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738421469E/2025-52654

  • 文件名称:

    金华市婺城区安地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 发布机构:

    安地镇政府

  • 成文日期:

    2025-03-2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婺城区安地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日期:2025-03-25 15:27:47 来源:安地镇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金华市婺城区安地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获金华市人民政府批准(金政函〔2025〕5号),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包括安地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规划范围为安地镇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总面积136.40平方千米。镇区范围包括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域,面积3.02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目标定位与空间策略

    1.总体定位

    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安地镇特征特色,确定安地镇发展定位为:“水韵梅溪、康养南山”;城镇性质为以全域旅游度假、特色农旅产业为主导,引领金华市南山共富休闲带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生态门户城镇。

    2.规划目标

    至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初步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指标进入全市前列,现代化品质城镇基本建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至2035年,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山青水碧的生态空间,形成协调发展、韧性安全的“三生空间”新格局,建成金华都市区的花园城镇和旅游城镇,成为新时代展示安定安居安业的重要窗口。

    展望2050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助力金华市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

    3.三条基本控制线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8.30公顷(4025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1.03公顷(3465亩),主要分布于雅傅、岩头、杨垅等21个行政村和安地水库。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6043.16公顷,为婺城区安地水库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红线类型为水源涵养。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77.74公顷,主要分布在安地镇区和岩头村,另有少量分布在燕语湖周边。

    4.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优化全域农业、生态、建设空间,严格保护“山环水绕、湖畈田园”的生态肌理,构建“一核引领,三轴延展,多点支撑”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核”指安地公共服务核心。

    “三轴”由安地镇区向各山垅延伸的三条主题轴线;一是西部桂花多彩乡村轴,主要集聚以农业观光、桂花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二是以南部沿安南线为主的水韵乡愁轴,主要以仙源湖水风景为带,以山川保护、生态修复为主,三是东部雅干度假休闲轴,以乡村养生度假、特色民宿等业态为特点,并与武义温泉度假相衔接。

    “多点”指镇域内重要精品村和景观节点。

    5.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镇区-中心村-一般村“三级镇村体系。镇区涉及岩头村、酒园村、安地村、回坑村。规划3个中心村,19个一般村。

    6.用途分区规划

    深化落实上位总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一级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共六类二级用途分区;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农田整备区共四类二级用途分区;其他保护利用区细分为区域基础设施集中区、特殊用地集中区共二类二级用途分区。规划明确各类用途分区的范围边界、面积,实施国土用途管制。

    三、用地布局规划

    1.农业空间布局

    依托镇域北部农田集聚优势,打造良田种植示范区,提升东、西山垅沿线中低产田粮食产能,整合改造质量较差的耕地;稳定现有优质茶叶、水果等园地种植空间,发挥茶园、果园种植优势,对中低产园地进行现代化改造和管理,提高种植效益。

    2.生态空间布局

    整合山水林田资源,以生态绿色为主线,以安地水库水源涵养为重点,加快水网生态廊道、森林生态廊道等的建设与修复,优先布设沿河、环库、绕山生态屏障网络。加快推进镇域东、西山垅沿线造绿、山林护绿,实施造林绿化。积极开展沿安地水库的水生态环境修复,从严控制开沟排水,防止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为水禽繁殖等提供栖息地。

    3.建设空间布局

    促进城镇用地向镇区、岩头以及燕语湖、仙源湖等旅游平台集中,加大对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空间,实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支撑体系与安全保障

    1.综合交通规划

    镇域范围内以金安公路(湖大线)为骨干,实现与金华市区的快速联系;以现有通村公路为基础,全面提升垅内安南线(X017)、安下线、049乡道道路通行水平;建立干支相连、城乡畅通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

    镇区范围内规划“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城镇道路,其中主干路为金安公路(湖大线)、金安路、仙源街、双源街。度假区二期预留一处综合性交通场站,兼具公共交通、景区交通、社会停车等功能。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一主两副多点”的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一主”指安地镇行政、商业、公共服务主中心,以镇政府及文化客厅为核心,服务全镇域。“两副”指度假区首期、二期公共服务副中心,首期依托水上运动中心建设,强化商业、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二期结合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未来社区各场景建设,打造面向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高品质服务设施。“多点”指村庄内社区服务节点。

    3.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落实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水利规划等专项内容。

    4.国土空间安全与防灾减灾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农田水利配套等水利基础设施,推动能源供应低碳转型,积极构建低碳化能源体系。加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设,明确防洪排涝、抗震、消防、人防、防疫等防灾设施标准与措施。

    五、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塑造

    落实上位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规划期限内逐批公布的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等。

    充分发挥安地镇“山环水绕”的生态本底优势,将生态融入城镇,建设美丽河湖等生态载体,构建“水贯南北,脉通东西,山水相映,园景相融”的生态自然景观。

    六、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1.详细规划传导

    综合考虑行政管理范围、地理空间要素、特定管控区域范围(安地水库、旅游度假区等)、用地权属边界和现有详细规划编制基础等因素,全镇共划分26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其中2个城镇单元,24个乡村单元。

    2.规划实施保障

    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

    图片02501.png


    图片02502.png


    图片02503.png


    图片025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