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056851584G/2023-45690

  • 主题分类:

    经济体制改革

  • 体裁分类:

    通知

  • 服务对象:

    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 文件名称:

    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婺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的通知

  • 发布机构:

    婺城区人民政府

  • 文件字号:

    婺区政发〔2023〕4号

  • 成文日期:

    2023-02-1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婺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的通知

    日期:2023-03-31 10:00:22 来源:婺城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金华市婺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已经婺城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2月10日


    关于金华市婺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1483”发展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应对超预期冲击,经济发展经受住了空前考验,稳住了基本盘,经济运行总体承压前行、企稳回升。全年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353.73亿元,增速与去年持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4亿元,同比增长19.1%;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含市场采购)63.7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1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交通运输投资实现10.8亿元,同比增长26.9%,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实现11.36亿元,同比增长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47.5%,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9%,制造业投资实现17.53亿元,同比增长3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21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54元,同比增长1.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均能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表  1 :2022年金华市婺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2022年目标

    2022年

    预计完成

    情况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增长8.5%

    0%

    2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增长12%左右

    2.5%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与经济增长同步

    19.1%

    4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增长16%

    14.3%

    5

    交通投资

    亿元

    增长10%

    26.9%

    6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亿元

    增长12%

    52%

    7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亿元

    增长12%

    47.5%

    8

    民间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

    亿元

    增长20%

    4.9%

    9

    制造业投资

    亿元

    增长17%

    38.4%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增长8%

    0.8%

    11

    常住人口城市化率

    %

    78.8

    79

    科技创新

    12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37

    2.49

    13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7.2

    7.2

    14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9.8

    9.8

    改革开放

    15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亿元

    增长10%

    -1.1%

    16

    出口占全国份额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17

    实际使用外资

    万美元

    1080

    2127

    文化发展

    18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亿元

    20

    5

    19

    居民综合阅读率

    %

    90.5

    92.1

    社会民生

    20

    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个/千人

    3.5

    3.5

    2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8

    98.2

    2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力争1万人以上

    1.0213

    23

    城镇登记失业率

    %

    控制在3%以内

    已取消

    2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10%

    1.3%

    2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10%

    1.1%

    2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11%

    1.8%

    27

    城乡居民收入比

    有所缩小

    2.16

    28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3.7

    3.7

    29

    每万老年人拥有养老护理员数

    20

    27

    30

    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下降1个百分点

    下降1.57个百分点

    31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6

    2.8

    32

    人均预期寿命

    80.55

    81.56

    生态环境

    33

    单位GDP能耗降低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34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35

    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36

    主要污染物

    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氨氮排放量

    %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37

    城市PM2.5平均浓度

    ug/m3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38

    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

    100

    100

    39

    森林覆盖率

    %

    58.3

    58.3

    区域治理

    40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

    90

    95

    41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安全保障

    42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人/亿元

    0.016

    0.014

    4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3.23

    3.23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包含金华经济开发区数据

    (一)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都市经济加快恢复

    工业经济承压前行。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36.6亿元,同比下降9%。规上工业增加值43.4亿元,同比下降11%。聚焦汽车零部件、五金工量具等主导产业,以“雄鹰行动”“雏鹰行动”为抓手,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金华市绿色工厂2家。全力腾换发展空间。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出台制定《金华市婺城区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办法》,评价指标与省、市接轨。整治提升亩均税收8万元以下低效工业企业193家、面积3239亩,完成市定度任务的129.6%。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856亩,完成率214%,排名全市第一。精准开展助企服务。结合全省“万名干部助万企”和区“聚焦突破 赋能争先”助企提质专项活动,持续在稳企业强主体、畅循环稳工业上发力,累计解决企业问题116个。全面承接落实国家、省市系列政策,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的十条意见》。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亿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量2.45万吨,同比增长18%。成功申报全国农产品冷藏保鲜试点县项目,为全市唯一;好乐耕农事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名单,为全市唯一;琅琊暖田有机农场获国家级生态农场;蒋堂获评省级农业特色强镇称号。蔬果畜牧稳中有升。蔬菜播种面积4.8万亩,产量9.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52万亩,产量2.72万吨。实现畜牧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29%。生猪存栏11.7万头,家禽存栏23.5万羽,同比增长1.4%。成功列入2022年全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区推进项目试点区,为全省唯一。特色农业擦亮招牌。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和“花木之窗”入选第四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实现零的突破,入围数量全市第一。婺城鸭蛋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婺城茶花栽培系统入选第一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出台《婺城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八条举措》,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预计全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3.9亿元,同比增长8%。消费市场释放活力。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7亿元,同比增长2.8%。重点围绕“消费促进月”“金秋购物节”等主题活动,持续发放普惠消费券1020万元、汽车消费券3125万元、暖心消费券1000万元,全区共1855家商家参与活动,带动消费10.65亿元。万泰购物广场物美超市月均营业额超800万元。全域旅游全速推进。全区接待游客量28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12.5%,排名全市第二。“南山漫道精品线路”入选“浙里田园”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禾居乡村文旅运营团队入围省级首批“乡村文旅运营团队”培育名单,婺州古城获评省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

