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056851584G/2024-00106

  • 文件名称:

    区住建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婺城区住建局

  • 成文日期:

    2024-01-0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区住建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4-01-05 15:30:56 来源:婺城区住建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3年,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以区委“1483”战略为指引,紧紧围绕“1+2+4+N”体系,(即1条建设主线、2大经济指标、4类行业管理、N项审批改革),进一步推动城市功能品质跃升,迎亚运、海绵城市、燃气整治、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保交楼、商品房销售、房地产投资等领域,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项目建设主线

    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43个小区的污水零直排建设项目,完成13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促进通园溪行洪通道优化提升,完成四眼井巷提升改造工程,开展浙师大等3个老旧小区、青春小区等2座中转站提档改造,3个口袋公园、接力塘公园、河盘翠舞公园已全面开放使用,城西板块实现开窗见绿、移步见景,增添绿地22.06公顷。圆满完成入城口勤俭区块等20个的迎亚运品质提升项目。

    2.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推动城乡和美品质提升。开展“千家千树”“千座鸟巢”活动,获新华社新闻报道。完成市区亚运火炬路线传递婺城段、迎亚运开闭幕式通勤道路和重点节点的风貌提升工作,“三化一平”整治获市委书记表扬。金奥、八咏楼、北苑、浙师大4个未来社区入选省级未来社区,数量排名全市第2,其中金奥、八咏楼入选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排名全市第1。“金华门户·活力师大”“梦幻白沙·水墨婺南”入选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梦幻白沙·水墨婺南”入选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

    3.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推动宜居宜业村镇嬗变。探索婺城特色农房建设管理道路,被列入浙江省农房使用安全管理改革示范点,为全省农房建设机制改革起示范作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重点工作落实,仅用半年完成全年285个农村生活污水标准化运维创建任务,完成进度居全市首位。8月18日,在安地镇岩头村召开金华市村镇建设工作现场会。安地镇寺口村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文件在全市37个设计成果中位列第一。2019-2022年婺城区农村生活污水连续四年获得省级考核优秀。

    (二)两大经济指标

    四季度全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9.2万平方米,完成率为184.81%,全市排名第一。1-9月建筑业省内产值39.2亿元,增速29.9%,排名全市第一。

    (三)四类行业安全管理

    一是严抓建筑施工安全,全面提升工地管理水平。坚持“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红色工地”相关做法获新华社报道。本年度新受理质量安全监督项目70个,监督竣工验收合格项目115个,竣工验收合格率100%。督促指导全区在建工地开展应急演练81次。开展4轮大排查大整治,下发施工安全监督意见书615份,发现安全隐患5235处,停工处罚82个项目,移交立案处罚94件,区执法局已处罚63件,处罚金额103万元,全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四个一”筑牢建筑工地防汛防台安全屏障》专报获省住建厅网站采用。

    二是化解问题楼盘隐患,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针对安地板块保交楼项目、婺城新区新建楼盘销售周期长等问题,形成重点房地产项目“一楼一策”帮扶方案,实现全过程监管,安地板块项目均已复工,组织2次房产交易会,15个房地产项目参加,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15套。

    三是破解物业服务“瓶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以党建引领加速物业服务升温,成立物业联合党委,创建省级“红色物业”项目2个,市级“红色物业”项目9个。“婺江印月、五星田里小区”等11家单位、居住区获得“金华市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称号。在城北街道常青社区和红湖路社区开展婺城区“城市物业”试点工作,初步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片区。我区530个小区专业物业覆盖完成率达85%。

    四是推动城市管理下沉,落实公用服务“一网统管”。对辖区范围内道桥隧、积水隐患点、绿化亮化、市容环境、燃气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巡查,开展专项行动,配备应急队伍。在全市燃气“七改”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创新推行“五个一”工作举措取得较好成效,李斌峰副市长给予充分肯定。《做好“清晨一件事”全力推进燃气安全整治》信息获省办公厅采用。打造“会呼吸”的城市,2023年建设海绵城市项目33个,高铁新城核心区块景观提升工程列入浙江省2023年度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项目,上半年海绵城市建设考核整体评价优秀。

