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7410031610/2022-13728

  • 文件名称:

    2022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 发布机构:

    蒋堂镇政府

  • 成文日期:

    2022-05-0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2022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日期:2022-05-04 09:16:02 来源:蒋堂镇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蒋堂镇关于婺城区政府2022年工作交流会汇报材料

     

    回首2021年,蒋堂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紧紧围绕“建设都市核心、决胜全面小康”目标,砥砺奋进、攻坚争先,全力打赢县乡人大换届市级试点攻坚战,创下省级农业强镇、省级美丽城镇达标乡镇,成功申报省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全省绿色农田建设项目,争取省级资金近2000万元,获评全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

    一、2021年工作回顾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积极推进开化小微创业园(浙江智能交通科技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一期用地约60.4545亩,建设为智能交通科技园,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计划安置各类小微企业8-15家。目前该项目工程进度80%。界首工业园区计划引进婺城区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制造新型建筑材料,有效盘活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换鸟。启程新能源地块88.9亩拍卖给金华市禾力建材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5500万元建设年产6000万三烘三烧烧结砖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增加税收1250万元;引进浙江天晟合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500万建造年产8000吨功能性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增加税收668.6万元,6月份已进场施工。

    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我镇“非粮化”整治工作从基础示范点到重点突破区到现在全镇域推进,该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非粮化整治面积1335.6亩,土地集中流转达3015.8亩。2021年完成早稻种植面积6080亩,指导18个种粮大户完成相关资料申报,种植任务完成率达103%;完成建立市级良种繁育基地150亩;完成洪村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项目、直里村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的前期设计及方案评审工作,持续推进项目立项实施,两个项目计划总投入资金500万元。

    重点项目提速增效。加速全区首个村级亿元项目——智能交通科技园全面结顶,完成3家规上企业招商,投产后预计产值5个亿,推动开化等村共富先行、辐射全域;大力实施 “下山安居创富”工程,加快“双十大”百亿项目—蒋堂移民新村二期建设,落地百万元创业致富项目3个,实现山区移民从安居到乐业的跨越。加快推进许里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流转土地1200亩,2.3万㎡拆迁房屋2天100%完成评估,1个月100%完成签约,干出了自然村整体搬迁的新速度。15天完成兰溪上华至婺城琅琊公路工程18户6200㎡房屋征迁,有力保障省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市、区领导肯定。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愈加清醒认识到,蒋堂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工业经济指标虽有逐年上涨,但产业层次不高、经济总量不大、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村集体经济实力整体上实现跨越提升,但镇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凸显,部分行政村造血功能薄弱;三是城镇人居环境虽有极大完善,但民生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高品质的城乡形态还没有形成。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蒋堂镇以区党代会提出的扛起市级中心镇担当,加速县域副中心赶超崛起为目标,规划今后五年工作思路:聚焦一个引领,紧扣两个定位,实施四大战略,落实六大发展目标。

    一个引领——坚持党建引领,贯彻落实“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迭代创建“五星三强”示范乡镇,强化区域党建联盟建设,充分发挥蒋堂镇位于金西大道产业带主轴线中心,东连婺城新城区,西靠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邻兰溪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两个定位——“小城市”发展定位、“县城副中心”功能定位

    四大战略——农业立镇、工业强镇、“两美”兴镇、党建固镇

    六大发展目标——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标杆城镇、打造高颜值乡村、创造高品质生活、深化高效能改革。

    在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上走前列、作表率。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整体跃升,做大做强“硒望红盟”,迭代升级“婺里硒乡,畅美蒋堂”党建示范带,努力打造党建统领推进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表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优化“一核、两园、三区”产业空间布局,做大工业经济、做强农业经济、做优第三产业,推动产业质效全面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年年进位,发展水平持续攀升。

    在建设高标杆城镇上走前列、作表率。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美丽城镇,小城镇综合环境更加靓美、镇村特色更加鲜明、全域风景更加秀美,城乡融合水平稳步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在打造高颜值乡村上走前列、作表率。坚持以省级农业特色强镇创建为抓手,紧扣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三生”有机融合和“三农”统筹发展,丰富蒋堂“乡创模式”,实现人民创收、村集体创富、农村创美。

