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俞秀萍代表:
你在人大会上提出《关于大力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建议》意见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婺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很好,贴近婺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对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婺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加大产业集群培育
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婺城区积极推进“2+3”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着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五金“2”个特色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命健康、新材料“3”个高成长性新兴产业,推动婺城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加快婺城制造迈向“婺城智造”。婺城区“以线带面”推进汽摩配行业“N+X”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已实现汽摩配行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今年,婺城区制定了《婺城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目标在今年年底实现现代五金行业数字化改造规上全覆盖并逐步向全行业铺开。
二、推进小微园区建设
目前婺城区经省级认定的小微企业园有10家,其中生产制造类园区4个,生产服务类园区6个,已入驻企业550余家。金华立春智能仪表科创园、龙蟠材料智造
产业园、金华婺城科技创新谷、浙师大婺城科技产业园等园区目前正在建设中。为实现小微园区高质量发展,我们高度重视小微园建设,鼓励园区围绕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标准,分区设置服务性设施与生活性设施,推进集产、商、住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综合体建设,助力企业“轻松上阵”。如联东U谷建设的金华婺城科技创新谷,配建集企业商务、生活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园区,让员工“在厂门口享受生活,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浙师大婺城科技产业园对标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标准,生产区和生活配套区,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打造高能级科创孵化平台。
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以“亩均论英雄”为抓手,洞溪-马海地单元为重点,全面梳理、查清洞溪-马海地单元企业名单及用地建设、生产经营、产值、纳税、能耗、厂房租赁等情况,建立“一地一企一策一档”信息库;由区领导带队前往低效用地连片整治片区,现场督查走访,协调解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召开工作进展汇报会议,逐宗逐企分析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制定整治具体方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准,全力推进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近年来,婺城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实施“智选金华”大学生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加快人才强区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级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政策,对各类人才就业、创业、安居、子女入学等成长全过程给予特殊政策支持,确保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同时,开设“干部学院”、“企业家学院”、“领军人才学院”、“工匠学院”、“产业人才学院”、“乡创学院”六大人才学院,对接现有高校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开发兼具前瞻性、科学性、引领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实施“企业人才关爱工程”,对年度税收超千万民营企业、规上企业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每年安排一次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严格落实《婺城区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暂行办法》,解决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
五、优化中小企业服务
建立婺城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企业之家”,设置项目、政策、金融、人才、法治、科创、开放、中介、数据等九大服务专窗和综合受理专窗、诉求(兜底)专窗,可提供137项增值化服务,实现基本服务从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向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增值化迭代跃迁,助力“企暖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同时,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开展企业专题培训、传达贯彻相关政策、提供各类信息咨询等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