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这次培训涉及课题撰写、文化经典、课堂教学等,点亮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来自课堂、高于课堂,回归课堂;也知道了‘名师’之路就是不断革新自己,革新自己就是成就自己。”参加完婺城区中小学名师、能手提升培训后,金华五中教师胡杭俞表示收获很大。
本次培训为期三天,来自中国教科院、浙师大的专家教授以及坚守一线的特级教师等,就《骨干教师有效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文化经典重读与教学名师的境界提升》《诸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之路》《如何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做教学成果》等主题进行精彩讲授,60多名婺城名师认真听课、做笔记、做总结,沉浸式享受高质量的素养“充电”。
教育学博士、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杨润勇做的“有效教科研”专题讲座,持续一天,8个小时内金句频出、观点抓人,很有料、接地气又有深度。琅琊初中校长姚晓飞表示:“60来岁的杨老师声音清亮,全程站着讲课,他思维敏捷,记忆超群;7000多个课题的经验总结,300多页的PPT,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洗脑’。讲课过程中互动频繁,让我们沉浸在如饥似渴的学习氛围中,让我们认识到好问题的重要性、何为好问题、何为好标题、如何选题、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如何论证……信息量巨大而且很实用。”
胡杭俞也提到,杨润勇博士用他对教学科研的激情唤醒了我,原来“教育课题”是这样做的。满满的100个观点、思路清晰的授课、对老师们拳拳的期待,在杨博士对教育科研的满腔热情中释放。8个小时杨教授是全程站立,演绎了“渊博、执着、投入”,会场听课老师也被点燃,积极参与交流互动。
金师附小教师仇舒颖说:“培训让我真切认识到未来教师的专业增值行动——要立足课堂做真实有品质的研究。一个优秀老师需要有教育情怀和教学能力,更需要科研能力,这也是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婺城区现有正高级教师16名,省特级教师13名,省教坛新秀25名,市教坛新秀91名,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24名,市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130名;婺城区杰出教师24人、区级名师127人,区级名校长8人,教学能手227人,同时储备区级教坛新秀500多人,区级教学新苗800多人……这是“优学婺城”的具体体现与重要保障,也是婺城教育真正的实力所在。
婺城区教育局2015年制定实施《婺城区中小学教师梯队培养方案》,结合教师队伍情况规划实施教学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杰出教师的“五级梯队”方案,并于2016年、2018年、2023年三次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梯队评选,婺城教育人才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金字塔型结构,各层次梯队培养人员获得逐级提升,并从中涌现出很多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名师。
教师梯队培养从数量上保证了各层次人才的比例,要取得质量发展,还取决于有效的学习培训和个人的努力提升。婺城区为保障优质均衡教育的发展,近几年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都相当可观。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上,每年保障教育系统工资总额的5%投入教师培训,各学校保障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师培训,两项合计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配套350万元左右资金用于全区名师名校长的奖励。
开班仪式上,婺城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雄伟勉励参训名师们,在“五级梯队”培养体系中,教学能手是重点群体、中坚力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参加培训的都是是婺城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需要给自己定位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划并积极付出行动。“要多向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看齐,给自己树立目标并不断努力;要拒绝躺平,一起‘卷’起来,持续学习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