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002599184P/2024-02028

  • 文件名称: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4-05-0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4-05-08 14:49:19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农业强国建设起步之年,是浙江深入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也是婺城竞跑国际枢纽城、奋进都市核心区的关键一年。区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婺城实际,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农业农村力量。现将2023工作总结及2024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全区农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21.8亿元,按可比价算增幅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0元,增速6.6%;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1元,增速13.8%农业农村特色工作亮点纷呈(国家层面8项、省层面21项、市区层面8项),城乡融合、三产融合取得新突破,多个国家、省、市级现场会在婺城举办,先后接待省外调研参观人员327人次、省内482人次,好乐耕省级农事服务中心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调研肯定,非粮化整治省委巡视问题整改工作获浙江省副省长李岩益批示肯定。

    (一)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一是抓好粮食生产。今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明显,达7.04万亩,同比增长7.47%,增速全市第一;产量2.571万吨,同比增长6.08%,增速全市第二;早稻种植面积增长量占全市增长量的50%,占比全市最高;种粮大户数量从202154户增长到202395户,特别是千亩以上种粮大户从3户增长到16户,增数全市最高。二是抓好菜篮子产品供应。畜牧方面,能繁母猪存栏0.95万头、奶牛存栏0.76万头,与去年基本持平;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809头,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家禽存栏21.28万只,禽蛋产量0.23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预计1.49万吨。茶果蔬棉方面,全区茶果蔬棉播种总面积10.67万亩,因气候适宜,总产量大幅提升,达13.98万吨,总产值略微下降(降幅5%以内),为6.39亿元。水产方面,受非粮化整治影响,单产、总产均有所下降(降幅5%以内),水产品总产量预计1万吨。三是抓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建成好乐耕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完成五星创建工作;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1个,预计新增农产品保鲜库4万立方米;全区粮食烘干能力从700吨提升到1500吨,植保无人机从8台增加到37台。四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1720亩、改造提升项目4115亩,11月已完成建设任务。2024年婺城区石道畈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绿色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实施计划现已通过省市批复立项,争取省级补助资金2194.8万元,省补资金总额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今年实施省级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30.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42亿元,投资完成率127.02%,全市排名第3;实施千万工程项目9总投资27.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亿元,投资完成率128.96%,全市排名第4二是全力做好农业招大引强。围绕一带七心产业布局,扎实推进大干项目年活动,2023年招引并实施熊猫猪猪观光工厂双龙实验室、好乐耕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婺城区农村阳光堆肥房产物深度资源化利用项目、金华市婺城区卢家村邦农小镇蓝莓植物工厂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30.9亿元。三是抓好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围绕金华两头乌、金华佛手、金华茶花、婺城茶叶、高端景观花木、奶牛乳品婺城拾珍特色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种养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今年,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700亩、油茶1300亩、中药材600亩,粮食、生猪、奶牛三大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破亿元级,其中生猪、奶牛全产业链达到10亿元级。四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由浙江美保龙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牵头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复评11家,新认定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今年发放龙头企业融资补贴63万元,进一步减轻主体负担。

    (三)接续提升千万工程一是高位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出台《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婺城样板的实施意见》,创建省级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省级示范美丽乡镇1个、省级特色精品村4个、省市级未来乡村6个。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十佳村、十差村评选活动,平均整改率达到99.1%,拨付奖励资金293万元。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乡镇1个、省级星级公厕15个,提升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中心1个。三是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确定立项10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9269万元,预计可争取市级补助资金15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65万元以上。全区村集体总收入30万元且15万元行政村实现全覆盖,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从51.17%提升到57.28%,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占比从21.12%提升到25.82%四是有序推进下山安居创富工程。推进蒋堂移民新村二期安置后续工作安置房交款504套,异地搬迁补助资金拨付到户2923万元推进白龙桥安置小区一期建设完成年度投资额6.2亿元,23幢主楼全部完成结顶,砌体平均到19层,整体形象进度完成56%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将继续锚定稳产保供、农业双强、乡村土特产、强村富民、主体培育这5件大事,通过项目带动、政策集成、改革破题等路径,奋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紧盯粮食生产,夯实稳产保供的生产保障基础。一是积极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争取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继续稳中有升,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扩面提质;二是坚持大耕地观,持续推动永农、高标农、粮功区多田套合,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农1万亩、绿色农田5000亩。通过项目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三是发挥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省级试点县示范作用,持续推动耕地质量监测16万亩,推广商品有机和配方肥1.8万吨,不断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能力。

