕业生参与小学新生暑期幼小衔接活动,惠及幼儿2369名。职成教育融合多元。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全面达成校地合作,金华实验中学挂牌成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科上线人数突破至163人,再次位居全市第一;获得世界职业能力大赛铜奖1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典型案例3个,全市领先;高水平承办金华市第十四届师生职业能力大赛、区职工技能竞赛(两个项目);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完成社会职业培训7600人,双证制高中学历提升638人。协同有关部门建设规范化老年学校4所,村社级老年学堂12所,完成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10330人次,助力银龄跨越数字鸿沟。

    (四)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双减”改革进一步深化。实施校外培训环境清朗行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3次,现场查处涉嫌违规培训22起,4个项目列入浙江省首批建设校外培训清朗环境试点县(市、区)2024年改革破题项目。校内全面推行弹性“5+2”托管服务模式,发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园白名单,3个案例获省“双减”优秀实践案例,2所学校获评省第一批中小学阅读引领学校,区级“天天阅读”案例获省第一批中小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综合评价改革进一步落地。婺城区小学综合评价平台正式上线使用,已有2131名教师参与评价,总评价条数453万余条,覆盖约3.7万名学生。一校一特色,编制学生多元评价成长报告册,2所学校在省、市小学综合评价改革会议上作经验分享。协同育人模式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进家庭教育、青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育融合”,启动“三育融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工程,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依托名师工作室到各乡镇街道送课72场次,受众3000多人次。婺城区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列入2024年全省妇女儿童实事创新实践项目。校园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不断完善制度,压实责任,从心理健康、校园三防、隐患排查、防溺水、消防安全、防诈骗、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各方面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目前全区学校共开展各类演练400余次,师生全覆盖。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教育局将锚定全面建设教育强区,持续擦亮“优学婺城”金名片,用好用足区教育大会出台的“十条举措”,统筹抓好教育“三大领域十大改革”,进一步促进教育发展优质均衡。

    (一)立足“统筹”,深入推进教共体(集团化)办学,在基础教育教共体(集团化)办学全覆盖的基础上,融合型教育集团占比提升到60%以上,实现教共体、教育集团内教师流动全覆盖,力争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教坛新秀等在农村工作比例达20%以上。

    (二)立足“提标”,以高水平校地合作赋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建强义务教育“五育”品牌、学前教育内涵品牌、职业教育“双优”品牌,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力争新增省一级幼儿园2所,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提高到97%以上,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比例提高到45%以上。坚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载体,深化教师“五级梯队”培养体系,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力争新增正高级教师3人、省教坛新秀3人。

    (三)立足“兜底”,全面实施“三育融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工程,编制《婺城区教育强区建设暨“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加快新城实验小学新建等重点教育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