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浙政发〔2024〕10号)、《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浙政钉推动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卫发〔2024〕7号)、《关于印发金华市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金卫〔2024〕52 号)精神,加快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备设施更新改造,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制定如下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7年,全区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婺城区中医医院等11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投用;全区公立医院病房结构明显优化,病房条件进一步改善,2-3人间占比超过80%,住院服务人文化、舒适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提高。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医疗、服务和管理中广泛应用。
二、重点任务
(一)医疗装备更新换代行动
1.推进以县级为重点的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根据省卫健委下发的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装备配置标准,加快县级医院医疗装备补缺和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结合辖区内医疗服务实际需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配置CT、DR、彩超等设备。支持各级医疗机构以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设备为重点,加快超期服役、无铭牌标志、故障率高的设备淘汰更新。到2027年,更新各类设备226台以上,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装备配置达标率力争100%。
2.推进院前急救设备更新。更新换代超过或接近使用年限的急救车辆;积极推动车载自动心肺复苏仪、碳纤维铲式担架等设备配置;迭代升级“浙里急救”场景应用,实现重点病种病情等急救信息“车前、车中、车后”实时互联互通,全面提升急救能力。加快推动山区巡回医疗车标准化配备。进一步完善医疗应急救援设施设备配置。
3.推进疾控机构设备更新。全面加强区疾控机构基础设施设备保障能力,迭代更新超过使用年限的执法、应急、检查检验和疫苗冷藏车辆,按规定配置移动执法、实时监测、检查检验、应急处置、冷链等设备,推进实验室设备更新。到2027年,区疾控机构设备配置达标率力争100%。
4.推进医疗装备数字化升级。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人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医疗装备的融合应用,推进医疗装备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医疗装备数据实时采集和协同操作能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医疗装备普遍应用。到2027年,医学影像、放射治疗等大型医用设备为重点的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数据互通、在线监管。
(二)卫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行动
5.推进重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婺城区中医医院等11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到2027年全面完成上述建设项目。
6.推进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优化病房结构,将4人以上病房改造为2人间或3人间,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将部分3人间改造为2人间。以妇产科、儿科、老年科为重点,适当增加单人间、亲子病房和家庭病房比例。到2027年,2-3人间占比超过80%,妇产科、儿科、老年科等为重点的单人间病房比例进一步提高。
7.推进安防消防设施改造。以医院老旧建筑为重点,全面检修、改造升级院内供水、供电、消防、安防、净化、空调、污水管网、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提升水、电、气、污水、污物处理设施的保障能力。到2027年,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安防消防检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全面提升。
(三)数字化能力提升行动
8.推进数字健康新基建迭代升级。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信号升格、千兆光网接入、5G网和物联网全覆盖。到2027年,县级级医院全面实现千兆光纤接入、5G网络覆盖,主要业务功能区消除网络死角。
9.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行动,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服务、管理深度融合。以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加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CDSS)在门诊就医、疾病预测、影像读片、病理分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到2027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广泛运用,数字健康人·安诊儿(Angle)应用贯通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全流程,成为陪伴居民一生的数字家庭医生。
10.推进数字医院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医院建筑、装备、数字化一体融合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医院。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要求,加快推进服务器、网络、信息安全、电脑终端、自助机等信息设备更新换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卫生健康局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医疗卫生领域设施设备更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上下联动,做好政策宣贯。
(二)强化要素保障。在落实政府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投入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各级资金支持,统筹上级各类相关资金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予以奖补支持等。
(三)加强服务管理。强化政策指导、进度监测和工作调度,及时总结挖掘典型案例,推动具有示范效应的更新模式和改革措施复制推广,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