    (二)紧盯农业双强,构建现代化的农业服务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加快设施农业、农艺农机融合建设从种到收的全链条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机“1+10”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农业降本、提质、增效二是紧盯农业科技引领,加快推进双龙实验室、种业创新中心、智慧农业示范园等3个以上农业重点项目,打造全国一流的农业科创高地。三是积极推进婺城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蛋鸭笼养技术,推进牧艺农机深度融合,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实现蛋鸭养殖高质量发展。

    (三)紧盯乡村土特产,打造三产融合的乡村特色产业。以提高农业全产业链竞争力和控制力为目标,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产品品牌价值,培育壮大一只猪、一粒米、一枚蛋、一杯茶、一朵花等婺城乡村土特产一只猪围绕金华两头乌猪强链、延链、补链,持续深化两头乌猪饲料加工、科学育种、绿色养殖、火腿深加工、循环农业等高标准养殖环节,做好高端猪肉品牌文章。一粒米围绕正方米业、一枝秀、婺禾富硒米、万里神农富硒米、老盛家等主体,建立健全粮食从种到收社会化服务机制,打造更多标准化、生态化稻米生产品牌。一枚蛋围绕金婺农业无抗蛋鸭养殖扩容、招大引强,构建无抗养殖标准,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100万羽无抗蛋鸭养殖基地建设。一杯茶围绕婺州举岩入选人类非遗和箬阳龙珍入选国家地标产品,开拓市场、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生产,打响婺城生态农业品牌。一朵花围绕2029年国际茶花大会申办,做好茶花两区两园建设,带动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四)紧盯强村富民,探索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经营模式。一是建立顾问联结机制,促进12名乡村运营顾问团对乡村资源、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具体对接,挖掘更多行政村发展的潜力。二是探索乡村CEO”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模式,计划全区选取1-2个试点村(如大岭、岩头村),引进乡村CEO”模式助力乡村市场化运营。三是推动大岭闲置农房集中连片盘活试点、开化小微园企业园厂房多村联购等更多具有造血功能的集体经济项目落地,全面夯实3015万元村、做大做强50万元村、培育500万元级的领头羊村,打造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具有辨识度的强村富民示范村。

    (五)紧盯主体培育,构建创新活力的乡村人才队伍。一是深入推进两进两回行动,壮大农创客队伍,新增农创客会员50以上,青创客50人以上,两年内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二是十业十链为抓手,培植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婺城特色的十珍十业,促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十珍:金华两头乌猪、金华火腿、金华佛手、婺禾富硒米、无抗鸭蛋、婺城茶叶(婺州举岩、箬阳龙珍)、金华茶花、婺城奶牛、高端景观苗木、高山蔬菜;十业:民宿、农家乐、农旅采摘、乡村康养、郊野运动、研学实践、农事节庆、乡村文创、电商直播、土特产展销)


    附件:

    2023年特色亮点工作表

     

    单位: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  填表人:               联系方式: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特色亮点工作名称

    特色亮点工作成绩

    2023

    特色亮点工作

    1

    国家级(现场会)

    54-6全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现场会议在浙江金华召开,婺城区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好乐耕农事服务中心遴选为现场会参观点。

    2

    国家级(活动)

    925日,组织并参加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主会场展示及主题研讨活动,全国仅30个县市区参会,婺城(“金华两头乌”)是全省唯一被邀请参加推介活动的县市区。

    3

    国家级(活动)

    1019-22日,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加第二十八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简称“MIF”),金华展区获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莅临参观。

    4

    国家级(产业发展示范园)

    51日,婺城区熊猫猪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婺城区“花木之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农村产业发展示范园。

    5

    国家级(两头乌)

    112日,金华两头乌猪入选2023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

    6

    国家级(两头乌)

