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056851584G/2024-00546

  • 文件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

  • 发布机构:

    金华市婺城区财政局

  • 成文日期:

    2024-01-3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

    日期:2024-01-30 15:15:41 来源:金华市婺城区财政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金华市婺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婺城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审议意见》,现将我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

    (一)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职能。集中出台了《关于区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及报告管理办法》《区属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三十多项制度,指导国有企业下发《财务管理办法》《规范招投标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项目招标管理机制;二是要求国有企业做好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定期排查风险隐患,及时将风险评估和预警结果报告,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三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区内国有资产进行再整合,成立两家新直属国企 “金华市金婺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金婺金投公司”)和“金华市金婺农业水利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金婺农水公司”),加快盘优做活经营性国有资产。金婺金投公司暂不实行实体化运营,金婺农水公司将实现实体化运营;四是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及产业基金等方式,多管齐下做好融资工作,着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工作。

    (二)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一是结合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强化制度设计,切实厘清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职责边界,形成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二是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梳理优化资产管理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强化房产、土地、国有股权等重要资产和出租出借、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重大事项的监督管理,赋予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更大的资产管理自主权,督促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和主体管理责任,指导完善资产管理内控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体系。三是加快推动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建设,推进资产资源整合。逐步建立资产共享共用与资产绩效、资产配置、单位预算挂钩的联动机制,避免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利用“公物仓”管理,对闲置资产、临时机构(大型会议)购置资产在其工作任务完成后实行集中管理、调剂利用,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四是逐步健全资产管理监督问责机制,实现与审计监督、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衔接。组织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专项审计,摸清国有资产家底。五是全面加强资产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支持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机构,强化职责分工,充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责任,为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政策宣传、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高资产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效推动管理工作开展。

    (三)全力保障资源,稳步提升自然资源资产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开展全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已完成农用地、建设用地、森林、矿产等资源价格信号采集,上报省、国家进行经济价值核算体系建设,目前正在积极征求意见,预计年末基本完成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体系建立及经济价值估算。二是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工作,2022年计划完成金兰水库、沙畈水库、白沙溪、厚大溪、莘畈溪等5个项目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婺城区重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通过对重点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试点确权,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覆盖。三是上半年,全区实现消化批而未供1385亩,开展闲置用地调查1宗,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165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191亩,完成供而未用整治418亩,完成临时改变用途整治建筑面积8.15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一)国有企业监管有进一步完善。一是探索混改推行进度阻碍较多,由于担忧推进混改造成存有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经营管理方式难以融合、其他部门配合合作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度缓慢。二是国有企业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还未完善,决策机制还不够科学。三是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由于区直属国企承接的大部分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盈利能力不强,优质经营性资产比重较低,大部分资产不能产生现金流,导致企业资产收益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有进一步夯实。一是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仍不完善,财政部门综合管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理的职责分工落实不够到位,财政部门管得过多、过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流于形式,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理的主体责任履行不充分。二是各部门、各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到位,“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责任意识不强,效能意识淡薄。三是资产管理力量配置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匹配,资产管理在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难以发挥。

    (三)自然资源口径及基调需“统一”。一是“三调”是根据国土调查的规则开展调查的,没有与林、草、湿、水的调查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在地类认定上存在不同,没有实现地类认定的“一张图”。二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地类认定的基础是“三调”,因此调查确认的自然资源类型,仍然与相关部门掌握的数据存在矛盾。三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自2012年调查登记后,一直未调查更新,数据资料现势性还不够。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统筹推动从以管资产为主到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加快推进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试点。区国资办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按公益、功能、竞争三个类别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国企于2022年底前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决策机制。对竞争领域的市场化项目,由企业按相关程序进行决策,区国资办负责监督。对承担的功能性项(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国企组成的功能性项目决策领导机构,完善决策机制。指导区属各国有企业制定完善“前置事项清单”,加强国企董事会建设。健全监事职能建设,适时引入外部董事、外部监事。三是整合做大资产规模,盘活有效经营资产。将分散于各部门的经营性、闲置类资产和土地,以及经营性实体、股权分类注入区属国有企业。按照人防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要求,稳妥推进区内人防工程资产注入区属国有企业。积极盘活区属国有企业存量房产、土地等资产。加快推进对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工作。四是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区属国企积极与市企、省企、央企开展高水平股权合作,探索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经营。引导竞争类子公司引入非国有资本,一企一策稳妥审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资本运作,通过持股、并购等多元手段,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扩展融资渠道。五是加快经营机制转变,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在本年内指导国企加快建立和实施市场化用工制度,健全绩效考核薪酬机制,深化企业员工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员工薪酬实行差异化的考核体系,分级分档进行管理,企业自主研究制定符合行业特性和企业实际的中长期激励办法。

    (二)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理水平。一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统计核实工作。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对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和清查登记。全面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资产存量、使用情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二是创新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加强资产整合盘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推动政府过“紧日子”。三是坚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相结合,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产配置预算和资产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公物仓,明晰管理范围、移交程序、资产调剂、监督检查等各项规定,促进闲置资产管理集约、规范、高效。以“盘活存量”优化“资产配置”。有效解决现阶段存量资产利用不足、待处置资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控制新增购置资产,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合理配置资产。四是建立起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从投入、使用到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督,切实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五是开展资产绩效考核试点工作,选取试点单位,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式,通过百分制评分,对试点单位的资产管理基础、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水平、管理效果等情况进行评定,综合考量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三)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一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计划推进建成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在“三调”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年度变更调查,保持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做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明晰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分布等状况。二是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整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资料,并以2022年12月31日为时点,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等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开展婺城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整理入库、集中更新和统一汇交工作。建立健全登记成果日常更新和成果应用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作用,依法保护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三是一以贯之狠抓集约工作,紧紧对标省级跑道任务持续发力,同时聚焦市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动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促进土地增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进一步落实落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一是坚持全口径全覆盖,充实完善报告内容,综合报告不断吸纳专项报告的成果,拓展报告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和规范报告的体例,不断提升年度国有资产报告编报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法治化建设,我区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一些领域国有资产监管缺乏法律规定,许多规定仍停留在政策层面,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报告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三是建立健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与管理成效,对普遍反映、审计多次发现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切实增强报告的可读性和可审性。

    附件:关于婺城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