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美丽山乡的绿色“蝶变”

日期:2023-06-09 15:14:01 来源:​今日婺城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如果你问婺城值得一去的旅游地都有哪些?在五花八门的答案里,定会有塔石一地。位于婺城西南一隅的塔石乡,风光如画、满目青翠。仅2022年,塔石乡累计接待游客超33.7万人次,农林产品累计销售近1300万元。

庞大数据背后的流量密码是什么?翻开塔石地图,域内遍布各类生态景点,独特的生态优势蕴含着潜力巨大的乡村经济。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塔石百姓走上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文明发展道路,过上了战略蓝图下的幸福生活。

炎炎夏日,素有“小九寨沟”美誉的塔石乡梨树源森林公园又“火”了一把。这里森林繁茂,流水潺潺。这两年,梨树源在保持原生态样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在峡谷间架起了吊桥,建起了茅草凉亭,成为游客纳凉赏景、嬉戏玩耍的好去处。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温也只有20多度,我们每年夏天都会过来玩。”带着孩子驱车60多公里前来赏玩的市民李凯华说。如果时间富余,前来梨树源纳凉的游客还会绕去文岩村看一看漫山遍野的百日菊花海;岭边梯田里,刚刚栽下的水稻也开始变得愈发葱郁了……真可谓移步异景,给人以田园牧歌式的享受。

游玩一圈下来,游客们通常会选择在塔石集镇落脚,逛一逛本地古街民居,尝一尝特色风味美食。“入夏以来游客订单一波接着一波,全乡共有10余家乡村民宿,一到夏天就全部爆满,每年要接待游客近万人次。”枫溪驿站民宿管家袁路有笑着说。

其实,塔石乡本就是个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纯山区乡,乡民们吃够了“偏远”之苦,致富成为了大家最迫切的愿望。没有产业,绿水青山就是最大的资源。塔石乡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大力培育林下中药材、高山蔬菜、百合花卉等特色产业,形成了集研学、疗休养、现代农业观光、康体健身、乡村美食、纳凉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模式。

跟着乡村游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塔石的农副产品。早上不过七八点,集镇早市就已经熙熙攘攘,各村村民带着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果,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笋干、腌菜、茶叶、土鸡蛋等绿色有机产品都成了游客选购的“香饽饽”。

外地游客引进来,农副产品走出去。“这几天订单多,我每天都要进城送货,一趟就要送100多斤。”东店共享农场负责人傅晓平刚刚进城送完货,又收到了接二连三的订单。“塔石好山好水培育出的蓝莓不仅挂果多,品质更是上佳,今年价格也好,不同品种的市场价在40-60元/斤,村里不少农户都靠着共享农场拿‘分红’,干得很是起劲。”

在塔石,像东店共享农场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鲜见。海拔600多米的岱上村因地制宜种植高山蔬菜,年产量达100万斤,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小小的绿色蔬菜园变成了村民致富的大产业;软糯香甜的“小香薯”也成为了上阳村实打实的“黄金”产业,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15万余元,村民增收50万元左右……绿水青山就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这是每个塔石人的亲身感受。

打好“优势牌”,吃好“生态饭”。“偏远”二字,曾与塔石如影随形,几乎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吃够了偏远之苦的塔石,不断发挥资源优势,做大生态经济,农家小院品野趣,深山峡谷觅清凉,千年古村赏遗韵……旅游画轴,逐步展开,让村民们在家门口端上了旅游“金饭碗”,走稳了共同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