    112日,金华两头乌猪获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品牌文化奖和品牌传播奖。

    7

    国家级(两头乌)

    1026日,金华两头乌猪列入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全省10家,金华仅1家入选。

    8

    国家级(简报)

    831日,婺城“一亩万元“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共富工作简报采用(《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简报第28期》)。

    9

    省级(批示)

    531日,《婺城区深耕粮食生产聚焦科技创新 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省委巡视问题整改工作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肯定。

    10

    省级(典型发言)

    515日,浙江省迎亚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在杭州召开,金华市婺城区农业农村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11

    省级(表扬)

    91日,金华市婺城区政府获省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12

    省级(表扬)

    117日,婺城区农业农村局获全省农业“双强”行动成绩突出集体单位。

    13

    省级(表扬)

    522日,国家级防控野猪危害试点工作成效获国家评估组专家充分肯定,获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发函表扬。

    14

    省级(座谈会)

    315-16,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在婺城区召开

    15

    省级(座谈会)

    421日,全省早稻提产增效座谈会在婺城区召开

    16

    省级(现场会)

    824日,全省“五水共治”工作暨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现场推进会在婺城召开,熊猫猪猪国际牧场作为展示“五水共治”助力畜牧业整治提升的参观点。

    17

    省级(试点)

    810日,浙江省林业局同意将金华市列为全省林苗一体化改革试点,婺城区2500亩林苗列入该项试点范围。

    18

    省级(试点)

    518日,经省农业农村厅批准,确定12个县(市、区)为2023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升级样板试点县,金华市婺城区列入省级试点县。

    19

    省级(绿色农田)

    2024年石道畈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绿色农田建设项目)(项目补助资金2000万元)初步设计文件及实施计划获省市批复立项,亩均省补资金除山区26县以外,全省最高。

    20

    省级(火腿)

    613日,金华市婺城区金字火腿农产品加工基地入选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园区)。

    21

    省级(两头乌)

    620日,金华两头乌猪入选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22

    省级(农产品)

    512日,箬阳龙珍、金佛手入选全省第二批“26+3”共富农产品。

    23

    省级(无抗鸭蛋)

    1022日,婺城无抗鸭蛋入选省级名优“土特产”百品榜,是继金华两头乌猪之后,婺城区第二个入选浙江省名优“土特产”的产品。

    24

    省级(林业碳汇)

    58日,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被浙江省列入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创建名单,是全省首个自然保护区林业碳汇先行基地。

    25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

    110婺城区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

    26

    省级(雕塑村)

    519日,2023百村争鸣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评选名单公布,琅琊镇泉口村入选省级雕塑村

    27

    省级(自然保护区)

    615日,婺城区自然保护区管理获评2022年度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中评为“优”等次。

    28

    省级(自然保护区)

    《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项目获第四届浙江省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29

    省级(自然保护区)

    13日,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被浙江省林业局列入浙江森林氧吧名单。

    30

    市级(现场会)

    32全市春耕备耕现场会在婺城区召开。

    31

    市级(生物多样性)

    1027日,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科普馆获批金华市第二批生物多样性特色体验地。

    32

    市级(农技“三共”)

    婺城区体制外基层农技人员共招、共培、共用工作已被确定为2023年“三共”工作市级试点

    33

    市级(茶花节)

    310日,金华市第十四届茶花节暨婺城区第31届茶花花朵展在婺城区召开。

    34

    市级(农业标准地)

    百善中药材“标准地”项目和好乐耕农事服务中心健康水稻栽培“标准地”项目入选金华市农业标准地示范基地(项目)。

    35

    市级(无抗鸭蛋)

    515日,金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无抗鸭蛋"成为市本级首家通过“品字标浙江农产”认证企业

    36

    区级(发展大会)

    圆满完成婺城区第二届发展大会熊猫猪猪参观点位会务工作。51日,发展大会子项目“婺城乡贤共话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在望山隐庐召开,俞孔坚、蒋文龙等一批专家大咖莅临指导。

    37

    区级(箬阳龙珍)

    516日,箬阳龙珍茶文化馆正式开馆。


    序号

    主要指标数据(或主要目标任务)