    (二)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开放动能不断激发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实施“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1+6+N”体系模式,狠抓项目开复工、政策处理、资金保障、项目入统、督查考核,组织开展项目谋划比拼、集中开工、晒拼创等重大活动。全年共计实施类项目209个,总投资678.1亿,年度计划投资118.6亿。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省4+1、省市重点、省市县长工程、省集中开工、省六个千亿等重大项目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项目招引持续加大。持续开展靶向精准招商,签约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244.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招引落地普洛斯物流、成喜科技、牛墨科技、江苏金如达、广东云达等项目。引进正向增材总部及数字制造项目,实现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和当年入统零的突破。

    改造工程加速推进。柳湖花园未来社区通过省级验收,北苑、金奥、浙师大未来社区获评第六批省级未来社区创建试点。婺州城市广场重组项目万泰奥特莱斯项目顺利开业。“城中村”进程加快。共计38个村庄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已完成改造15个,共涉及4401户、14364人。完成改造老旧小区69个,提前3年完成十年规划,改造整体工作进展在全省名列前茅。“安居梦”全力筑实。完成车头社区、勤俭城改(二期)两个改造项目,涉及442户,累计完成征迁投资6.73亿元。全面启动长湖湾片区乾西工贸区块上天师、杨村、寺院、天井孔4个村改造,年度完成征迁投资6.27亿元。“保租房”提前筹建。按民生实事要求,已筹集完成2902套,其中新建类5个项目共筹集2127套,现有转化类775套。

    深化开放集聚合作。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浙江光电子研究院落户婺城,万里扬中央研究院签订建设协议。金华新能源车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在全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会现场签约。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发挥金华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能级作用,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势能,组织RCEP解读、汇率避险、金融政策各类培训活动共60余场(次),参与人数近5000人(次)。助力外贸开拓市场。全力做好广交会、华交会、2022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等大型重点展会的线上参展工作,组织企业赴印尼、泰国、阿联酋等国开展经贸活动对接,为我区五金工量具、汽车零部件等优质产品出海“护航”。对口支援携手共进。共派17名专业技术人才赴道孚县挂职交流,新增5所学校、3家医院与道孚县学校、卫生院结对。实验中学与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开设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专业。

    (三)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创新建设取得成效

    数字赋能领域变革。应用技术屡获佳绩。迭代“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协同指挥应用,先后获评金华市“数字法治好应用”、金华市数字化改革第三批双月“最佳应用”、浙江省司法厅2022年第三批“数字司法好应用”、省委政法委2022年第三批“数字法治好应用”。数字社会成效显著。系统新增省市级试点11个,落地八咏楼、大岭等4个未来社区(乡村)数字化系统,第三方信息调取应用参加省级数字社会路演并以第五名的成绩入选省数字社会最佳案例集。“婺农优牛”数字化场景获批省级试点,今飞智造摩轮获评市数字化改革第四批双月“最佳应用”,熊猫猪猪两头乌未来牧场入选全省首批未来牧场,为全市唯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等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共完成网络零售额(含开发区)达163.4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3.77亿元,同比增长21.3%。  

    科技创新走深走实。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7.3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55%。全年新申报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研发中心10家,市级研发中心新增47家。智汇橙、WEPARK入选省级众创空间,县府里等2家入选市级科技孵化器。强化创新引领作用。申报国家火炬计划2项、省领军型创新团队1个,海外工程师1人,申报省海外青年人才16人;新一轮百博入企下派35人,第二批区级工业特派员下派20人;入评第六届金华市科技婺商2人。实行“揭榜挂帅”引才机制,累计发放各类榜单116项、榜额1.3亿元,共兑现项目10项,兑现榜单440万元。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全力推进师大创新城建设,编制《师大创新城整体行动规划》,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浙师大金华科创园已开工。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婺城氢能与燃料电池联合研发中心完成首年建设任务。

