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完成两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作

日期:2024-12-13 17:15:51 来源:​区文旅体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4年,婺城区乾西乡栅川白沙庙修缮工程、莘畈乡上范红军标语抢险加固工程被列入省级民生实事。12月,这两处不可移动文物已完成修缮并通过竣工验收。

栅川白沙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戊子年(1708年)毁于大风,清乾隆年间重建。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原有三进,现存一进。三开间,明间梁架四柱七檩,五架抬梁前后单步;次间用中柱,穿斗结构,均用方形石柱。白沙庙作为乡土庙宇建筑,具有一定的研究保存价值。2004年公布为金华市文物保护点。

上范红军标语占地面积194平方米,平面呈矩形,由前屋、正屋、东西厢房及天井组成。1935年,由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活动于原金华县溪口乡的半溪、银坑、周坞、芝肚坑,莘畈乡的上范,塔石乡的大茗、井上、上阳等地区。他们每到一地,到处书写、张贴革命标语口号,向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枫坞里村保存着当年红军书写的“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标语八条。1982年7月上范红军标语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险加固工程的实施保护了该红色资源的整体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让游客和当地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红军标语所承载的红色文化。

这两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以属地乡镇作为主体,由多方协同和公众参与共同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文物保护部门、文保专家、工程建设单位为文物保护工程提供专业指导,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文化内涵。文物所有者村集体、使用权人和群众则充分发挥在资金保障、工程监督、保护利用方面的社会作用。例如栅川白沙庙的修缮资金以村集体资金为主,财政资金补贴20%。在完成本体建筑修缮的同时,施工队严格按照文物建筑对外开放要求,进一步做好电气线路、消防和监控等工作。

下一步,婺城区将进一步做好项目后期运维落实工作,组建一支由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建筑维修技术人员和文保志愿者组成的运维团队。进一步加强文物建筑周边环境的整治与提升力度,做好历史文化传承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