    工作总载体(或工作主线)

    重点项目

    2024

    工作思路

    1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包含熊猫猪猪二期、浙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示范区、石道畈绿色农田、年出栏30万头生猪猪场、年产5万吨肉制品数字智能产业基地等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8亿元。

    2

    建设现代国有林场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主要实施东方红林场琅琊林区综合开发项目(专项债项目)、国家山茶种质资源库提升项目、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优化提升项目3个重点项目,做好油茶、薄壳山核桃、山核桃、油桐、乌桕、杜鹃、桂花、茶花等种质资源库保护工作,计划投资1.4亿元。

    3

    打造南山野外自然教育公园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重点谋划自然保护区内野外博物馆、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保护基地、生态保育小区等建设项目,形成南山生态教育公园,计划投资1000万元。

    4

    争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晋升国家综合科考和总体规划编制项目,总投资285万元。

    5

    建设林业碳汇先行基地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时空变化测算研究项目,总投资79.6万元。

    6

    实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迁地繁育项目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推进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迁地繁育,总投资25.3万元。

    7

    推进高标农、绿色农田等农田水利设施项目

    粮食安全生产保障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农1万亩,总投资4000万元;实施石道畈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绿色农田建设项目),面积5487亩,总投资约3800万元。

    8

    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粮食安全生产保障

    包含21个子项目建设。总投资4300万元,全区农产品冷藏保鲜库容达到3.5万立方米以上。

    9

    探索秸秆回收利用项目

    农业“双强”

    谋划秸秆肥料化利用项目1个,该项目位于婺城区蒋堂镇许里村,计划投资720万元,每年消纳秸秆1.8万吨新建秸秆基料化利用项目1个,该项目位于白龙桥择住邻村,由金华苏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年产5万吨营养土和8万吨基质。

    10

    实施提升农业机械化能力项目

    农业“双强”

    实施婺城区长山蔬菜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一期)、婺城区筱溪奶牛专业合作社牛场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婺城区乾西乡农事服务中心、婺城区金华佛手种质资源保护圃等农业“双强”项目。

    11

    培育“婺城拾珍”品牌项目

    乡村特色产业

    实施汤昌洪水果基地建设项目、金华市绿尚谷家庭农场基地提升项目、汇鑫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提升项目等区级项目24个,总投资近4000万元。

    12

    做好一只猪(金华两头乌+金华火腿

    乡村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两头乌研究院、火腿肉制品观光工厂、主题酒店等项目,做好两头乌猪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进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防控技术,不断优化养殖场猪群、食材、疫苗管理工作,通过2-3年的努力,力争两头乌猪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

    13

    实施提升两头乌深加工能力项目

    乡村特色产业

    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大拇指即食火腿生产无尘净化车间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14

    实施提升生猪产能项目

    乡村特色产业

    培育1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两头乌选育新品种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15

    做好一粒米(富硒米)

    乡村特色产业

    围绕正方米业、一枝秀、万里神农富硒米、婺禾富硒米、老盛家等多个稻米品牌建设重点推进富硒米深加工,形成更多标准、绿色、生态富硒米品牌建立健全粮食从种到收社会化服务机制,打造一条以“好乐耕”为链主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

    16

    做好一枚蛋(无抗鸭蛋)

    乡村特色产业

    围绕金婺农业无抗蛋鸭养殖扩容、招大引强,构建无抗养殖标准,实现10万羽规模到30万羽规模的增长。积极推广婺城企业自主研发的蛋鸭立体笼养技术,推进牧艺农机深度融合,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100万羽无抗蛋鸭规模养殖基地。

    17

    做好一杯茶(婺州举岩、箬阳龙珍

    乡村特色产业

    国企投入8000万元,帮助浙江采云间产业有限公司预重整相关工作,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婺州举岩茶园标准化基地扩面和举岩茶加工车间提升改造。重点谋划婺州举岩品牌展示馆和博物馆建设。推动婺州举岩人类非遗和箬阳龙珍国家地标产品助农增收。

    18

    做好一朵花(茶花)