    共同富裕探路先行。体系架构迭代完善。健全“1+1+5+N”共富体系,持续迭代升级共同富裕系统架构图,打造标志性成果7项,明确重点工作65项、重大改革44项,梳理“三张攻坚清单”,全域开展“同心共建·幸福婺里”“下山安居创富”等五大行动。积极探索实现路径。聚力共创共富,建立共创共富联合体85个。全面开展“扛旗争先·幸福婺里——大调研大访谈大比武活动”,形成调研报告12篇,发布共富系列访谈6期。共获评共同富裕相关省级试点26个,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次,相关经验做法在《八婺共富》刊登5篇,“熊猫猪猪共创共富联盟”“‘三维’发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2个案例入选市级典型案例,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区推进等5项工作入选国家级试点,全市首创“婺城区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超市”。聚力推动强村富民。全区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其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数110个,占比达51.64%;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数45个,占比达21.13%。全区村集体总收入4.345亿元,同比增长10.35%。“国资统筹”水电站集约化管理,基本实现水电站“智慧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累计为3264个低收入农户发放补助资金4次共计约301.05万元;为78个入股绿色小水电项目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发放分红318.44万元。

    (四)文化生态焕发活力,城乡融合有序推进

    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建设e家书房进社区、文化礼堂140家,乡镇街道图书分馆通借通还工作实现全覆盖,实现6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完成百姓健身房8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120场、送展览下乡438场,文化志愿服务演出321场。积极备战第十七届省运会,共获得现场金牌48.5枚,列全市第一。文保非遗全新突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婺州举岩茶制作名列其中。婺州窑、金华火腿列入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指导创建区级非遗工坊10家。

    擦亮美丽生态底色。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连续三年“双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得分89.56,排名全省前列。合力守护蓝天白云。空气质量全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共完成企业源头替代25家,重点VOCs企业治理23家。金圆、虎鹰等4家企业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护好一方碧水清流。推深做实“美丽河湖”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等工作,省级美丽河湖和水美乡镇创建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荣获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大禹奖银鼎”。沙金兰水库等饮用水源水质常年保持I类水。生物保护系统施治。生物多样性“家底”调查工作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现零的突破。金华龙宝动物园获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特色体验称号,熊猫猪猪故事成功在加拿大举办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讲述。

    城乡发展潜力释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婺城特色文化全面打造“南山漫道”、金华山通景公路等精品环线路网,因地制宜建设农村路网,以路产结合方式带动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成功创建。罗电线公路被评为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特色精品道路。乡村图景全域绘就。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4个、未来乡村5个、达标村31个、精品村20个。深化新一轮“下山安居创富工程”,完成蒋堂移民新村二期建设,安置554户1368人,白龙桥安置小区一期开工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水韵古婺·燕舞三江”婺州古城传统风貌样板区获评全省首批传统风貌样板区、“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魅力仙源·非遗古镇”县域风貌区入选省风貌样板区名单。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为全市唯一。

    (五)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健康事业节节攀升。切实以民生实事为抓手,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52%以上,群众就医满意率达95%。“医聚婺城”“婺家优医”全面推进,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80%以上。筑牢健康安全防线。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9%,大病选缴率达93%,大病患者综合保障水平达80%以上,有效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加大卫生创建力度。继续加大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和巩固工作力度,创建琅琊等5个国家卫生乡镇,白龙桥等8个乡镇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评估,创建省级健康村118个。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现场复审。建成3家康养联合体,超额完成任务。特色亮点不断打造。加强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3211”婴幼儿照护服务,乡镇覆盖率实现83.33%。创新“卫教协同共育”新模式,建成浙江师范大学等8个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其中4个省级、4个区级)。中医药执法案卷评选获全省第六,列入全省十大优秀典型案例。率先探索现代社区建设“社区药事服务便民行动”省级试点。

