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获金华市人民政府批准(金政函〔2025〕5号),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包括蒋堂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规划范围为蒋堂镇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总面积54.22平方千米,其中,黄碧垄村、杨梅山村、殿后村已托管给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2.23平方千米。镇区范围包括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域,面积3.21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目标定位与空间策略
1.总体定位
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立足蒋堂镇特征特色,确定蒋堂镇发展定位为:“婺里硒乡、畅美智镇”;以富硒米为主导产业,以休闲农业为重点的省级特色农业强镇,以智慧经济、智造材料为产业重点的畅美智镇。
2.规划目标
至2025年,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现代化品质城镇基本建成。
至2035年,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构建形成“一心一园,两轴四片”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绿色稳固,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的浙江省级农业强镇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展望至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全面建立。形成高品质、城乡融合、宜居共享的国土空间,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宜居城镇。
3.三条基本控制线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86.14公顷(31292亩),蒋堂镇域范围内均有分布,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995.96公顷(29939亩),广泛分布于镇域。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0公顷,蒋堂镇内未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83.05公顷,主要分布于蒋堂镇镇区。
4.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优化全域农业、生态、建设空间,构建“一心一园,两轴四片”的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总体格局。
“一心”:蒋堂镇现代化镇区核心,重点集镇公共服务、产镇融合发展功能。
“一园”:一处产业发展重点,镇区工业园。
“两轴”:沿白汤下线的城镇发展轴、虹戴公路的产业融合发展轴。
“四片”:以蒋堂镇区为基础的产业与城镇发展区、以北部平原为基础形成的特色农业片区、以中部平原为基础形成的休闲观光农业片区和以南部平原为基础形成的富硒米农业生产功能片区。
5.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镇区-中心村-一般村”三级镇村体系。镇区涉及开化村、蒋堂村、沙畈村、清水塘村、阳山村。规划3个中心村,14个一般村。
6.用途分区规划
深化落实上位总规划确定的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五类一级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工业发展区共三类二级用途分区;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农田整备区共四类二级用途分区;其他保护利用区细分为特殊用地集中区共一类二级用途分区。规划明确各类用途分区的范围边界、面积,实施国土用途管制。
三、用地布局规划
1.农业空间布局优化
以第三次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依托平原地区的连片耕地和农用地,集中提升中低产田粮食产能,通过完善农田水利、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打造粮食生产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用地布局优化调整和整治提升,将立地条件较好的部分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实现耕地集中连片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2.生态空间布局优化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加强水网廊道、森林资源的保护,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镇域范围内的重要水域和乡级以上河道,保持水域空间稳定。积极开展水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缓冲带植物修复,完善库塘清淤轮疏机制,改善库塘的水生态环境。
3.建设空间布局优化
镇域落实上位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保障落实甬金衢上高速公路、上华至琅琊公路、虹戴公路扩建、金西快速路、白汤下线外绕改建等道路建设项目;围绕省级农业强镇建设的目标定位,聚焦基础设施提升、农旅融合发展,落实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加大镇域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掘和再利用,盘活闲置的村庄用地资源,保障乡村振兴项目落地;统筹殡葬用地等其他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整合特殊用地资源,推行生态节地管控措施。
四、支撑体系与安全保障
1.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一条高速、一条国道、五条县道”公路网络布局。衔接落实沪昆高铁、沪昆铁路、蒋堂站铁路货运枢纽保护范围;衔接落实上华至琅琊公路;规划延伸蒋下线(X003)至金西快速路,强化南北向对外出行服务,规划调整白汤下线(X005)线型,分离过境交通提高运行组织效率,规划提升“开下线(X006)、新蒋线(X205)”道路等级。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在蒋堂镇构建“15分钟镇区-5分钟村庄”两级生活圈体系。以各级生活圈服务范围和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分别构建1个镇区15分钟生活圈,外围14个5分钟乡村生活圈,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结合镇村体系布局与单元划分,依托行政村主要居民点,构建14个5-10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配置一老一小等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关注居住环境品质和基础服务配套,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3.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落实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水利规划等专项内容。
4.国土空间安全与防灾减灾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农田水利配套等水利基础设施,推动能源供应低碳转型,积极构建低碳化能源体系。加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设,明确防洪排涝、抗震、消防、人防、防疫等防灾设施标准与措施。
五、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塑造
落实上位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规划期限内逐批公布的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等。
镇域规划形成北部田园景观风貌区、中部镇区特色景观风貌区及南部富硒米生产景观区。基于蒋堂镇自然景观格局、特色资源和城镇建设基础,依托沿路、临水、良田等特色空间,保护和彰显美丽田园风貌空间。
六、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1.详细规划传导
综合考虑行政管理范围、地理空间要素、特定管控区域范围(金华监狱等)、用地权属边界和现有详细规划编制基础等因素,全镇共划分26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其中1个城镇单元,25个乡村单元。
2.规划实施保障
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