    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走前列、作表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现代化智慧型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推进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在深化高效能改革上走前列、作表率。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一批在全区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和改革成果,积累一批“蒋堂经验”。

    三、2022年及未来五年工作举措

    一、聚焦经济发展,在完善产业体系上提质争先,蓄积融合发展新动能。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以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设为脉络,积极推进婺城区蒋堂镇镇南片区绿色农田建设试点项目,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推进科学管理与数字运维为核心,围绕农田基础提升建设、农田地力提升建设、农田生态与环境工程和综合管理与服务配套工程四个方面,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功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和管护机制常态长效,打造全区农田建设、利用、管护高水平建设试点样板。同时大力推进蒋堂镇富硒大米果蔬特色农业强镇建设项目,建强“蒋堂富硒”镇级农业公共区域品牌,全面提升“富硒”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结合前期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招引项目实现富硒水稻的连片生产,建立千亩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规模化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壮大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好耕地创收后半篇文章。夯实工业发展后劲。加强对开化小微创业园(一期)建设指导,确保2021年年底前完成厂区建设,2022年全面完成建设并投产。启动开化小微创业园二期建设,用地面积40亩。加快推进蒋堂工业园区180亩扩容提升,全面实现提质增效。指导金华市捷特包装有限公司,计划2022年投资19909万建造年产5万套军民融合智能化采装器具,引导企业加强投入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借助能源“双控”、“四破”攻坚,完成低效用地企业治理和低小散整改18家,计划完成2家小升规工作,实现蒋堂工业企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提升企业亩均效益。深化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兰溪上华至婺城琅琊公路建设,加快打造联通婺城新城区、金华经济开发区、兰溪市、金华市区的“半小时经济圈”。全面盘活土地资源,推动许里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实施,计划于2022年年初完成西杨自然村整村腾空工作,推进许里村旧村改造,建成旧村改造蒋堂样板。

    二、聚焦创新活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上提质争先,开创共同富裕新局面。聚焦高质量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以开化村智慧指挥中心为抓手,在沙畈村探索建设“智慧大脑”,积极探索数字乡村5G创新应用场景,以智慧党建、华数云平台等载体,创新“智慧治理”方式手段,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通数字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打造未来乡村的“蒋堂模式”。推进高品质农旅养融合发展。加快《蒋堂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做好前源村及镇南片区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按照“三生”融合和“三宜”要求,推进农旅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落实富硒花园康养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蒋堂“富硒”农耕农旅产业,计划未来五年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为主题打造12个旅游节点,建成以产业共生共荣共享为支撑的田园综合体。深化高站位区域合作。紧扣区委部署,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融入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的城乡融合紧密型发展圈,以“白沙溪·百团”党建联盟为平台,抓住兰溪上华至琅琊公路、甬金衢上高速互通口建设契机,探索蒋堂规模养殖产业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资源对接模式,深化与琅琊、长山等周边乡镇良好互动,形成城乡互动的组团式、片区化发展,构建层次更加丰富多元的共同富裕命运共同体。  

    三、聚焦宜业宜居,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提质争先,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生态环境长治久美。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以全域美环境整治为抓手,有力推进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河湖建设,力争到2025年A级景区村庄建成率达70%,新增秀美村、精品村7个。持续巩固“无违建区”创建成果,坚持建管并重,推进美丽乡村提质扩面。持续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持续深化“垃圾革命”,深化推进“五水共治”,积极开展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争2022年完成创建任务,健康村创建率达50%以上。社会事业提标提质。强化与市区优质教育的深度合作,推进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投资50万建设中小学阅读长廊提升改造工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实施健康蒋堂战略,加快推进镇卫生院迁建工程,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加快打造“15 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实现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做好兴利村、立新村2个文化礼堂提升工程。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提升行动,完成1家以上示范性居家养老中心提升工作。社会治理质高效优。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深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提升矛调中心服务功能,持续开展“大家访、大代办、大接访、大化解”活动,实现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在“一地一次性”解决。深化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平台”建设,统筹抓好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构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