    教育事业硕果累累。入选为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整体试点区,红湖路小学“双减”工作案例获省优秀实践案例,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获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坚持教育公益普惠。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6.91%,获省政府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成效明显县(市、区),全省仅三地获此殊誉。新增20对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金华实验中学学前教育实训基地(附属幼儿园)建成投用。梯队建设成效显著。新增特级教师4人、正高级教师2人,现有特级教师12人,正高级教师10人,在全市义务教育段排名前列。新增省“春蚕奖”3人,市名师名校长4人,教师专业素养再上新台阶。体艺教育多面开花。全面实施校园足球推广工程,浙江婺城“332校园足球普及工程”获全国“2022民生示范工程”,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新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各2所。家校共育品牌升级。持续深化“两书一信”家校协同育人实践内涵,打造特色课程,学生和家长好评率达98%以上,得到国家计生协和浙江省计生协的高度肯定。12月受邀在省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

    社保就业保障加力。发挥社保兜底功能。积极开展社保参保提标扩面专项行动,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74%,全市排名第二,分行业、分领域精准推进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全区低保标准提高至1050元/月。多措并举稳好就业。全省首创“共富招聘长廊”,快速兑现稳岗留工政策6500余万元,政策兑现率100%。制定出台《婺城区建设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实施方案(试行)》,成功建成45家区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00余场次,帮助达成就业意向7万余人次;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0213人。人才引育稳步开展。出台《关于婺城区调整人才政策的七条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助推青年大学生就业助力企业提效能的若干政策举措(试行)》,新增青年大学生9791人,青年博士29人。新建开创电气、云澎科技、润华机电3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站数、招收数、招收比均创历史新高。指导氢途科技博士后项目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为全市唯一。

    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平安指数始终位列全省前列。实现“伤害案件办理”动态清零,警种办案率、存疑无罪不诉率等多项指标全市第一。城中派出所获评“全国执法示范基层所队”。法治建设优化提档。建立“1套预案+1套流程+N个示例”社区矫正应急处置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4个,实现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全覆盖。执法监督提质增效。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增加到2433项,占全区行政执法事项的41.08%,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覆盖率达75%。“一支队伍进商圈”“一支队伍进社区”“网格+执法”等一批富有乡镇(街道)特色的改革成果不断展现。法律服务惠民便民。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437件、法律帮助1369件,提供法律咨询15000余次,帮助挽回群众损失350余万元。人民武装、保密、档案、史志、工会、青年、妇女、老龄、残联、红十字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进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以及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上下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劲头先后开展“战疫情抢发展双月攻坚”行动、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出台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超常规力度、关键性突破推进经济承压前行、稳中见韧。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尚未消除,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巩固和拓展经济持续回升势头的任务繁重。2022年全区GDP占全市比重为6.36%,较去年同期下降0.18个百分点,都市核心区的首位度仍然不高。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显现、商贸服务业低位运行、项目建设效益转化不快、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些都需我们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下大气力认真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更是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全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以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为总目标,以竞跑国际枢纽城、奋进都市核心区为主要任务,以迭代跃升“1483”战略为基本路径,以“一带七心”为战略布局,以“大干项目大抓落实大转作风”为鲜明导向,以全面从严治党和锻造实干争先的婺城铁军为根本保障,在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中扛起主城担当、贡献主城力量。根据上级和区委工作部署,按照“十四五”纲要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现代化要求,提出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表  2:2023年金华市婺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2023年目标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增长8%

    2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增长8%左右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与经济增长同步

    4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增长20%

    5

    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

    亿元

    快于面上投资增速

    6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亿元

    增长25%

    7

    制造业投资

    亿元

    增长35%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增长6%

    9

    常住人口城市化率

    %

    79.3

    科技创新

    10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6

    11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7.5

    12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0

    改革开放

    13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亿元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14

    出口占全国份额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15

    实际使用外资

    万美元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文化发展

    16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亿元

    6

    17

    居民综合阅读率

    %

    92.3

    社会民生

    18

    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个/千人

    3.8

    19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8.5

    社会民生

    2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力争1万人

    21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以内

    2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快于城镇

    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

    城乡居民收入比

    2.12

    26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3.8

    27

    每万老年人拥有养老护理员数

    30

    28

    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下降1个百分点

    29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85

    30

    人均预期寿命

    80.56

    生态环境

    31

    单位GDP能耗降低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32

    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33

    主要污染物

    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氨氮排放量

    %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34

    城市PM2.5平均浓度

    ug/m3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35

    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

    100

    36

    森林覆盖率

    %

    58.31

    区域治理

    37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

    90

    安全保障

    38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人/亿元

    0.015

    39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3.23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包含金华经济开发区数据

