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政协首页
  • >民生议事堂
  • 民生议事堂 | 婺城政协:“协”在基层 “商”在一线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日期:2023-06-09 10:39:21 来源:​婺城政协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西市街商圈民生议事堂地处金华市核心西市街商圈,以“民情共商、履职共联、商圈共建、发展共享”为理念,通过打造区域性、功能化、跨界别的基层政治协商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全链协商”,实现基层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婺城区政协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三服务·婺城家服务”2.0,助力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格局的政协探索,为助推商圈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主要做法

    明确机制,让民生议事堂运行有据可循。制定下发《乡镇(街道)政协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基层微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民生议事堂”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工作程序等,并结合基层协商议事工作大力推行政协协商,搭建请你来协商和民生议事堂、基层微协商之间的精准下沉式协商平台。按照“不增设机构,不增加编制”的原则,在各乡镇、街道成立区政协工作委员会、联络组(简称基层委组),由党(工)委副书记兼任主任、组长,具体牵头民生议事堂建设。

    问计于民,让群众成为协商民主的主体。强化“五个一”机制(即:一月一收集、一月一走访、一月一议事、一季一座谈、半年一协商),在商场、社区等设立联络站点,开展数字政协塔群的基层探索,试行“民生我协商”二维码实时收集系统,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实时收集社情民意,及时为群众解忧。整合区域内各级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商家和群众代表等组成“阳光联席”议事团,聚焦商圈发展和解决社区民生需求,把话语权交给群众,推动社区的事群众来议、社区的事群众来办、社区的事群众来管。

    双向发力,让协商民主的成果落地见效。坚持把协商结果的转化落实作为协商议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西市街社区建立“区、街道、社区、站”四级协商平台,把政协工作重心、委员资源力量向一线下沉,对政协委员进行区域化、专业化整合,委派有利于商圈发展、社区自治的专业化的委员(如律师委员、企业家委员、民政局委员等)进驻民生议事堂,不定期组织开展协商活动,与群众共商商圈发展、社区自治关键小事,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主要成效

    一是紧扣党建工作开展协商,凝心聚力谋划商圈发展。针对商圈商场众多、管理难问题,开展“我为商圈发展献一计”“服务商圈传爱心”“商圈共赢促和谐”等等微协商。协商中委员提出的“党群连心桥”建设、机关干部进社区、成立党建联盟抱团发展等建议最终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用,极大助力商圈发展。在职机关干部每周三进社区开展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等助力活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联合商场开展的“党建联盟留你在金过年 商圈礼包暖心送年味”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肯定。

    二是紧扣中心大局开展协商,助力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在文明城市创建及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期间,组织委员开展“我为商圈复苏献一策”“如何更好发挥志愿者作用”“商圈知名度亟需进一步提升”等微协商。委员提出意见建议后,街道在社区商圈各通道安装隔离栏,设立阻“疫”卡点,组织商圈成员单位党员、志愿者24小时值守卡口。牵头组织举办“直播服务进商圈”活动10余场,共吸引15万名市民观看,促成150余名商户从实体经营转为“线上+实体”经营,为商圈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委员们还提议,加快融合夜间经济与数字经济助力商圈发展。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西市街商圈各商家纷纷延长营业时间,积极打造以数字科技加持的新“夜”态,夜间营业额占全天的60%以上,仅第一百货、永盛附近街面上就新增夜市摊位60多个,人流量大大增加,日均超61万人次。

    三是紧扣民生关键小事开展协商,政协委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依托民生议事堂,委员们有针对性地对小区停车难、楼道灯故障、路面破损、排污不畅等群众关键小事、疑难杂事先后开展微协商,直接或间接助力解决问题195个,在促进居民自治、商圈繁荣、社区发展的同时,委员的履职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如委员收集编报的社情民意“明月京华小区停车难、停车乱,居民反响大”,经政府采纳后,在小区乱停车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的基础上,另增设了5个停车位。又如委员提出,“西市街解放东路口未设置临时停车位,车辆乱停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民生议事堂召集市警支队、市政管理处、区执法局、区创建办等部门召开组织协调会,达成了交通护栏内移并增设临时停车位的共同决定,西市街交通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