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古子城:亟待激活

日期:2023-07-31 20:13:38 来源:​公共服务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在古代中国,城市有城、郭之分。

城,也称子城、内城、阙城,是古代州府城市或地区统治中心城市中衙署等行政领导机构所在地。其周围常筑以城墙,一般多在郭(大城)之内。

郭,即罗城、外城、国城,指城外的大城。

金华古子城,地处万年上山文化23处遗址圆心(中心),就是一座内城,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是金华的城市之根,是金华古代府署、文庙、寺院等政治文化设施的聚集地,是金华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

金华上山文化的发掘,进一步夯实了浙江人类祖先是以婺州古子城为圆心的万年足迹。

如何激活“万年婺州城”?抛砖引玉,期待您的共鸣。

古子城历史街区范围西至胜利街、东至东市街、南至飘萍路、北至石榴巷,占地面积37.1公顷,全部在婺城区城东街道辖区范围内。

金华古子城历经千年沧桑,饱经战争摧残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影响,整体格局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仍然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古子城内现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文保单位。

在城东街道所在的古子城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即太平天国侍王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八咏楼、台湾义勇队旧址及李友邦将军办公处旧址、永康考寓、邵飘萍旧居、宏济桥码头;市级文保单位有8个:赤松门城垣遗址、满堂书院、真神堂旧址、《浙江潮》旧址、将军楼、福音医院、何氏三杰陈列馆、侵华日军铁路桥遗址;文保点有3个:酒泉井、休文井、三清宫。

此外,古子城内还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如天宁寺、徐家古里、状元坊、章宅等大批明清古民居,还包括将军楼、金华门、熙春门、万佛塔、孔庙等。

尤其是地处古子城东婺江边的万佛塔,如今已成为万年婺州古子城的最醒目地标,桅杆高高耸立,整体造型像一艘船,成为古子城最高的建筑——99.99米的“浙江第一高塔”。

街区范围内还有古井10口,除休文井、酒泉井为市级文保点外,镇东井已列入历史建筑清单。

太平天国侍王府内的两株柏树已有1100年历史,据考系五代吴越王钱镠亲手种植,被列入古树名木名录。

然而,围绕婺州古城的保护和利用,目前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古城建成区面积过小,城不像城。目前建成区面积只有37.1公顷,与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 “绍兴古城”10平方公里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显得过于“小气”。

婺州古城周边情况复杂,扩容不易。古子城是金华古代府署、文庙、寺院等政治文化设施的聚集地,是金华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尤其是“军事要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能擅越的军事禁区。

历史建筑资源分布较广,管理困难。各类历史建筑较为零散,保护利用难度较大。部分台门和名人故居均处于居民居住状态,土地及房产性质更是五花八门,有大量的军事用地,有国有出让、划拨、租赁的,有东郊村集体农房连片集居地,还有其他城中村集体的飞地,而历史建筑由于阴冷潮湿、居住条件相对较差,往往被住户自行装修改造,给建筑内部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历次普查仅限文保单位,不够广泛。金华古城不但有各类历史建筑和遗迹,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各类名人典故、趣闻轶事、传统曲艺、手工技艺等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但是以往更多的关注对文保单位的普查,而忽略了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梳理。

保护征收经费来源单一,资金紧张。目前开展古城内房屋征收的经费来源较少,基本依靠银行融资方式。随着中央对于棚改项目及融资放贷等方面的政策收紧,目前融资压力剧增,且没有专项财政资金保障,导致房屋征收改造经费非常紧张,要开展下阶段历史建筑征收的资金压力较大。

历史文化景区缺乏串联,利用率低。景点周边老旧房屋密集,没有空间建设相关配套设施,难以提升景区整体品位,因此除婺州古子城的八咏街、万佛塔等知名度较高外,邵飘萍旧居、孝义坊等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均未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总体上与国内其他著名古城比,知名度和文旅氛围尚有不少差距。

如何激活?

