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056851584G/2022-45722

  • 文件名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大数据发展中心

  • 成文日期:

    2022-09-1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2-09-13 15:29:48 来源:婺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金华市婺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金华市婺城区代区长  申屠福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婺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切实执行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深入实施“三个提升年”活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被授予全国水利先进集体、省平安区银鼎、省双拥模范区、省“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银奖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八方面工作: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232.1亿元,增长7%;财政总收入32.6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7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89.3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6亿元,增长10.1%。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应对宏观形势、体制调整、行业整治等挑战,全力保运行、稳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301.7亿元,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53.7亿元。汽摩配等七大支柱产业保持稳定,实现规上产值103.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7.1%。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20.2亿元。扎实推进“四换三名”、“两化融合”工作,新增市级“机器换人”示范企业4家、试点企业31家,万里扬被列入省级首批“三名”培育试点企业。“四破”专项整治取得成效,收回土地451亩,盘活1223亩,消化批而未供515亩,处置低小散企业162家。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新增亿元企业4家。完成个转企135家、小上规14家。企业效益稳步回升,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利润7.4亿元,增长3.6%。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电镀、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整治基本完成。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创省市名牌10个、著名商标7个。

    现代农业持续增长。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6个1.1万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总产量7.5万吨。蒋堂奶牛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琅琊红豆杉、油茶精品园列入省级现代林业精品园创建点,新建现代农业精品园4个。农业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全国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4家。新增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家、市级10家。出台生态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启动限宜养区畜禽养殖场整治提升,建成农牧对接示范点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累计通过认证无公害产地41个、农产品56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产品5个。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49.9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4%。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扩建网商一条街、海信分园、恒瑞分园等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完成存量物业利用11.2万平方米,入园企业增至180余家,交易额达28亿元。合丰服务外包产业园、云安阁互联舆情监测平台、中国电信云计算金华分中心、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推进“电商换市”工程,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点150个,开展电商培训4000余人次。农村市场流通等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2家,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拣中心2个、回收网点74个。旅游业快速发展,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2.2%和19%。

    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婺城新城区产城联动发展取得突破。浙中乐园、伟达雷迪森酒店投入运营,婺州城市广场二期、新宇宏腾生活广场、尚格酒店基本完工,公安应急指挥中心结顶,金华银行婺城支行即将结顶,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婺城小学北扩、荣光国际学校开工建设。新建、续建商品房项目13个,建成商住房20万平方米。在建工业项目37个,其中开工10个、竣工投产1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91.9亿元、财政收入6.7亿元,完成工业投入19.5亿元。双龙风景区旅游品质不断提升。黄大仙景区控制性详规通过国家住建部审批,罗店千年风情小镇完成规划设计,智者寺二期主体、尖峰山休闲公园提档改造二期基本完工。景区配套不断完善,建成大型停车场和公交免费换乘点。加强营销推介,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开展“五乱三黑”综合整治,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仙源湖度假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度假区40.57平方公里扩建可研报告并通过市级审批,开展安地老镇区67.5公顷控制性详规编制。水电路桥等配套进一步完善,仙草苑养生文化园、动物园嘉年华投入营业,桂花山庄主体结顶,水上运动中心建设加快,成功引进南山双子湖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新建、续建房地产项目6个,建成商住房20万平方米。

    (二)改革创新活力增强。 改革持续深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权力事项996项,减少审批事项102项、审批环节340个。实施服务窗口整合改革,推行“全城通办”注册登记模式。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机制建设,区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公布。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完成全口径预算编制,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支付改革。完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启动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全覆盖,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开展流通业综合改革,10个项目列入市第一批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第二土特产企业改制、东方红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和公车改革有序推进。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引进内资项目39个,到位资金16亿元;外资项目4个,实到外资1043万美元;浙(婺)商回归项目21个,到位资金8亿元。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8亿美元,增长13.7%,其中出口贸易额8.4亿美元,增长15.6%,进口贸易额3879万美元。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明显,获批各级科技立项61项,其中国家级6项;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家、省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7家。完成新产品产值68.2亿元,增长8.4%。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专利申请213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9件,列全市第一。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培养引进国家、省人才各1名,入选“双龙计划”人才项目3个。

