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为要促发展 田畴沃野绘新景

日期:2025-11-05 09:13:26 来源:​今日婺城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婺城“三农”战线引发热烈反响。“三农”工作者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十五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进入关键期,我们要做好各项调研工作,紧盯任务时间节点。”一大早,婺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周文仙带着调研笔记本走进了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在这里,一座鲜肉精细化分割新工厂即将投产,加工产能将持续扩增。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坚实的产业支撑。婺城区以“一只猪、一粒米、一枚蛋、一杯茶、一朵花”等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通过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产业链条延伸增值、创新模式衔接市场,成功打造出2条省级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3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全会再次强调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感到使命如山。”周文仙话语铿锵,“作为‘三农’工作者,我们要紧密结合婺城资源禀赋与发展实际需求,坚持前瞻性与实操性相统一,系统谋划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和关键举措,科学编制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规划,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域样本贡献力量。”

时下的婺城大地,农业产业劲吹春风,重塑着农业经济。其实,蓬勃的不只是农业产业,农村发展的“热闹劲儿”同样鲜活。

在雅畈镇宜山村,村里的喜事一桩接一桩,让村党支部书记徐亮干事创业更有劲了。早些年,宜山村发展“山上桔、山下桃”,遇到瓶颈后改种苗木。这两年,苗木行业经历结构性调整,村民们开始为长远发愁。“头一件,村里经过外出考察、请专家对环境评审,因地制宜申报了佛手种植产业园项目,为村民及村庄解决了发展问题。”在徐亮的心里,他已找到了村子发展的新风口。

紧接着是第二件。又到年末亮账单的时刻,宜山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进来料加工、完善基础建设等举措,农民收入实现倍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连续4年突破100万元。最后一件,眼看着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雅畈编组站等经过家门口的交通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村庄未来发展的路径越发清晰。

为让农村充实内在,让乡村振兴更有实力,徐亮说:“宜山村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团结带领全村人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加快推进佛手种植产业园落地,加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婺城农村的嬗变,让乡村成为青年实现梦想的原野。一批批青年返乡入乡,以自己的新思维、新技术、新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创意与力量。

“快看这个黄酮含量,比之前提高12%,这意味着我们的茶花精粹水抗氧化能力又增强了。”在浙江山茶之都青年入乡实践站点,90后青年陈重均指着检测报告兴奋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实验,他和同事一起成功改良了茶花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为茶花进一步深加工打下基础。

在入乡青年的加持下,婺城茶花产业正悄然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升级。这场变革的起点,源于科技的深刻赋能。从山茶花油、米糕、风味西打酒等食品,到精油、精粹水、微晶眼贴等洗护品,30余种深加工产品,引领山茶之都产值突破600万元。

第一时间学习了全会精神后,陈重均说,农业现代化推动劳动方式的改变,提升产业附加值,让农业不仅迈向降本增效,更催生磅礴的竞争力,希望有更多青年来到婺城乡村,创新创业、逐梦圆梦。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从青年入乡到乡村蜕变……每一个环节的跃变,都让人看到婺城“三农”的澎湃动能,看到千里沃野绘就的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