    乡村特色产业

    围绕2029年国际茶花大会申办,做好茶花两区两园“两区”:国际山茶物种园四季茶花谷;“两园”:花木产业智慧博览园二期,国家山茶花种质资源库)建设

    19

    做好一味药(黄精、粉防己)

    乡村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山区林下经济种植,以百善中草药产业项目为牵引,实施黄精、粉防己种植扩面1000亩项目。

    20

    打造一批省、市级未来乡村

    深化千万工程

    计划实施省级未来乡村3个(鹿田村、新昌桥村、沙溪村),市级未来乡村5个(后溪河村、三贤村、前源村等创建,总投资4000万元。

    21

    谋划一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和示范片区

    深化千万工程

    ①重点谋划以盘前村鹿田村、大岭村为核心的北山双龙景区乡村旅游共富示范带②重点谋划以花木之窗西吴联花木市场、四季茶花谷、智慧博览园为核心的高端景观花卉苗木产业共富示范带③重点谋划以许里好乐耕开化小微园、沙畈移民小区、前源富硒稻米为核心的蒋堂农业强镇共富示范片区

    22

    实施开化村小微企业园40村抱团联建项目

    强村富民

    强村带弱村模式,厂房联购后委托开化村招引交通智造类经营主体入驻、统一运营,总投资5600万元,2024年重点争取市财政补助1500万元,每村享有厂房产权500平方米,预计可获得年收益7.5万元

    23

    完成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盘活600

    强村富民

    启动建设罗店镇后溪河村闲置宅基盘活试点项目。

    24

    推进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

    省级试点

    在完成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中期评估验收基础上,新建农业“标准地”0.5万亩,认定农业“标准地”高质量示范基地(项目)4个以上,争取农业标准地示范项目。

    25

    深化林苗一体化省级改革试点

    省级试点

    试点项目先行启动区,新建面积1069亩,项目位于沙溪村和十里牌楼,规划面积1958.97亩,计划2024年初开工,2025年底前完成。两年内实现花木产业产值从7.6亿元提升到10亿元,花木市场交易额由目前的14亿元提升到20亿元。

     

    2024工作思路

     

    单位: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  填表人:               联系方式: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主要指标数据(或主要目标任务)

    工作总载体(或工作主线)

    重点项目

    2024

    工作思路

    1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包含熊猫猪猪二期、浙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示范区、石道畈绿色农田、年出栏30万头生猪猪场、年产5万吨肉制品数字智能产业基地等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8亿元。

    2

    建设现代国有林场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主要实施东方红林场琅琊林区综合开发项目(专项债项目)、国家山茶种质资源库提升项目、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优化提升项目3个重点项目,做好油茶、薄壳山核桃、山核桃、油桐、乌桕、杜鹃、桂花、茶花等种质资源库保护工作,计划投资1.4亿元。

    3

    打造南山野外自然教育公园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重点谋划自然保护区内野外博物馆、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保护基地、生态保育小区等建设项目,形成南山生态教育公园,计划投资1000万元。

    4

    争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晋升国家综合科考和总体规划编制项目,总投资285万元。

    5

    建设林业碳汇先行基地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时空变化测算研究项目,总投资79.6万元。

    6

    实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迁地繁育项目

    一带七心生态共富产业带

    推进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迁地繁育,总投资25.3万元。

    7

    推进高标农、绿色农田等农田水利设施项目

    粮食安全生产保障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农1万亩,总投资4000万元;实施石道畈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绿色农田建设项目),面积5487亩,总投资约3800万元。

    8

    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粮食安全生产保障

    包含21个子项目建设。总投资4300万元,全区农产品冷藏保鲜库容达到3.5万立方米以上。

    9

    探索秸秆回收利用项目

    农业“双强”

    谋划秸秆肥料化利用项目1个,该项目位于婺城区蒋堂镇许里村,计划投资720万元,每年消纳秸秆1.8万吨新建秸秆基料化利用项目1个,该项目位于白龙桥择住邻村,由金华苏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年产5万吨营养土和8万吨基质。

    10

    实施提升农业机械化能力项目

    农业“双强”

    实施婺城区长山蔬菜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一期)、婺城区筱溪奶牛专业合作社牛场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婺城区乾西乡农事服务中心、婺城区金华佛手种质资源保护圃等农业“双强”项目。

