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雷黎 等 1 名委员: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完善农村老人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婺城区塔石工作委员会:
您们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偏远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议》(婺第8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你们在提案中指出随着城市化推进,空巢老人增多,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较大考验,并且从落实帮扶政策、发挥市场作用、开展农村养老“流动服务”、农村养老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近年来,我区通过各项举措,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一、充分发挥居家养老阵地作用
截至2023年底,我区共建有254家村(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每个乡镇(街道)建有1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引入城投、众邦、金百穗等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入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更能提供优质的上门拓展服务,满足老人居家养老需求。同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到照料中心开展为老服务,鼓励低龄老年人、留守妇女等志愿者,开展“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行动,让养老互助形成一种氛围、一种风尚。
二、扩展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力度
村(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和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基本建有养老食堂,采取由政府补助一点,村里补贴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个人自负一点的“四个一点”方式筹集资金。2023年,我区多部门联合印发《婺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行考核细则(试行)》(金婺民〔2023〕50号),按照就餐老人年龄实行分级补助,80周岁以上老人就餐补助标准从每人每餐2元提高至3元,同时加大补助力度,从4万调整至4-8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年度星级动态管理,奖优奖先激发养老阵地活力。2023年以来,发放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行补助资金2000万元左右。同时,依据《金华市区饮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22-2024年)》(金自然资规〔2022〕25号),对进入功能区及移民安置小区开办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人员,按实际供养人数给予135/人/月补助,保障功能区老人基本生活。
三、加强养老专业服务队伍建设
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提高持证护理员数量。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委托金华稼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2023年组织培训400余人次,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合格人数304人,其中高级以上护理员36人。同时,联合区人社局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同台竞技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除此之外,着力提高养老护理人员待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参加社会培训或自学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按标准给予全额补贴;鼓励养老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津贴制度,根据市局下发的《金华市区基本养老服务补助实施办法》,对符合补助条件的持证养老护理员,按照证书等级给予200-800元的特殊岗位津贴。
四、创新服务“医养结合”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依托家庭医生,下村随访等,制定《婺城区“移动药房”、“移动门诊”服务规范(试行)》,着眼优质化服务目标,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服务,打造“婺家优医”服务品牌。同时,实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根据《浙江省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历年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每年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2次医养结合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6个方面。对高龄(80岁及以上)、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开展服务;按需对失能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及健康服务。
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加大力度推动偏远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医养结合,推动基层养老服务场所、医疗卫生场所,在阵地融合、资源整合、队伍共建、活动共享等方面积极合作,形成合力推进村社医疗康复养老站点建设;二是持续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工作,强化“服务找人”,围绕老年人喜好、服务便捷等,做好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9大类服务场景的“加减乘除”,明确主导项目,增强老年人集中地区高频服务事项供给,让基本养老服务真真正正惠及老人。
最后,衷心感谢你对我区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