    三、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快构建产业体系,持续巩固向好态势

    唱响农业田园牧歌。抓好稳产保供工作,夯实粮食、畜牧、蔬菜三大保供产业,做强花卉苗木、精品水果、优质茶叶、食用菌、奶牛乳品、水产养殖六大优势产业。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推进好乐耕农事服务中心二期等农业双强项目,注重生产端和市场端的高效衔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做好绿色农产品比例提升,鼓励有机农产品认证,做优扶强有机肥生产,加大肥药两制改革。推动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的美丽田园建设,加大五大水库水源涵养区内生态农产品品牌创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系列耕地保护工程,做好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计划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115亩。

    擎画工业发展蓝图。聚力培育促发展,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工业企业小升规30家以上。深入挖掘外贸出口潜力,新增商贸企业入库20家以上,跨境电商40家以上。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持续推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整治低效工业企业150家以上、面积1000亩以上,新建小微企业园2个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长17%以上。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美丽工厂”。积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聚焦我区汽摩配行业,打造一批“轻量级改造样板企业”标杆,争取年度建设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项目数20个以上。

    绽放现代服务业新景。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婺城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地,争取升规企业达15家以上。动员“下升上”“个转企”,争取双龙宾馆完成入库。做好全域旅游创建,推动燕语湖国际垂钓中心、十二杉房民宿、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二期等项目建设。完善“两中心两广场”为核心的商业配套,激发万泰奥特莱斯广场和浙中婚庆广场为代表的商业活力。聚焦“文旅消费品牌创建行动”,围绕“吃住游购娱”打造一批具有婺城辨识度的文旅融合产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全面提升我区每万人均公共文化场馆面积、提高公共服务覆盖面。支持婺州窑、金华火腿争创省级非遗工坊,争取创建区级非遗工坊10家以上。

    (二)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构建打造重大平台

    紧抓项目落地落实。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推进政府及国企投资项目。完善项目前期优化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变审批为服务,持续推进企业投资“最多80天”有关工作,扎实做好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改革。落实重大项目管理机制,制作五色图,建立“一月一考核、年底算总账”的项目推进机制,定期颁发“骏马奖”、“蜗牛奖”。加快做好专项债项目储备、申报和发行使用。加大15个亿元以上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一企一策,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针对性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加快镇联发电、大唐燃气等项目的落地工作,做好横向协作、纵向联动。

    紧盯招商引资引源。招引重大项目,积极发挥基金在招商引资中的撬动作用,以“一带七心”的区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围绕“2+3”产业布局,策划包装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增强招商实效,支持和鼓励4个驻外分部,辐射和扩大招商版图,实现精准对接、“点对点”招商。联动开展精准化、小规模、高频次的专题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强项目对接和跟踪服务,力争协议转合同,合同早落地,努力提高协议项目转化率和开工率。确保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落地10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100亿元以上实现零的突破,力争招大引强工作再上新台阶。

    紧扣平台拓展拓宽。协同发展开新局,联动新能源汽车小镇,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构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配件产业集聚区,打造百亿级产业新基地。联动兰溪城南工业园区汽摩配,深耕本地优势,提高协作效率,打造汽摩配为主导产业的万亩千亿平台,以产业同城加速推动金兰同城。规划引领谱新篇,以婺城新城区原有功能区为基本单元,完成临江工业园区、白龙桥老镇区和中心综合区规划修编。完成飞扬智能制造平台规划修编,为上市企业总部落地创造条件。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创新内生动力

    数字转型纵深推进。谋划重大应用建设,加快推进“服婺家”农村特殊群体公共服务数智应用的建设落地。首创第三方调取信息协同办理应用,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数字社会跑道重大应用。突显应用实效成果,争取第三方信息调取一件事应用成为“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标志性应用。聚力推进创新转型,以数字化改革强力推进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建设,加快今飞智造摩轮未来工厂和熊猫猪猪未来牧场行业样板打造,在巨龙五金科技产业园等小微园区推广使用产业大脑。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做强做大,全年新升规数字经济企业5家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幅20%以上。

