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056851584G/2022-45715

  • 文件名称: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大数据发展中心

  • 成文日期:

    2022-09-1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2-09-13 15:22:47 来源:婺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年2月21日在金华市婺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金华市婺城区区长  王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婺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认真执行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全区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238.9亿元,同比增长9.1%;财政总收入30.4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7亿元,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93.8亿元,增长3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增长14.1%。

    工业经济逆势回升。完成工业总产值356.8亿元,增长14.4%;规上企业增至179家,完成产值178.9亿元,增长6.8%。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汽摩配等七大行业完成规上产值128亿元。食品行业异军突起,蒙牛、佐源等一批大型项目陆续开工。开展重点工业项目攻坚克难抓落实行动,金西100亿和新城区50亿项目集中开工。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39.5亿元,增长34.1%。企业技改扎实推进,38项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8.2亿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4项,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研发中心7家,完成新产品产值64.2亿元,增长59.7%。质量强区建设稳步推进,获政府质量奖2家,创省、市级以上名牌6只、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8只。来料加工势头良好,年发放加工费超6亿元,被评为省欠发达地区来料加工先进区。

    高效农业成效明显。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4.3万亩,总产量13.4万吨,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最高亩产达904.6公斤,创历史新高。“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跻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万亩,新建千亩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7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6个。畜牧业加快转型,新建省级生态养殖示范区9个、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个、省一级种猪场1家。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种植面积达10万亩。农业主体进一步壮大,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8家。除险加固水库9座,整治山塘32座,治理河道25公里,完成高效节水项目4处,改造灌区节水配套8处,喷滴灌面积超万亩。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40.6亿元,增长9.7%。浙中信息产业园一园多点全面开花,入园企业达147家,营业额超10亿元,引进市级以上海内外英才项目5个,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农贸市场改造稳步推进,3家市场完成改造并投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连锁超市62家,行政村便利店覆盖率达96%。专业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巨宝二手车市场一期建成投用,交易额达12.6亿元;西吴花卉苗木展销中心一期建成投用;浙中粮油市场、五矿金西钢贸城开工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游客222.4万人次,增长4%。旅游景区品质进一步提升,双龙风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区复评,金华动物园顺利创建国家3A级景点,九峰山景区通过2A级旅游区质量等级初检。农家乐游蓬勃兴起,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8个、旅游点21个、经营户176家。成功举办茶花节、油菜花节、桂花节和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

    (二)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婺城新城区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环中轴景观带商业核心圈商业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婺州城市广场二期、雷迪森酒店进入装修阶段,瑞唐国际二期、金华银行婺城支行、新城区邻里中心等项目完成政策处理。商品楼盘建设加快。新建续建商品房项目10个,建成商品房20万平方米,人居新城初具形象。公建配套日益完善。白龙桥派出所建成投用,婺城汽车客运站、残疾人服务中心即将投用,水上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完成基础施工,婺城区人民医院(筹)完成政策处理,行政副中心功能基本完善。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在建工业项目31个,竣工11个,投产1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69.2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金西开发区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投入资金6.7亿元,基本完成黄土丘陵一期、二期基础设施配套。九峰生态温泉养生城、水上文化互动体验园、峙垅湖公园、植物园、公交枢纽站等项目开工建设,金西派出所、消防训练基地主体结顶,金西消防站基本完工,金西法庭建成投用。突出产业招商,引进工业企业50家,总投资166亿元。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开工30个,竣工15个,投产13个。实现工业总产值80.5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双龙风景区建设深入推进。智者寺复建加快,浙中凉都前期工作启动,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基础工程、徐霞客古道一期和鹿田书院修复工程。开展景区综合整治,通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执法检查。仙源湖度假区开发步伐加快。完成度假区二期控规、游客集散中心详规编制。成功引进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启动南山翠谷、水族馆前期。喜曼安地度假酒店开工建设,安地私享会所建成营业。成立仙源湖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接待水平得到提升。

    (三)改革开放成果扩大。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个转企顺利启动,成功转型26家。丰银小额贷款公司建成营业。实施第四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竞赛,有效推动政府重点工作开展。实施政府性投资项目96个,完成投资11.8亿元。实施省重点项目8个、市重点项目29个,分别完成投资6亿元和14.8亿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实施浙(婺)商回归工程和央省企、世界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对接活动,引进内外资项目165个,总投资218亿元。引进浙(婺)商回归项目24个,到位资金14.3亿元。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完成自营出口9亿美元,增长26.9%;进口3933万美元,增长5.8%。外贸出口主体快速增长,自营进出口主体达293家,净增25家。外贸结构逐步优化,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增幅达20.6%。