    (三)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突出规划引领,完成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4个镇的控规编制,完成4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和30个村的规划调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杭长高铁征迁扫尾工作,高铁正式开通。西二环跨沪昆公铁立交东半幅建成通车。东市街北延、丰亭东路、竹马货场等项目政策处理完成。330国道迁改、杭金衢高速拓宽、汤莘公路及衢江航运工程有序推进,宾虹西路拓宽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50公里、联网公路16公里。开通金兰城际公交、K615路公交线路,交通出行环境明显好转。完成220KV“双龙-乾西”等输电线路工程。南网金华燃机支线全线贯通。三改一拆深入推进。拆除违法建筑107.7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37.1万平方米、旧厂区16.7万平方米、城中村40万平方米。二七新村改造强力推进,迎宾巷区块完成拆迁,其余区块签约率达   %。城市管理继续深化。加强拥堵治理,金兰中线和工贸街整治成效明显;修补背街小巷1.7万平方米,地下管道清淤95公里;兰溪门市场周边等占道经营得到有效整治。集镇建设稳步推进。铺设集镇污水管道16.1公里,雅畈历史街区古街修复工程启动,安地镇垃圾中转站完成改造提升。启动城中村改造5个村,开工建设安置房32万平方米,金品小区基础工程竣工,通园小区改造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桂花飘香风景线建设基本完成,建成市级精品村3个、市级秀美村10个、洁美村81个、散落历史建筑保护点3个,琅琊镇被评为市级美丽乡镇。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投入资金5.9亿元,实施治水项目23个,列入省市考核的交接断面水质总体优秀。大力治污水。开展垃圾河治理大会战,清理河道1000余公里;实施长湖综合治理,水质和周边环境明显改观;完成截污纳管64.6公里,蒋堂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推进温室甲鱼等养殖业污染整治,关停拆除禁养区畜禽养殖场2236家66.2万平方米;取缔非法采砂场62家;省市县乡四级河道保洁实现全覆盖,莘畈水库和11座小(一)型水库实现洁水养鱼。全力保供水。沙金兰饮用水源水质保持II类;完成农村饮用水改造提升10个村。致力防洪水、排涝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座,整治山塘6座、河沟40公里;基本完成白沙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琅琊段、白龙桥古方段。努力抓节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有序推进。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清理垃圾1.2万吨,恢复绿化3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39个村,农村垃圾集中清运覆盖率达100%;以竹马、箬阳试点为基础,368个村启动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32个村实现户、村二级分类。狠抓气尘合治。开展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四中监测站点PM2.5浓度平均下降11.4%。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完成造林更新9708亩,开展义务植树130万株;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3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2个;琅琊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