    科技创新扩面提质。深入实施“双龙计划”“揭榜挂帅”等引才机制,推动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未来科创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5个。全力推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全社会R&D有效率达到75%。继续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以上。引导企业申报创建省市级创新载体和平台,新认定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2家以上,争取申报省级高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和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办好第22届中国工科会婺城专场活动。加强与浙师大深度合作,共建数理医学院。

    协同发展提速增效。畅通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以乾西临港物流园、竹马铁路物流园为核心打造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向西辐射的战略节点。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争取将城北跨境电商产业园、合丰服务外包产业园、金华市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浙中公铁联运港、婺星基地等项目列入联动创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加速推进都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金兰线市域轨道、建德至武义高速公路婺城段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内河航道建设,加快金华港婺城港区乾西作业区开工建设进度。完善货运铁路布局,加快建成金建铁路及沪昆铁路外绕线工程。全力推进对口工作,进一步推进消费帮扶,推进消费帮扶产品“进食堂”“进社区”“进商超”。

    (四)畅通城乡要素循环,完善优化功能品质

    吹响共富先行号角。对照共创共富婺城行动、“文化乡创”品牌、残疾人共富等特色亮点工作,打造5个以上具有婺城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争创省市共同富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1个以上。升级打造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燕语湖共创共富示范单元、望山隐庐、东方红林场现代林区综合产业示范园、白沙文化产业示范园等5个共创共富联合体。持续打好强村富民“组合拳”,助推生态旅游、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国家地理标志“箬阳龙珍”品牌影响力,推动美丽乡村向“共富乡村”迭代升级,加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着力实现倍差缩小至2.12以下。高质量开展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完成续建项目33座水电站的技术改造和智慧化创建。

    整治提升城乡风貌。提高道路环境品质,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积极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优化公交线路,新建农村公交停靠站25处。加快省第五批创建试点八咏楼未来社区、省第六批创建试点北苑、浙师大、金奥未来社区创建进度,年底前达到考核验收标准。创建“1+1”样板区(“金华门户·活力柳湖”城市新区风貌区、“梦幻白沙·水墨婺南”县域风貌样板区)。谋划实施方井头、十里牌楼、后垅新区,白龙桥镇马海地村4个区块的城中村改造。深化“茶花争妍”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推进竹马乡方下店村、莘畈乡祝村村、罗店镇鹿田村、新狮街道沙溪片区、长山乡卢家村省市级未来乡村项目。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创建。

    (五)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健全卫生公共体系。继续推进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紧密医疗合作,携手打造国内校地合作、省区合作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新样板。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医院等医疗补短板项目建设,争取提前完成投入使用。积极探索基层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有力打通居家医养“最后一公里”。建立托育机构及幼儿园办托、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建设、婴幼儿养育照护小组活动运维长效可持续机制。扎实开展山区“移动药房”等便民助民医疗活动,实现健康服务就近跑。丰富智慧医疗场景,全面推进柳湖等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有序推进“双减”工作,“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建设。创新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培育打造精品课程项目,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进程,深化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建设。细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形成新老城区和农村学校发展“一盘棋”。抓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推进“三名工程”建设。继续深化“两书一信”协同育人实践探索,提升家校共育质量,服务更多师生和家长。组织教科研提升行动、名师孵化行动,加大教科研奖励力度,力争新增2名正高级教师。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多渠道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完善就业创业促进政策体系,力争实现区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占比30%以上。加强职业院校合作,引进大学生8500人以上,青年博士20人,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以上,招收博士后3人以上。新建大学生实习基地20家以上,力争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家。完善多元化劳动纠纷调解网络,确保红社调解室100%全覆盖。积极推动大社保体系建设,健全养老保障制度,推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深入推进退役军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精准扩面。

    织密社会治理网格。建强治安防控中心,提高“双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深度应用“枫桥指数”,开展“一所一品”提升工程,重点培育1个“国枫所”、2个“省枫所”,带动13个派出所建设能级提升。打造“平安婺城”特色,迭代升级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加快构建大调解格局,坚持推动人民调解向社会矛盾纠纷多发环节和领域延伸,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站示范点建设,均衡配置公共法律服务城乡资源。充分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深化“三师助企”“千团联千村”等活动,推动企业法治体检、农民工讨薪等法律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让公益法律服务向山区乡镇、微小企业、特殊群体等有效延伸。积极推进妇女儿童、消防、档案、史志、审计、老龄、红十字、慈善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