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婺城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及婺城区城西街道在婺城区联合主办了一场以“海归博士聚婺城,共商科技赋能新篇”为主题的“学长沙龙”活动。
活动中,婺城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员代表、城西街道青年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聆听海归博士们的精彩分享。此次沙龙由婺城区政协委员、婺城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王剑波主持。他认为,活动很有意义,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婺城需要充分借助海归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首位分享嘉宾是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崔杰铖。崔杰铖主要从事功能型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设计与搭建等前沿研究。他详细介绍了纳米材料在能源、医疗、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如新型材料制成的电池电极能显著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新型材料传感器能实现疾病的早期精准检测。崔杰铖认为,发展新材料产业不仅能推动婺城的产业升级,还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
西交利物浦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邹怡分享了他在森林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他认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林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婺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运用精准农业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先进生态学理念和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来自德国博世汽车的郑汉臣从汽车产业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科技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郑汉臣曾在德国奔驰研发中心工作,根据工作经验,他介绍了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并强调汽车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郑汉臣认为,对于婺城来说,抓住汽车产业变革的机遇,发展相关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技术等,将为当地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他建议婺城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听众积极提问,与嘉宾们就新材料产业的落地、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婺城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的会员代表们也纷纷提出建设性意见。城西街道的青年干部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拓宽了视野,对科技赋能地方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婺城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罗丹表示,区政协将继续支持类似活动的开展,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助力婺城在科技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她也希望婺城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吸引更多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