    11

    培育“婺城拾珍”品牌项目

    乡村特色产业

    实施汤昌洪水果基地建设项目、金华市绿尚谷家庭农场基地提升项目、汇鑫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提升项目等区级项目24个,总投资近4000万元。

    12

    做好一只猪(金华两头乌+金华火腿

    乡村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两头乌研究院、火腿肉制品观光工厂、主题酒店等项目,做好两头乌猪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进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防控技术,不断优化养殖场猪群、食材、疫苗管理工作,通过2-3年的努力,力争两头乌猪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

    13

    实施提升两头乌深加工能力项目

    乡村特色产业

    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大拇指即食火腿生产无尘净化车间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14

    实施提升生猪产能项目

    乡村特色产业

    培育1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两头乌选育新品种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15

    做好一粒米(富硒米)

    乡村特色产业

    围绕正方米业、一枝秀、万里神农富硒米、婺禾富硒米、老盛家等多个稻米品牌建设重点推进富硒米深加工,形成更多标准、绿色、生态富硒米品牌建立健全粮食从种到收社会化服务机制,打造一条以“好乐耕”为链主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

    16

    做好一枚蛋(无抗鸭蛋)

    乡村特色产业

    围绕金婺农业无抗蛋鸭养殖扩容、招大引强,构建无抗养殖标准,实现10万羽规模到30万羽规模的增长。积极推广婺城企业自主研发的蛋鸭立体笼养技术,推进牧艺农机深度融合,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100万羽无抗蛋鸭规模养殖基地。

    17

    做好一杯茶(婺州举岩、箬阳龙珍

    乡村特色产业

    国企投入8000万元,帮助浙江采云间产业有限公司预重整相关工作,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婺州举岩茶园标准化基地扩面和举岩茶加工车间提升改造。重点谋划婺州举岩品牌展示馆和博物馆建设。推动婺州举岩人类非遗和箬阳龙珍国家地标产品助农增收。

    18

    做好一朵花(茶花)

    乡村特色产业

    围绕2029年国际茶花大会申办,做好茶花两区两园“两区”:国际山茶物种园四季茶花谷;“两园”:花木产业智慧博览园二期,国家山茶花种质资源库)建设

    19

    做好一味药(黄精、粉防己)

    乡村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山区林下经济种植,以百善中草药产业项目为牵引,实施黄精、粉防己种植扩面1000亩项目。

    20

    打造一批省、市级未来乡村

    深化千万工程

    计划实施省级未来乡村3个(鹿田村、新昌桥村、沙溪村),市级未来乡村5个(后溪河村、三贤村、前源村等创建,总投资4000万元。

    21

    谋划一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和示范片区

    深化千万工程

    ①重点谋划以盘前村鹿田村、大岭村为核心的北山双龙景区乡村旅游共富示范带②重点谋划以花木之窗西吴联花木市场、四季茶花谷、智慧博览园为核心的高端景观花卉苗木产业共富示范带③重点谋划以许里好乐耕开化小微园、沙畈移民小区、前源富硒稻米为核心的蒋堂农业强镇共富示范片区

    22

    实施开化村小微企业园40村抱团联建项目

    强村富民

    强村带弱村模式,厂房联购后委托开化村招引交通智造类经营主体入驻、统一运营,总投资5600万元,2024年重点争取市财政补助1500万元,每村享有厂房产权500平方米,预计可获得年收益7.5万元

    23

    完成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盘活600

    强村富民

    启动建设罗店镇后溪河村闲置宅基盘活试点项目。

    24

    推进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

    省级试点

    在完成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中期评估验收基础上,新建农业“标准地”0.5万亩,认定农业“标准地”高质量示范基地(项目)4个以上,争取农业标准地示范项目。

    25

    深化林苗一体化省级改革试点

    省级试点

    试点项目先行启动区,新建面积1069亩,项目位于沙溪村和十里牌楼,规划面积1958.97亩,计划2024年初开工,2025年底前完成。两年内实现花木产业产值从7.6亿元提升到10亿元,花木市场交易额由目前的14亿元提升到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