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23年,婺城区应急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强化服务指导和隐患排查治理,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1~12月,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7%和25%,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应急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一、2023年度亮点工作
一是谋划国际应急救援产业博览园基地项目,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专班,完成《国际应急救援产业博览园基地项目概念规划方案》和《浙江省应急救援基地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编制,同步谋划“中国应急商城”。目前正以“浙江森林消防实训基地(浙江省应急救援中心)”名义申报基础设施类项目,争取列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
二是聚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常普常新”,3月被确定为全省14个试点县级单位之一,创新打造“一点一频”工作机制,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应用浙政钉端“婺资通”正式投入使用,累计完成盘点1072次,应急物资91万余件次,养护重点物资1300余件次,实现应急资源末端管理的实时化和精准化,11月通过省级验收。被推荐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全市唯一),作为常态化普查试点先进单位在全省减灾业务综合培训班上做交流发言。
三是“定制化体检”,为企业把脉开方。建立20个安全生产体检站,建立“一企一册”,为企业“量身定制”安全体检方案,破解企业“想管不会管、能管不去管”的现实问题,切实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科学构建考核体系,采取“四不两直”调研与定期考评验收相结合的办法,对体检站日常管理和运维情况进行全方位检验。对存在违反社会化服务机构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严厉警示、严肃处理。组织体检站工作研判会11期,开展服务效能咬尾检查2期,组织社会化服务机构警示约谈会2期,对7家服务机构进行通报批评。
四是用好周末安全“加油站”,服务企业培训。针对规上企业少、小微企业多,量大面广、流动性强的实际,采用案例式、互动式、问答式教学模式,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累计组织14期,培训715人次。
五是主动承接国家消防救援局浙江机动队伍驻防任务。有序保障进驻事宜,12月15日起进驻指战员40名,组织慰问1次。进驻以来,主动对接沟通,组织森林消防队伍实战化点检拉练1次,元旦期间开展森林防灭火督查3次,有效促进“实战筑防、以练提能”,提升婺城区森林防火应对处置水平。
六是强化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建设。完成区级试点竹马乡的建设和区级自评验收,11月7日以全市第二高分通过市级验收,12月25日通过省级验收并得到省检查组高度认可。
七是扎实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示范工程。建设1个可安置千人以上的县级避灾安置场所(水上运动中心避灾安置中心)和1个可安置百人以上的乡镇(街道)级避灾安置场所(金奥社区避灾安置中心),形成“平时比赛活动,战时避灾安置”的平战结合模式,进一步提升(临时)避灾安置场所实战利用率。婺城区避灾安置中心为全市唯一的千人级避灾安置场所,11月通过省级验收。
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聚焦机制建设,提升整体高效协同水平
强势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整治,以“十个一”打法全领域推进,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4.74万家次,整改隐患3.57万处,在专项整治第一轮和第三轮咬尾互查中,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大排查大整治综合评价5月底排名全省第8位,6月底排名全省第13位。5月9日,省督导组组长、省国动办主任徐良平在督导中充分肯定婺城区工作成效。全面开展护航亚运专项行动,紧盯“三点一线”,形成“一图一清单一网格”,覆盖单位场所13139处,配置网格员429名。严格执行“乡镇进驻企业、部门每周二次下沉检查服务”制度,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01361家次,整改隐患15180项,立案查处1020件。深化“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梳理上传全量问题库663项,晋级省级清单问题1项,市级清单问题14项,完成销号12项。纳管区级清单问题 169项,完成整改销号149项。
(二)紧盯风险防控,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红线
发动安全生产隐患清剿冬季攻势。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清剿冬季攻势总方案和乡镇(街道)、专委会子方案,明确70项任务、举措、责任、时限四张清单,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20786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4024项,立案555起。把稳企业监管基本面,优化简化权力事项办件流程,主动梳理办事对象常见疑难点解决办法,始终严把源头准入,完成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换、发证49家、易制毒备案3家、应急预案备案20家、重大危险源备案1家、非煤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1家。规范安全生产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强化执法统筹,每月定期通报全区消防、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特种设备等8个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执法情况;坚持执法中普法,通过开辟以案释法专栏、典型案例曝光等,加大安全生产法律宣贯力度,切实提升企业主安全生产主体意识。
(三)夯实应急基础,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扎实开展防汛准备,实行“区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保责任制,建立完善综合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联动等工作规则,更新区防指组织架构,确定防汛责任人并公示,完成18个乡镇(街道)270张形势图绘制并张贴到位。织密森林防火网,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森林防火浓厚氛围,悬挂张贴横幅标语327余幅、播放警示宣传片81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8次、出动宣传人员393人、参与知识竞答人员1271人、发放宣传资料7500余份、短信52300条。组织工作组6支开展火源专项治理行动,制止野外违规用火5起,教育违规用火20人,处罚违规用火1人。建强应急基础,完善指挥调度运行体系,建设乡村两级应急突击队,纳管队伍293支,队员3649人。
(四)突出宣教培训,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常态化应急演练(拉练),完成全市防汛综合应急演练,组织高危企业技能比武、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技能比武等,累计开展演练1698次,参与6.78万人次。强化安全宣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覆盖7207人次,基层防汛责任人和灾害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7场,覆盖730余人。开展以“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有奖答题活动,发放话费奖励1600份,参与3万余人次,印发8000余份“五进”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