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浙江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智能机器人竞赛精彩落幕

日期:2024-05-27 10:11:27 来源:​金华教育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5月26日,第二十五届浙江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智能机器人竞赛在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精彩落幕。本次大赛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金华市教育局承办,金华市教育技术和信息中心、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协办。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会军,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於晓东,金华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厉衔锋等出席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527100814.jpg

活动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主要面向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学生,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367支队伍950余名选手参加了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A类)、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科学实验台、快乐游艺园)(B类)、可编程控制的空中飞行器(C类)、FLL专项(FLL少儿探索和FLL青少年挑战)、智能博物等五大类七个项目的比赛。本次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55个,其中我市斩获一等奖7个,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和浦江县实验中学的2支队伍进入国赛。

微信图片_20240527100823.jpg

总结颁奖大会上,王会军指出,智能机器人竞赛是我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四大项目之一,近年来在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活动普及面不断延展,竞赛水平不断提高。

他提出,要充分认识数字教育时代学生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作为推进数字教育、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重要抓手,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夯实活动开展的基础,将活动开展与“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结合起来,注重活动开展的迭代发展,紧扣新时代教育发展节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养成。比赛不是终点,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持续深入学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微信图片_20240527100830.jpg

厉衔锋指出,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以机器人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新路径,通过贯通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硬件建设、课程研究、师资培训、应用推广、评价反馈等五大环节,成功打造了“建研培用评”五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普及“金华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认可。现已上线“八婺智慧教育平台”,开发精品课程2000余门,年培训教师1200余人次,每年参加科创类活动的中小学生达2万余人次。我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工作成效喜人,目前,金华市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金东区入选中央电教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获评国家级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婺城区入选浙江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浦江县和11所学校入选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10所学校入选全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校,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下一步,我们将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作为推进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抓手,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系统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建设工作,举办各层级机器人赛事,努力推动我市机器人教育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微信图片_20240527100838.jpg

微信图片_20240527100846.jpg

学生信息素养实践活动是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学生交流展示活动,已连续举办25届。本次智能机器人大赛为我省中小学生搭建了科技创新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新科学新技术的兴趣,推动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