成立专职机构,加快工作衔接。整合各相关部门的人员力量,加快建立市区两级的古城保护利用管理机构,市区两级应加快部署,在前期工作协调的基础上开展相关部门的无缝对接,将《条例》中涉及的工作职能分解布置到具体部门,做好职能承接,切实做好古城保护利用的各项工作。

重新古城规划,做大做强古城。建议将胜利北街以东,人民东路以南,复兴大道(桥)以西,宾虹东路以北“三江里”区块(含城东街道桃园社区全部区域及多湖街道部分)纳入到古城规划建设范围。

打通“东大门”,已是迫在眉睫。随着在上浮桥拆迁区域以“浮桥古渡”为代表的金华码头文化——金华古渡公园的正式交付使用,将有力地推动婺州古城复兴。

“青山双夹小溪流,绿筱人家古渡头”铭刻着金华古渡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上浮桥拆迁区块通过婺城区城东街道全体干部的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房屋的拆除,腾挪出了大面积的沿江宝地,这里是金华市区目前难得的“风水宝地”。广大市民非常期待上浮桥区块的“华丽转身”,希望市区规划和开发部门单位,从大视野、大格局的历史走向现实新高度,充分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真正打通“东大门”,激活“万年城”,不留历史遗憾!

主动与驻金部队协商,积极争取扩容。鉴于古城周边“军事禁区”林立的状况,地方有关方要及早谋划,主动与驻金部队联系,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目前大量的闲置“军事要地”纳入到古城中来,实现拥军爱民双赢。

加强资源立体发掘,开展系统梳理。尽快开展对文保单位、文保点,以及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保护对象的普查,详细记录保护状况,充分做好现状评估,为下一步保护利用打好基础。在重视文物古迹普查保护的同时,加快开展历史文化领域的立体式普查,在重视名人遗迹的同时,加强对市井文化的梳理和开发利用,再现各时期古城的人文风情,重温那些即将淡出人们视野的古城人物故事。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助推古城保护基金设立。积极配合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做好古城保护基金的设立工作,真正实现“市区是一家,共荣靠大家 ”的理念,“集三区之力开展古城保护利用”的良好态势。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古城保护利用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古城文物保护社会基金。三是及时做好财政预算编排。尽快开展摸排,论证确定一批急需实施工程,根据职责分工统筹做好“十四五”期间的资金需求测算和财政预算安排,提前做好资金保障。

实施历史建筑精准征收,研究征后处置。一是科学合理制定征收计划,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紧急程度和区域位置,对散落分布且急需征收保护的历史建筑进行集中征收。做好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集群内的公有房屋腾退工作,统一进行改造利用。二是在充分保护历史建筑的前提下,结合其自身特点,对已征收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文保、规划、建设等部门要提前介入,指导做好文物保护范围内工程建设的审批准备,并向上对接办理报批手续。三是积极开展历史建筑异地迁移保护的可行性研究,探索对个别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单位进行集中报批迁建。

发挥历史文化价值,做好利用文章。一是统筹规划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时将条件成熟的特色街区列入招商工作计划。二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助等方式,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古城保护利用,从事符合古城保护条例和产业布局规划的经营活动。三是加强与专业文旅投资机构的对接合作,发挥专业文旅投资机构运营模式成熟、运作灵活、资金充裕、已与各一线品牌企业建立成熟的合作关系等优势,结合各历史街区、特色街、名人故里等现有布局,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加快形成特色街区的业态氛围,连点成线,扩线成面,带动周边旅游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优势,留住游客,集聚人气,激发古城新的活力。

不等不靠先行“微改造·精提升”,焕活生机魅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城市是人民的,治理城市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在不少人印象中,我们的新城日益变新了、繁华了,而我们的老城却慢慢“老了”“病了”。如何不等不靠,让老城重新焕活生机和魅力,“微改造·精提升”不失为“老城不老”的一剂良方。如旌孝老街,作为金华古城中一条东西走向的千年风情街,“微改造·精提升” 无疑是最适合的一剂 “先行保护”的良方。

(摘自古城街道议政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