    (五)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318元和16366元,增长9 %和10.8 %。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成功举办首届青年创业大赛,新增就业岗位4500个,实现再就业22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3100人。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1.4万,购买大额医疗补充保险人数达2.1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各类救助款2519万元。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20家,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8%。区慈善总会成立。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9.4%。多措并举推进山区扶贫,争取各类补助资金4120万元。继续实施小额扶贫贷款,发放小额贷款1464万元,新建资金互助社2个。移民安置加快推进。完成乾西移民新村三期安置241户637人,启动蒋堂移民安置小区建设,实施水库移民村及库区规划安置村扶持项目100个。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扎实推进。罗店小学改建、婺州外国语学校建设启动,5所薄弱学校改造和43所学校硬件改造全面完成,省级标准化学校创建稳步推进。建立教师流动制度,城乡师资进一步均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齐头并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建设农村文化礼堂32家,举办各类巡回演出、大型文艺比赛、文化走亲等84场,送戏下乡140场,送书下乡2万余册。竞技体育成绩喜人,婺籍运动员在省第15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总分均列全市第一。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创建省体育强乡镇2个,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1个,新增小康体育村65个。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11万余人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35.9万份,建档率超90%。人口与计生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人民武装、文物保护、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以及工青妇、老龄、红十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紧扣平安婺城建设,全面落实平安综治维稳各项措施。创新社会治理,开展社会治理信息采集“平安通”试点,平安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建立完善基层司法机构,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有效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有效处理一批复杂疑难信访事项。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加强欠薪应急处置制度化建设,优化法律援助,一批涉稳事件得到妥善化解。开展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试点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农产品快检室、阳光厨房、品牌超市进校园等建设有序推进,建成生鲜农产品放心柜4个。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强化正风肃纪,一批四风问题得到解决。开展重大项目“百日服务”和克难攻坚行动,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率分别为129.5%、168.5%和91%。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千方百计解难题”活动,加大帮扶解困力度,企业难题办结率100%;建立企业转贷应急周转金制度,为企业解决转贷资金6875万元。完善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重大事项的常态化机制,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94件、政协提案299件,满意率分别为96.5%和100%。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和行政调解工作,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深化。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核减财政资金9.1亿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节约资金1.1亿元。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核减财政支出7161万元。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0%。认真办好区长信箱市民来信及8890便民服务平台交办事项,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婺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不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驻金部队和武警官兵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政府工作也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少数经济指标虽经努力仍未达到预期目标;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不多,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不强;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水和空气的质量有待改善;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职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实际困难。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韧的毅力,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开创婺城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三个提升”为抓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推动“两富”、“两美”现代化婺城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自营出口增长9%;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根据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推动工业经济稳量提质。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注重增强发展后劲,切实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力争完成限额以上投资23.2亿元,规上工业产值166亿元。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新兴产业优化发展,促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量质齐升。加快汽摩配、五金工量具等传统支柱产业提档升级,发挥存量规模优势,推进集群式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新型业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强中小企业培育。整合提升乡镇工业功能区,重点推进罗店倪西店、蒋堂界首、乾西栅川等区块开发建设,增强产业承载力。抓好品牌和标准化工作,新增省市名牌7个、著名商标6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标准验证12家以上,争创市级质量强区示范区。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粮食产能,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9.3万亩。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5个1.2万亩,创建旱粮示范基地省级1个、市级10个。继续开展琅琊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基本建成白龙桥种猪、竹马杜鹃花、琅琊油茶、琅琊红豆杉等4个精品园。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增无公害农产品 5个、绿色食品2个。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建设示范区1个、示范主体10个。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1万亩、农作物统防统治5万亩、农药减量控害16万亩,推动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新兴服务业态培植力度,培育壮大文化创意、商务中介、信息服务、健康服务等新兴产业。     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工程,建设社区电子商务智能投递配送点200个,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培训4000人次,再利用存量物业10万平方米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竹马货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加强旅游景区品质塑造,推动旅游线路和景观资源优化整合,做强做优农家乐等休闲旅游,发展美丽经济。

    (二)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和动力

    继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以政府自身改革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深化机构改革,整合卫生、人口计生管理机构,整合基层综合执法力量,积极构建扁平化治理体系。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制度;建立健全以市场准入标准为基础,以施工监管、竣工验收、开工许可为主要内容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完善审批系统建设,实现市区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利用民资建设大项目的体制机制。抓好“四破”专项整治,坚持“破、立、配”同步并进,努力突破要素制约。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成第二土特产企业改制、东方红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和公车改革。继续实施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完成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实现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覆盖。

