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742911073B073B/2024-00992

  • 文件名称:

    罗店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1月-2023年11月)

  • 发布机构:

    罗店镇政府

  • 成文日期:

    2024-03-0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罗店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1月-2023年11月)

    日期:2024-03-06 16:49:59 来源:罗店镇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开篇之年、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罗店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区委“1483”发展战略和“一带七心”战略布局,真抓实干、大抓落实,铆足干劲向“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奋进。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项目建设,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

    坚持经济发展大主题,强化全要素保障,以“一镇两园三区”为抓手,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底气”。一是经济发展有“块头”。1-10月,全镇工业总产值6.1亿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4亿元,制造业投资0.74亿元,同比增长65%;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达9.02亿元。其中新增2家规上企业。二是招商引资有“劲头”。打造“产业链条+全员招商”机制,围绕本镇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党政领导班子带头积极开展分队式招商、敲门式招商,外出招、向内引。全年赴云南、新疆、四川等地开展招商洽谈8次,对接重点项目16个,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三是聚才引智有“看头”。罗店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高校聚才育才,完善“硬软”基础设施,筑巢引凤。今年以来持续开展两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吸引师大创新城、农牧产品长三角区域前置仓项目、精工高端智能工具服务车等高端产业项目入驻。四是盘活存量有“势头”。加快闲置农房流转,后溪河列入区2023年度闲置宅基地盘活试点,目前老旧农房拆除签约率达90%,政策处理工作陆续开展。盘活老党校旧址,招引趣野集人才公社,打造网红打卡点、产业孵化园,以点带线贯通经济区块,以线带面激发周边街区经济活力。

    (二)聚焦全域旅游,激发文旅产业新活力

    立足优势禀赋,树牢“旅游立镇、旅游兴镇、旅游强镇”理念,紧扣文旅产业发展“一个主题”,全面深化“两个产业圈”、推进“三条发展带”。一是产业特色更加鲜明。抓住5A景区建设红利,做优做强第三产业。成立“金华山居”民宿联盟,培育省级民宿项目3个。山下鹿村-迎峰夜经济圈逐步成形,吸引文化创意、餐饮消费、农村电商等多种业态入驻;深化小冰岛、露营基地、鹿女湖等场景建设与设施完善,山上山下产业圈发展后劲十足。二是文旅活动更加丰富。联合区文联、区文旅体局等先后开展金华山首届花卉节暨第六届枇杷节系列活动、“爱在大岭”乡村音乐会、岭上花开草地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协办金华山黄大仙文化节、茶花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植树54000株,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硬件设施更加完善。查公共设施短板、补基础设施不足,不断提升镇容镇貌。本年度拆违建筑121处,上报拆除面积6.2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100%。

    (三)聚焦乡村振兴,打造民生福祉新高地

    围绕“千万工程”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共富样板镇。立足产品优势促农增收。以共富工坊为载体,放大“金佛手”、“金玳堂”等特色产品优势。共创建共富工坊8个,带动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超4万元。其中“爱在大岭”等共富工坊相关经验及做法登上《浙江日报》等省级媒体4次。以“党建联建+集体消薄”经营模式为抓手,打造“花卉之窗”“花海梯田”等惠民项目,推动15个村抱团发展,增强集聚效应。其中西吴花卉展销中心2023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带动5个联建村集体增收130万元。推进民生工程提质增效。完成农村水系联通工程验收,改善乡村农田灌溉与防洪安全;推进金兰北线自来水总管网改造,新建验收单村供水站1座、提升改造3座;完成山下曹梅园道路工程、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家、提升3家、汤家园公墓建设完成一期道路。紧盯人居环境美化乡村。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争创全国卫生乡镇。围绕政治“四乱”、开展“四清”,常态化检查、指标化考核,多次获得市级交叉测评红旗,其中洞前村、放生塘村、唐村等村连年多次获评“五星村”,大岭村获评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全力开展秸秆禁烧攻坚行动,每村成立督查巡逻小队,通过网格式管理,实现每村“零冒烟”。坚持乡村建设特色发展。鹿田村获评市级未来乡村;茶花争妍共富示范带项目,新潮村、大岭村、鹿田村均已完成省级验收;九龙村遗址文化村、洞前民宿村、鹿田霞客文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中。优化社会服务毫不动摇。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共审批农民建房22户、办理农转用17地块,完成玲珑岩村石灰岩建设用地复垦验收50.88亩,大力保障农民耕地需求;完善社会服务民生保障,发放60周岁以上老人防疫包6000余份、为我镇5565人办理爱心卡、完成全镇84户困难户走访。

