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口上,婺城数字经济如何“拔节生长”?

日期:2023-09-08 17:42:15 来源:​婺城发布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进入三季度,位于婺城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八达电子仪表有限公司产销两旺,科技感满满的数字化车间里,智能化设备全速运行,工人们忙碌在生产线上。

“智能电表、电力开关柜等产品产销稳中有升,多款全能源采集监测终端和海量负荷聚合系列创新产品订单也纷至沓来,使得今年的营收好于预期。”提起企业良好发展态势,公司董事长马伟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搭乘数字经济快车,八达电子仪表如虎添翼,更是尝到了数字红利的“甜头”。人均产值超144万元,亩均税收超65万元,生产效率、市场份额提高了数倍。今年1~8月,公司实现营收10.35亿余元,同比增长11%以上,跑出了发展新速度。

产业数字化  传统企业加“数”而行

很难想象,这家“蜗居”在乾西工贸区,厂区面积不到十亩的“袖珍工厂”,站在“数字经济”的新风口,却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短短几年一跃成为集智能电能表研发制造、低压成套开关用电技术服务、用户方案设计、电力施工安装等业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31项,软件著作权33项,参与起草、修订了2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与林洋电子、三星电子、华仪、正泰等老牌“巨头”在“国网”“南网”招标赛场上同台竞技、一较高下。

八达电子仪表是婺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婺城区按照“数字浙江”战略部署,坚持把数字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强化变革创新,加快数字产业集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持续提速,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八达电子仪表、金开物联网、宝琳科技、六环电缆科技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走稳走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之路,以融合加速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数字能级往高攀升,数字赋能以融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有了主战场。浙师大金华科创园聚焦光电信息产业,谋划布局光电智慧产业园。金华立春智能仪表科创园全面建设科创孵化、电商物流、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推动智能仪表、智能制造等产业招引培育。浙中增材数字制造产业园运用以增材思维为核心的先进设计智造、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打造“科技+产业”的新金华模式。雅帅科技园聚焦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打造集网络科技、新材料研发、电子商务、纺织印染、成品制造销售一体的整体化产业链配套园区。

婺城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8家。近年来,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工作的推动下,我区推进数实深度融合,不断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1家,获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12家。这些企业成为产业数字化的先行者、探索者、实践者的典范。这背后,是婺城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求变革新和迭代跃迁。

数字产业化  新兴经济乘“数”而上

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婺城积极培育本土化的行业应用软件和智慧信息服务,积极发展物联网专用应用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化改造服务等,涌现了合丰信息科技、金华鸿正科技、众祺科技等一批优势软件企业。

金华鸿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婺城、面向全国的数字人大服务提供商,自成立以来,持续深耕“数字人大”垂直细分赛道。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累计指导服务全国20多个省的500多家人大客户在“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常态化、智慧化”的“五化”道路上获得成功。凭借在数字人大建设中的技术创新、市场覆盖率、研发投入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等各项过硬指标,金华鸿正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此次获评,既是对我们创新发展和深耕数字经济的肯定,也是彰显了我们专注人大信息化建设的雄厚实力,未来,我们将立足新时代人大工作,继续沿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做精做优软件产业,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力量。”公司负责人钱云华说。

金华鸿正短短几年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客户案例、销售和服务网络直接覆盖省、市、县、乡四级人大的数字化服务商。合丰信息科技在为中国跨境电商客户和工厂客户提供包括海外仓、售后服务的同时,以离岸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为纽带,积极做大做强跨境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为“金华制造”海外拓市“搭鹊桥”。浙江众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系统集成、智能化工程、软件开发,今年前8月营收超五千万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总和。金华智领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服务30多家企业,为全区汽摩配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沿着数字经济这条产业链,婺城加快构建未来产业发展体系,重点聚焦前沿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型储能、信创产业等领域,探索布局未来产业赛道,并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今年,婺城研究制定了《婺城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汽摩配行业“N+X”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工作,指导帮助24家市级培育库企业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万里扬争创省级未来工厂,26个数字经济项目均顺利建设,新增云达智能和益迪医疗两家数字经济企业。1至7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速18.3%,全市排名第五;1至7月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20.13亿元,增速17.8%,排名全市第三。数字经济正御风而行、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