    (四)N项工作制度改革

    一是建筑垃圾处置规范管理。聚焦建筑垃圾源头产生、中间运输、末端处置等关键环节,改“被动应对”为“主动监管”,从粗放管理向有序规范转变,2023年婺城区共备案建筑垃圾处置场所24处,可处置200余万吨工程渣土。审批建筑垃圾外运22件,无外运16件,其中建筑垃圾核准量经部门有效监管,由2022年的6万吨激增为150万吨,增幅达24倍。目前我区共运行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35368单,位居全市第一。

    二是“保险+房屋使用安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对婺城区内自建房、老旧城镇房屋实施保险+巡查+违规装修监管+修缮加固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农村、城镇房屋工程措施整治工作。出台《婺城区集体土地危房常态化治理改造补助方案》,编制《婺城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获市建设局认可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2023完成19户困难家庭整治、审计及资金补助。

    三是建设工程竣工联合审批。涉及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等事项,通过系统发起,所有部门资料同步共享、事项同步审批、结果同步互认,一次性出具联合验收意见。竣工验收备案时间从2个月缩短至1天,目前已经办理联合验收的项目有5个。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2024年,区住建局共谋划项目19个,其中续建类3个,谋划类16个。

    一是基础设施整治提升。开展婺城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项目(二期)、金华监狱至临江污水处理厂管网二期、上浮桥5号排水口整治、五一路垃圾转运站提档改造、婺江西路转运站等工程。二是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计划创建1个样板区(“浙中花都·双龙名胜”县域风貌区),建设黄泥岭双拥、西市街、明月楼等7个未来社区项目,逐步推进婺城区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共富基本单元。三是居住环境品质提升。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39套,创建省级“红色物业”1个,市级“红色物业”5个。

    (二)着力压实城乡建设安全底线

    一是开展各类安全专项行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危大工程安全监管,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发生,狠抓建筑工地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加强燃气行业安全监管。统筹推进全区餐饮场所“瓶改管”工作,加快建立城镇燃气安全长效机制,推动燃气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防范燃气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三是推进危房规范管控整治。全面形成农房使用安全多跨协同治理的动态监管长效机制,完成1个以上农村危房管控规范硬隔离示范村,50%以上乡镇(街道)开展示范创建,全区推进危房治理创新模式,争取农村危房工程措施整治率达到75%以上。

    (三)着力推动重大改革、重大政策谋划

    一是“城市物业”试点工作。打破原有城市公共区域与居民小区间的物理间隔,把城市空间视作整体,以市场化方式,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总包企业,全部纳入服务范围,统筹各类公共资源,串联各方政府职能,让城市公共服务覆盖面积不断延伸。

    二是房地产健康发展“一类事”。为企业提供项目审批方面的系统性集成化审批指导,促进项目中介服务单位、施工单位选择等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在方案联审、审批事项申报操作等场景进行集成化指导服务,1日内完成联审,实现“拿地即开工”。

    三是分期竣工验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婺城区建设工程实际情况,对需要分批验收的子单位工程进行划分,开展群体建筑分期分阶段竣工验收探索工作。

    四是出台我局公开答复工作范本。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系统梳理近2年来土地征收、施工许可、物业纠纷等高频的依申请公开、信访矛盾事项,分类归纳出答复的难点、常见的风险点,联合信访、司法部门形成统一答复“标准文本”,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是市政环卫园林管理一体化。进一步理顺我区市政园林环卫管理体制,明确政府职能方向,协助推动国有企业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一体化管理优势,真正实现城市立体空间管理,形成“一个主体管到底”的工作模式。

    六是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标准化改革。推进我区瓶装液化气行业整治与规范,对供应站点统一规划布局,努力实现供应站点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确保我区瓶装液化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全面提升瓶装液化气行业本质安全水平。计划2024年底前全面取消“低、小、乱”Ⅲ类供应站点,基本完成全域供应站整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