    (四)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城乡设施日趋完善。路网进一步优化,蒋罗公路建成通车,二环西路跨沪昆线公铁立交桥进场施工。完成农村联网公路10.3公里,大中修51.2公里。琅琊、蒋堂污水处理厂通过验收,新铺设污水管网24.8公里。汤溪水厂建成运行。二七新村区块改造有序推进,杭长客专婺城段房屋征收基本完成,金品小区建设顺利实施。推进“两违”整治,拆除违法建筑6.6万平方米。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3个、电气化村178个。溪洛渡电力工程全面启动,110KV琅琊变建成投运。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开展专项整治,市容环境明显改善。青春路等10条街(巷)通过精品示范街区验收。“数字城管”初显成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编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竞赛,基本完成汤溪—莘畈美丽乡村风景线和5个精品村、10个秀美村、88个洁美村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清运覆盖率达100%。完成生活污水治理81个村、农房改造2684户,被评为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优胜区。生态建设取得实效。洋埠、蒋堂、竹马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验收。莘畈乡被评为省首届最美生态乡镇,白龙桥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新增区级生态村143个、市级生态村183个、市级绿化示范村73个。开展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行动,关停高污染企业6家。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健康发展。义务教育段阳光招生全面实行。学校基础建设不断推进,校安工程全面完成,环城二小、仙源湖实验学校建成投用,金西小学顺利竣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激情婺城”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开展文化走亲21场,4个农村文化大舞台通过市考核验收。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全年送书22万册,送戏192场,送电影100场。数字电视整转率达100%。农家书屋、村邮站实现全覆盖。竞技体育优势明显,市八运会名列全市第一。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创建省级体育强乡镇和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各2个。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改三年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创建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3%。金西医院主体结顶。人口与计生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人民武装、拥军优属、文物保护、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以及工青妇、老龄、红十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六)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0元,增长12.9%,农民纯收入12253元,增长11.6%。城乡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就业岗位4376个,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195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6126人,其中转移就业培训4046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顺利实施,参保人数达31.3万人。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稳步推进,新参保1158人,转社保1.01万人。2.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救助困难群众2.2万人,发放各类救助款2936万元。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居家养老服务站14家,完成区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建设。深入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完成残疾人服务中心建设,被评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山区扶贫全面推进。发展扶贫资金互助社13个,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4300万元,移民直补资金1280万元。乾西移民新村二期完工、三期启动建设,九峰水库移民安置区建设和蒋堂移民村征地有序推进。

    (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婺城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平安婺城八连冠。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竞赛,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分局被评为省模范公安局和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48起,化解1102起。修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妥善处置涉日游行等群体性事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一批信访突出问题有效化解。圆满完成十八大、省党代会安保任务。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启动“无欠薪婺城”创建工作,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继续加强。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19个乡镇通过市级药品安全示范乡镇验收,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烟花爆竹整治成效明显。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得到加强。

    (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谋跨越,转变作风促提升”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坚持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导向,“千名干部进企业、千方百计解难题”活动深入开展,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32件,融资超10亿元。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被评为省农村工作指导先进区。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建议355件、提案335件,满意率分别为96.1%和100%。规范“两集中、两到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42项,审批服务提速30.8%。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投入运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节约财政资金5549万元。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加强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更趋规范。深化惩防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八条禁令”,开展执法纠风专项治理,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2012年形势异常复杂,困难超过预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区干部群众,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婺城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要素资源制约凸显,体制机制障碍犹存,发展环境亟待优化;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统筹协调任重道远;财政刚性支出不断扩大,收支矛盾突出;矛盾纠纷依然较多,社会管理创新有待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落实市区重点建设与赶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区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突破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省内第四大都市区培育建设战略的实施,市区重点建设和赶超发展的强力推动,浙(婺)商回归带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将为婺城加快发展注入新一轮动力。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区稳增长、调结构任务更为繁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增强信心,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积极有为,在用好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加快发展,在奋勇赶超中实现跨越。

    201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区委六届四次全会的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跨越提升”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重投入、抓转型、惠民生、促和谐”工作方针,以经济转型提升年、有效投入提升年、城乡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大力推进“四大战略”、“四化同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婺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建议为: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区级财政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自营出口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年区政府将着力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   着力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突出产业转型提升和有效投入提升两大抓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