    努力扩大开放。注重招大引强,加强与国企、央企、世界(国内)500强等大企业及婺商的对接联系,增强对大项目的盯引力度。扩大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按照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生态影响等标准,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引进内资16亿元,浙(婺)商回归8亿元,外资1千万美元。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用好出口退税、信用保险等政策,推动企业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力争全年自营出口总额突破9.2亿美元。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强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重点实施市级以上技改项目20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5项,达成科技合作项目5项以上,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技术创新项目10项、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实施各项人才计划,重点引进国家、省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三)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幸福家园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治水八项行动,全流域消灭劣V类水质,金华江婺城段水质基本达到Ⅲ类,全区48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实现洁水渔业;实施长湖、白沙溪、桐溪等河道景观改造,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加快实施金华江北岸污水干管、江北背街小巷雨污分流、通园溪和回溪雨污管网、人民西路延伸截污纳管;继续推进白沙溪中小河流治理,完成白龙桥集镇段、新昌桥至大圩段项目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做好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修编,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编制,全面排查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确保饮用水安全。做好金华江治理一期虹路堤加固工程和金华江、武义江堤防水毁工程修复,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座、山塘整治9座,启动第六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切实推进大气污染整治。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质变”总要求,全力开展大气治理九大专项行动。狠抓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婺城新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开展烟花爆竹禁限燃行动,重点抓好二环内禁燃区创建。淘汰所有黄标车。严格执行能耗、环保等行业准入标准,严把新上项目环境准入关,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化工、医药、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污染治理。开展扬尘综合治理,提高城乡保洁和建筑施工防尘水平。

    (四)着力建设产业平台,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做强婺城新城区。启动宾虹西路产业带规划编制和郭蓉休闲区控规编制,完成临江分区、栅川分区控规调整,将浙中物流园区2000亩用地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公建配套设施,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一期主体结顶,公安应急指挥中心、荣光国际学校建成投用。加快打造新城区核心商圈,婺州城市广场二期、新宇宏腾生活广场投入运营,金华银行婺城支行、凯得商务大厦、怡景商务大厦、巨龙腾达湾、瑞唐国际中心完成建设。加快总部经济区块建设,启动新世纪总部项目,开展总部招商,推动形成集聚效应。新建续建工业项目31个,竣工投产9个;商品房项目8个,建成商品房15万平方米。

    做美双龙风景区。以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有机整合尖峰山、智者寺、双龙洞、黄大仙等景区景点,推动串点、连线、成圈、拓面,提升双龙旅游品质。加快浙中凉都等项目建设,智者寺二期建成启用。推进换乘中心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景区核心村改造,丰富景区旅游内涵。办好国际黄大仙文化节、双龙之春、双龙之夏等旅游文化活动,打响特色旅游品牌。继续抓好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景区形象。

    做大仙源湖度假区。加快扩容开发步伐,完善度假区总规,完成扩建可研报告省政府报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成110KV梅溪至仙源湖双回路等工程。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加快喜曼安地度假酒店、香溪玫瑰园、桂语山居项目建设,桂花山庄、水上运动中心一期建成营业。发展南山休闲旅游,完善郑宅垅、项村垅精品游线配套设施,开发建设安地风情小镇及雅干垅美丽乡村游新游线。推进安地老镇区改造,启动后山公园和环仙源湖观景平台建设。

    做优浙中信息产业园。启动市区网络经济集聚区规划编制概念设计,全力推进婺星产业基地开发建设,搭好集聚发展平台。加快合丰服务外包产业园、云安阁互联舆情监测平台、中国电信云计算金华分中心、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建设,打造“罗店云谷”,引领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突出以智引商、以商引商,力争引进规模优质网络企业3家,实现年交易额超30亿元。

    (五)着力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时调整市区重点项目涉及规划,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继续做好雅畈、琅琊、蒋堂、安地4镇和竹马片区控规编制及中心村、一般村的规划编制,优化空间、功能和产业布局。启动乾西环保特色小镇建设。以中心镇为中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集镇功能。继续推进西二环跨沪昆公铁立交、杭金衢高速拓宽改造、330国道改建、汤莘公路、45省道改建、衢江航运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金罗路、金竹路、电大街、东市街北延、环城西路等城市道路改造提升。BRT快速公交“一横”建成开通。实施220KV燃机电厂-罗店乾西线、汤溪-蒋堂线和110KV二七区块五一变等电网工程。