    (四)聚焦生产治理,构建社会稳定新局面

    狠抓安全生产。紧绷危房这根弦,共排查危房C、D级危房303处,拆除修缮27处;以消防安全百日攻坚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巡企查企,拆除企业消防通道违章113处,共2.9万平方。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3356家,查处整改安全风险问题4537个,整改率100%,累计关停生产经营单位493家。着力信访化解。以综合信息指挥室为载体,配足人员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本年度共受理822件信访件,按期办结810件,其余均在办理中;化解国家信访局、浙江省信访局交办信访积案件14件,化解率100%。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共6项。力治企业污染。紧咬零污染目标。今年以来共开展企业污染专项督查48次,查处整改问题32个,涉及12家“散乱污”企业,已按要求全部完成环保设备安装。强化综合治理。严格贯彻矛盾纠纷化解“136”工作格局要求,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15起,涉及调解金额超1000万。

    (五)聚焦基层党建,迈上队伍建设新台阶

    一是驰而不息严治党。切实抓好党员教育,从严做好党员监督。组织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4次,教育人数478人,班子成员和村社书记开展专题廉洁党课20余场,受教育党员干部超2200人次;“清廉村居”再发力,村级监察联络站共报送信息117条,共培育建成市级、区级示范型清廉村居各1个、标准型清廉村居10个;党员违法违纪数量连续3年呈“断崖式”下降,在赌博、酒驾等突出问题上实现党员“零违纪”。二是坚定不移固堡垒。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主题,采取“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的模式,开展村社书记“晒拼创”、基层党建现场会等活动3场次,激活村社书记比学赶超热情;推行每周“芙蓉讲堂”、举办“大棚党课”“车间讲堂”等特色宣传活动80余场次,《“北高峰计划”全链条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登上国家级媒体。三是锲而不舍强队伍。依托“五度四步”专班点将台,以“选派+自荐”方式推动2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土地征迁等重大项目一线压担,助推我镇市级拔钉清障10余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施“一对一”导师帮带,开展重点任务、专项工作揭榜挂帅,“搭台架梯”助力年轻干部成长,累计推荐4名优秀干部到全区重点工作一线锻炼成长。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罗店镇要树牢“旅游立镇、旅游兴镇、旅游强镇”的理念,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全面践行“123”工作思路,锚定“国家级旅游强镇”目标奋进,擦亮罗店镇全域旅游“金名片”,为高水平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贡献罗店力量。

    (一)坚持主题教育为载体,大力实施“思想觉悟再提高行动”。一是抓牢政治学习“牛鼻子”。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笃信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体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周一夜学、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制度,将理论学习功夫下在日常、化在经常;定期开展比学赶超,结合线上答题、现场抽答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检查,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多样化”。积极组织全镇干部开展“人人争当主讲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力争干部宣讲覆盖率90%以上,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思想认识跟得上形势,基层发展跟得上步伐,实践行动赶得上趋势,切实增强队伍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整合“北高峰”宣讲团及“00后”宣讲团,以讲堂、入户、线上等老百姓听得懂、乐于听的方式让主题教育再向下扎根,让受教育人数实现90%以上高覆盖;抓好关键少数带头学,做好“头雁”领航。组织分管领导、村书记下基层开展党课宣讲活动,分享学习方式、心得体会,自上率下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身处理解决乡村问题的能力本领。