    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新跨越。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加快“2+6”工业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7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新产品产值70亿元,利税总额15亿元。加大工业投入,力争限额以上工业投入43亿元。做大做强汽摩配和现代食品加工业,打造浙中汽车产业基地和省重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大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建立小微企业贷款周转金制度,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力促规上入库,新增规上企业20家。继续开展工业竞赛和重点项目建设竞赛,抓好金西百亿、新城区五十亿项目的跟踪落实和管理,今年再推百亿开工。重视项目前期,加快项目落地,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全力推进佐源、宁波热电、莱恩农装、万里扬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国五矿、尖峰药业竣工投产。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工程,争取实施市级以上技改项目35项,技改投入10亿元。加快质量强区建设,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标准验证12家以上,争创省市名牌产品6只、著名商标6只。抓好拟上市公司培育。进一步发展壮大来料加工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投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完成31万亩、11.5万吨粮食生产任务。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新建1.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和15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继续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创建活动,新建国家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5个、省级6个、市级6个。加快畜禽养殖业发展,培育1家国家级种猪场。做大蔬菜产业,建设市级蔬菜基地万亩以上。加强现代农业主体培育,新增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规范化专业合作社15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广“三新技术”,努力在品种改良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完成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上图入库,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开展农产品网上营销,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座、山塘整治8座、干堤加固3公里、河道治理4公里。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壮大信息产业。浙中信息产业园争取引进行业龙头企业2家。新华创新基地争取孵化毕业企业10家以上,交易额突破3亿元;婺星产业基地引进成长型企业10家,科创大厦入驻率达到50%以上;推进北辰电子商务基地二期建设。培育“西二环信息产业带”项目,增强信息产业发展后劲。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罗店、雅畈连锁超市建设任务。继续做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全面完成三年改造任务。深化“个转企”工作,引导一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完成《婺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提升双龙、仙源湖、九峰山三大景区,打造南北互动、东西互补、点线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完善莘畈溪、厚大溪、仙源峡乡村休闲游憩带建设,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二)着力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创业平台品质

    坚持不懈抓平台建设,加快园区向项目集聚与产业集群并进转变,科学划分功能分区,实现区域集中布局,产业集聚扩张,企业集群发展。

    做强新城区核心城市副中心。按照“市区行政、商业副中心”发展定位,做好中心综合区规划提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总部经济。婺州城市广场二期、雷迪森酒店投入使用,尚格酒店、瑞唐国际二期、新城区邻里中心主体结顶,开工建设婺州城市广场三期,金华银行婺城支行主体结顶。新建、续建商品楼盘10个,建成商品房20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搬迁改造试点。力争完成宾虹西路拓宽改造。水上交通应急指挥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蒲公英幼儿园、新华书店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婺城区人民医院(筹)、公安应急指挥中心、城北邻里中心、特教中心。推进临江、栅川、洞溪三个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开工项目10个、竣工投产25个。

    加快金西开发区主平台建设。按照现代工业新城定位,围绕“台地工业、缓坡乡村、创意九峰、浙中新城”发展理念,继续加快平台建设。完成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5848亩征迁和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黄土丘陵综合开发二期4200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峙垅湖公园基础建设,金西幼儿园、医院、派出所、消防站建成投用。水上文化互动体验园项目一期、温泉体验馆投入试运营。加快推进绿洲·香岛、君悦·上城等商住小区建设, 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教师安居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实现项目开工35个、竣工投产31个。

    深度开发双龙风景区。围绕打造“漫步尖峰山、参禅智者寺、观景双龙洞、祈福黄大仙、避暑浙中凉都”精品游线,加快旅游新项目开发建设。完成智者寺复建工程,启动智者寺至尖峰山顶游步道、黄大仙祖宫至赤松宫景点道路前期和徐霞客古道二期工程。重点打造环鹿田水库景观带,建成环湖慢行风景线。开工建设尖峰山生态公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双龙洞—冰壶洞灯光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双龙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换乘中心建设。继续实施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争创国家5A级旅游区。

    推进仙源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按照“金华桂花谷、都市仙源湖”建设目标,深入挖掘养生文化,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理顺安地水库管理体制,推进青龙山、龙潭溪和双溪湾等核心景区建设。启动游客集散中心、环仙源湖公路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水上运动中心、动物园水族馆等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喜曼安地度假酒店,建成桂花山庄、揽秀阁养生文化会所,着力打造综合型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三)着力统筹发展,进一步推进美丽婺城建设