    继续提升城市品质。围绕精品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化数字城管,实施城市精细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开展精品社区创建竞赛,打造社区精品服务。以“无违建区”创建为抓手,继续推进“三改一拆”,实施西郊一期、五星田里村、勤俭一期、环城村、上浮桥下沿、东郊二期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建安置房25万平方米;启动北苑小区、尖峰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二七区块拆迁改造,完善城市整体配套功能。以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秩序整治,规范管理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提升城居环境质量。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评比为抓手,加大治污治乱力度,全面提升卫生保洁水平。提升桂花飘香风景线,建设茶花争妍风景线,启动花香婺城风景线,建成美丽乡镇1个、精品村5个、秀美村10个。继续做好3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中心村、3个散落历史建筑保护点建设,完成雅畈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一期、二期工程。加快西南山区发展。抓好省级农家乐精品区域和特色乡镇、特色点培育,发展山区美丽产业;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山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力度,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山区道路连线,改善山区发展基础条件。

    (六)着力发展民生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大力推行阳光医保监管工程,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继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房保险。健全社会救灾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受助。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行低保动态化管理。推进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新建社区服务中心50个,实现城乡社区服务全覆盖。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确保完成省级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创建。增强文化软实力。改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文化扶持政策,发展文化产业。做强“山花烂漫、美丽婺城”品牌,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走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全民健身,创建省级体育强乡镇1个、省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承办省级赛事1项、区级赛事8项。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卫生强区建设,创建卫生强乡镇5个,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水平,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计生工作。

    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以省级平安区创建为统领,深化法治婺城建设,提高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排除化解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扩面提质增效。以人民群众安全需求为导向,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加强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自治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无欠薪婺城创建,实行欠薪应急群防群治工作制度,完善和谐劳动关系预防机制,推动“双爱”活动向纵深发展。构建规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溯源管理,构筑牢固的食品药品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适应法治政府建设新常态,将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法治思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坚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权责一致的法治意识,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持到位为、坚决为、攻坚破难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强化监督制约。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内外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审计监督,更加重视群众和舆论监督。认真实施人大议案,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完善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制度,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制度。

    加强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加强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监管、重大项目建设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打造集阳光政务、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政务服务网。依法稳妥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确保执法行为不偏离法治轨道。

    推进勤政廉政。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快节奏、高效率抓好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抓好民生实事的办理。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各项制度,扎实做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廉政制度,完善预决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把婺城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2015年重点惠民实事安排表


    序号

    项目类别

    项   目   内   容

    1

    社会保障

    新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5家,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95%以上,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75%以上。

    2

    就业

    开展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3000人,新增就业人数36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00人。

    3

    治污

    完成29万平方米温室甲鱼关停退养;完成限、宜养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竹马、箬阳的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常态化运行,重点抓好沙畈、塔石、莘畈、琅琊、安地等乡镇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确保水源保护区所有行政村率先实施垃圾分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生活污水治理覆盖65%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治理村125个、新增受益农户32050户。

    4

    教育

    完成婺州外国语学校主体工程,东市街小学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婺城小学北扩、罗店小学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完成所有学校塑胶操场改造;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70%。

    5

    医疗卫生

    完成区第二人民医院十二局分院改造;开展城乡居民健康体检8万人次,建立健全规范化健康档案35万份;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000人,普及培训4000人。

    6

    文化体育

    开展文化走亲6场,送戏下乡125场;创建市级文化示范村1个;培训非遗传承人50人;建设小康体育村50个。

    7

    扶贫

    蒋堂移民新村一期主体工程结顶,力争开工建设乾西移民新村四期。继续推进地质灾害村异地搬迁,完善乾西、琅琊、长山、九峰、桃源等移民村基础设施。

    8

    生态建设

    完成山地造林2000亩,实施生态公益林扩面10万亩;创建市级以上森林村庄3个;完成3个乡镇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

    9

    基础设施

    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50公里、农村公路等级提升15公里;改造危桥2座;建成50个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停靠站候车棚;整治背街小巷8条;实施金兰中线二期雨污分流改造1.6公里;完成10个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管网改造;建成快递智能配送点200个。

    10

    公共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立网格400个;建成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实现区“平安通”村(居)全覆盖,铁路沿线村(居)社会治安监控探头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