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

日期:2023-04-19 15:46:23 来源:​婺城区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金华斗牛:金华斗牛确切可考的记载是从唐代开始的.宋代无名氏撰《宣和画谱》 记载中,唐代韩晃有两幅集社斗牛图。韩晃曾在浙江做过多年的官员,因而两幅集社斗牛图就是婪州的乡村集社斗牛无疑。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相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其场面之惊险、壮观,令人赞叹。是带有东方文明独特魅力的民间游乐活动。中国民俗学元老钟敬文先生《金华斗牛风俗》 中,认为“金华斗牛是农业时代祭神的民俗。与西班牙斗牛的狩猎时代遗风不同”。

  一直来,金华斗牛一般多在农闲的春秋两季进行。每隔十天半个月进行一次。斗牛场设在周围有小山的水田之中,以便群众观看。面积四、五亩。用竹片围成圈,一旁扎着彩门,披红挂绿,壮丽夺目。

  参斗之牛,头扎彩牌,戴金花,身披红绸,插彩旗,由牛主及护牛壮士护送着斗牛,浩浩荡荡拥进斗牛场,其场面非常壮观。开斗前卸下盛装、额束皮搭以护头,号炮一响,预先约定的斗牛由壮士护送,从族门入场。让两牛相对而视,顿时,两牛眼红耳竖,牛性大发,夹尾低头,四角相架。奋力争斗。相斗招数颇多,有撞、挂、顶、抽、落头等等。斗得难解难分时。“拆手”即上场将牛分开,稍息,又令相斗,双方观众、亲友呐喊助威。当胜负分明时,拆手即一拥而上将牛拆开。有时出现败者血肉淋漓,仓皇逃跑。胜者则飞起四蹄,穷追其后,十分精彩。斗败的牛东家及壮士则面红耳赤,十分难看。斗胜之牛,则身价倍增,非常威风。正如叶锡衡的斗牛诗所云:“败者奔逃胜者追,千家哗笑一家哭。”

  据《 金华县志》 所述:“斗牛之选养十分讲究,要选颈短,峰高,后身短小,生性凶悍的‘黄枯牛”,。对斗牛护理精细,粪尿随拉随扫,热天牧童为其打扇,驱蚊降温,七司以优质草料,另加麦、豆等精粮。角斗前喂以鸡蛋、桂圆汤、人参汤。

  古今文人,写过金华斗牛文章不少。鲁迅早期即为金华斗牛写过文章。他在《观斗》 一文中写到:“看今年的《 东方杂志》 才知道金华也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牛和牛斗。”(《鲁迅全集》 第五卷)。据《 金华市志》 、《 金华县志》 记载:金华斗牛土话叫“牛相操”,昔日把斗牛作为娱神活动,并与庙会相结合。《 金华斗牛俗》 (《 金华县文史资料》 1990 年第三辑)一文介绍了金华斗牛过去作为娱神和庙会相结合的,屠景十分有趣,特别是美丽的传说故事发人深思,“当斗牛之俗披上娱神的面纱后,更促使其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