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应用降虚火更要健筋骨

日期:2023-12-15 16:51:58 来源:​金华日报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今年以来,金华对数字应用进行大幅削减整合,削减率31%,节省建设、运维经费数千万元。基层党员干部言之欣然,“每天要在手机上点的应用少了三分之一,现在精力都放在重点工作上”。

建设数字应用,让数据多跑路,是为基层减负之举,怎么演变成让大家不胜其烦的指尖形式主义了呢?究其缘由,还是一窝蜂的虚火导致。某一个部门,有数十个应用;某一所高校,竟然有上百个应用,而且科室与科室之间,数据不共享。这些应用大多有一个花里胡哨的“中央厨房”界面,要么充斥虚假数据,要么喧闹一阵后归于沉寂。据市大数据局分析,近几年来建的应用,高质高效者占比不到10%,90%都是低频低效应用。

不合理的应用,让基层“困在网中”。某部门四项贯通到基层的工作,均独立建系统,乡镇工作人员需多个账号登录不同系统填报。有些系统的考核,重“数据”不重实绩,以注册率、登录率、转发率、活跃度等指标下压责任,苦了干部。

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金华向僵尸应用、低效应用、功能重复应用开刀,重点清理打卡、点赞、转发类等对基层造成较大负担的应用。

数字化的目标是降本增效。虚火降下来了,数改工作还要进一步强筋健骨,让数字应用回归为基层减负、为治理赋能的本真。目前多数应用,功能还停留在展示阶段,究其实质,无非是表格工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很难说有多高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做得更简洁。在应用层面,广大干部更期待数据分析、数字监管、辅助决策的实战实效。要做的实功还有很多:从更加管用入手,从加强统筹入手,从破除壁垒入手,多汲取使用者的建议,把人力物力用到真正的科技创新上。

如今,金华以“好用、管用、实用”为导向,从“政府端”供给转变成“群众端”需求,推动应用建设单位优化流程、强化功能,消除基层应用只管“有”、不管“用”的局面。与此同时,提升城市大脑能级,实现低代码开发,有效降低基层应用建设成本,打通数据壁垒,大幅减少基层日常填报。做足实功的数字应用,真正为治理水平赋能,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忙碌中解放出来,他们才会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