    以城乡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加快建设步伐,促进城市繁荣,改善农村面貌,努力提升都市核心区特色品位,打造绿色生态、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婺城。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巩固创卫成果,打造精品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为目标,继续做好环境综合整治,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加快户外广告整治,做好街景立面改造,打造一批精品示范街(区)和精品示范社区。继续实施小街小巷整修工程,加快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加大违章建筑拆除力度,提升城市面貌。加快数字城管布点扩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社区办公用房,加强社区专职队伍建设,推进和谐社区创建。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继续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提升镇一级控制性详规覆盖率。完成4个中心村和30个一般村的村庄规划。落实中心镇扶持政策,着力一镇一品培育,加快特色集镇建设。强化“四纵四横四环一联”框架,打造“平原20分钟、山区50分钟”交通经济圈。启动330国道改建工程,推进汤莘公路、45省道婺城区段及洋埠港建设,加快二环西路跨沪昆线公铁立交桥建设。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50公里。稳步推进二七新村区块改造,实施凉帽山货场搬迁。全面完成杭长客专配套工程和南网政策处理。开工建设220KV汤溪变、110kV罗埠变,完成溪洛渡线路工程。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完成《婺城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婺城区特色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竞赛,启动建设桂花飘香、茶花之都2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完成九峰古韵、秀美南山2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个省级中心村、10个精品村、20个秀美村、120个洁美村建设。启动2个历史文化村落、3个散落历史建筑保护点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农房改造示范村培育,实施农房改造2000户。推进西南山区提速发展。制定西南山区发展扶持政策,加强山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联村帮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继续实施“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抓好13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社试点,为低收入农户创业发展解决资金难题。做好乾西移民新村二期安置,基本完成三期主体工程建设,启动蒋堂移民新村建设。加快地质灾害村治理工作。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以省级生态区创建为抓手,推进生态婺城建设。全面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争完成金西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完善配套截污管网建设,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并网,提高污水处理率。大力整治电镀等高污染行业,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成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深入推进森林婺城建设,完成平原绿化5200亩,山地造林3000亩。抓好新一轮生态绿色创建,争创省级生态镇3个、市级森林村庄50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加强库区水源保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做好54.8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完成莘畈库区规模养殖场整治和莘畈水库生态湿地工程建设。

    (四)着力开放创新,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拓宽开放领域,努力破解难题,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开放激活发展动力,以创新增强发展能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按照“招大、引强、选优”思路,继续实施浙(婺)商回归、央(省)企对接、与世界500强和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联姻等工程,促进内外源经济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最大程度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力争引进内资35亿元,浙商回归15亿元,外资2000万美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和贸易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结构,扩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份额。鼓励扩大进口,大力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企业装备水平。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项目、资金、人才为纽带,进一步支持校企合作,加快构建产业技术与资本联合的创新联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引进共建研发队伍和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实施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争取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其它科技企业6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增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0项。

    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深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专项行动,努力消化一批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加强项目跟踪,推动延期开竣工项目顺利建设。完善腾笼换鸟机制,推进闲置、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实施“婺星回归行动计划”和“双龙计划”,力争引进国家、省人才各1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6人,婺星回归行动计划10人,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加强税源管理。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着力解决融资难、税费重问题。

    (五)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增进人民福祉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集中精力办好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基本公共服务普惠于民。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为契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学前教育公益化水平,确保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白龙桥、长山中心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办好“激情婺城”系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打造婺城特色文化品牌。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市级文化示范村5个,开展文化走亲10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5处古建筑修缮保护。以省第二届体育大会为契机,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健康婺城。继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卫生强乡镇创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强化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4000人,新增就业人数4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四大惠民工程,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继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完成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家、星光老年之家20家。迎接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复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婺城建设,做实做强基层综治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继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疑难信访积案化解。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症精神病人管理、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规范“三资”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深化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为先,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更新的举措、更实的作风、更大的作为,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坚持为民施政,践行为民服务之责。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追求,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完善民意沟通机制,准确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让群众感受到说话有人听、事情有人办、困难有人帮。

    坚持勤勉履政,彰显求真务实之风。始终把履职尽责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工作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充分调动全区上下积极性,激发潜能,增进活力,和衷共济干事业。强化实干作风,大力倡导说了算、定了干,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对涉及婺城发展的大事要事,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实事好事,迅速办理,按时办结。强化督查推动,对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定责任、定时间、定标准、定要求,通过目标考核和督办,增强干部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依法行政,提升科学谋政之能。将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实现行政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双提高。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严格执行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认真办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落实解决相关问题。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阳光运行。

    坚持从严治政,恪守清正廉洁之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形成对人、财、物全面有效的监管。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有效控制政府运行成本,提倡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集中财力保证重点支出、民生支出。抓好政府内部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2013年政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深感肩负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决心、昂扬向上的斗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全力推进两富现代化都市核心区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