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日期:2022-05-11 15:14:20 来源:​大数据发展中心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婺城区是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的核心城区,是著名的中国火腿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乡,素有“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盛誉。1985年,金华撤地建市时设婺城区,2001年2月,金华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建立新婺城区。全区现辖9镇9乡9街道,土地总面积1391.24平方公里,人口62.99万人。

婺城历史文化悠久,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婺城建置久远,历为郡治、州治、路治、府治和专署驻地,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始为乌伤县。东汉初平三年(192年)设长山县,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置婺州。南宋建都临安,婺城地近京畿,工商鼎盛,文化名人云集。抗战时期,婺城成为东南抗日前哨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东南抗战文化名城” 。一脉婺江,两岸文明,缤呈多彩,源远流长。在1800多年的建城史中,勤劳有为的婺城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素有“江南邹鲁”的美誉。有国内尚存最早城墙之一的唐宋子城遗迹,有李清照吟诵千古绝唱的八咏楼,有南宋理学大盛时期的金华学派和婺刻本,有全国最大的太平天国建筑群。唐代张志和首创渔歌体,是词坛先驱;南宋叶衡、王淮俱为当朝丞相,力主抗金;南宋出现了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 ;近代学者何炳松开中西历史比较学之先河;黄宾虹、丰子恺、艾青等现代名家更是群星辉映,各展才华,竞领风骚。

婺城产业基础良好,是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区。婺城区域性农业特色明显,农副产品分布广、品种多、品质优,形成了万亩茶花基地、万象花卉基地、十里桂花长廊、婺州举岩和采云间茶叶基地等一大批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茶花之乡” 、“中国桂花之乡” 、“中国苗木盆景之乡” 、“中国南方奶牛和乳品之乡” ,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婺城区先后举办了中国仙源湖桂花节、婺城茶花节、婺城油菜花节,利用区内得天独厚的花卉资源,着力打造“三花烂漫在婺城”的“花都”品牌。婺城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先后引进了德国曼、韩国现代、日本住友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培训了万里扬、金磐机电、莱恩动力、耐司康药业、金德阀门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小巨人”企业,形成了汽车制造及汽摩配、五金工量具、现代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声誉。婺城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旅游业日趋繁荣。金华山是道教名山,相传为黄大仙得道成仙之地,蜚声海内外。旅游胜地首推以“双龙胜景、大仙圣地、浙中凉都”三大特色品牌著称于世的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外还有被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省级九峰桃源景区,典型城郊湖山型度假区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古村落、观光农业、山水生态资源发展起来的众多乡村旅游景区等。有保存完好的太平天国侍王府、宋元铁店窑遗址、元代木结构建筑天宁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沈约登楼赋《八咏》诗的江南名楼八咏楼,唐代的法隆寺经幢,汤溪城隍庙、雅畈七家厅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金融、房地产、商贸、信息产业蓬勃发展,酒店餐饮服务业发达,吸引了众多中外宾朋。

婺城发展环境优越,是宜游宜居宜业的新城。婺城区位优势突出、是上海经济区和宁波、温州等省内沿海地区通往我国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闽浙皖赣四省的交通要道,东衔沪甬温三个港口城市,西临浙江西部及闽皖赣三省,距义乌中国国际商贸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均为50公里,至出海大港宁波—舟山港、中国休闲之都杭州都只有90分钟的车程,到上海的行程也只有2个多小时,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婺城是一座秀丽的山水之城,南山北山环拱,三江六岸相映,构成了这座江南名城的独特魅力,金华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婺城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区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近年来,婺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为指导,紧紧抓住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工业立区、开放新区、科教强区、生态建区”战略,将婺城新城区建设成浙中的工业新区、高教新区、人居生态新区,将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建成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将双龙风景区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著名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将仙源湖打造成浙中精品休闲度假区,努力建设繁荣发展的新婺城。

婺城,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示出她的富饶和美丽;婺城,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与时俱进的崭新姿态,向着生态旅游和宜居创业的山水生态新城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