    (二)坚持项目招引为抓手,大力实施“经济发展再聚能行动”。一是盘活唤醒沉睡资产。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挖掘低效用地,将低效用地、用房纳入乡镇产业发展蓝图。汲取老党校旧址盘活趣野集创业园区成功经验,深挖热点经济、巷间经济,通过土地流转、资源入股等形式打造“点状”产业圈。充分利用上张家工业用地、积极争取前庄头用地指标、实地调研后溪河村、大岭村等闲置农房情况,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盘活存量、整合资源、多点发力实现用地效率再提升。其中后溪河计划盘活拆除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140宗,总计10000平方米,盘活后的房屋计划用于打造民宿、农家乐等示范点,进一步拓宽村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二是大胆大力招商引资。锚定市区招商目标,领导班子主动承担招商任务,出门招商再频繁。根据业务线项目招引为主线,分解招商任务到个人,压实招商主体责任,营造人人招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招商氛围;融入镇域产业布局,实现景区、产业区、商业区同频共振,聚焦主导产业、自身优势招商,同企业开展招商专题交流会,实现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情招商,充分调动各界招商热情,力促政府企业双端招商。三是优化提升政策服务。紧扣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制定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项目落实“一揽子”政策。为四季茶花谷项目、精工工具制造等项目做好“后勤保障”,解决企业顾虑,力促项目落地。对趣野集、金华山文旅数字空间、非遗体验馆等已落地项目做好“政策兜底”,保障项目运营。

    (三)坚持文旅融合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再提档行动”。一是做强文旅产业。持续做强罗店镇旅游民宿产业,打造特色民宿集群。通过优化道路基础设施、提升民宿居住质量、引入多业态商户高质量打造吃、住、玩一体的小型民宿产业圈,实现景区内好玩、民宿边好逛、留的下过夜,力争下一年省级金、银宿数量再突破;推动石门峡基地和“520”露营基地共生发展,以“小冰岛”为辐射圈打造更多可玩性的聚集地,下一步计划引入综合性运营团队,整合金九线沿线旅游资源为金华山西侧引流造势。二是做优特色工坊。立足茶文化历史底蕴,打造集农业科普、茶花种植培育、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现代四季茶花产业园,实现产学研一同发展;聚焦金佛手、金玳堂等特色农产品,继续做好共富工坊建设,不断扩大复制“金佛手果园共富工坊”、“爱在大岭”等相关经验做法,打造罗店镇品牌产品、名片工坊。三是做靓文化活动。积极办好黄大仙文化节、花卉节、枇杷节等文化活动,传承弘扬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镇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添砖加瓦,为景区镇积聚人气。

    (四)坚持民生共富为依托,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再提质行动”。一是推进民生项目,提质人居生活。抓住居民社区、张家工业园区、浙师大人口密集红利,计划在上张家城中村改造产业留地与第三方房地产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商业综合体,提高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点燃消费经济圈;推动农产品流通交易中心建设,为盘前特色高山蔬菜拓宽销售渠道,惠及本地居民,加强产销“本土循环”;推进同创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打造综合性乡村共富样板,为青年农创、休闲娱乐、便民服务赋能增效。二是加快农村建设,打造样板镇村。立足文化特色、先天条件,发挥各村自身优势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乡村样板。计划明年建设鹿田村为省级未来乡村、打造大岭村和美乡村样板村;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争创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健康乡镇;完善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压实生态责任具体到人,不断美化人居环境,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强化基础设施补短,持续推进道路拓宽、白改黑、硬化提升工程。三是统筹社会事业,织密民生保障。全力以赴优服务,千方百计送温暖。不断加强困难户救济帮扶、优化老弱病残居家照料服务、用心做好津贴发放及困难户慰问等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覆盖率,让群众有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积极开展送戏下乡、红色电影展演、我们的“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和睦和气的乡村人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