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这些瓜苗必须浇水了,叶子晒得发黄了。”前几天的下午,室外气温已经超过30度,婺城区琅琊镇浩仁村棠坑源自然村的几名党员志愿者,顶着烈日,拿着农具,来到里阳自然村的西瓜地,挨个查看瓜苗生长情况。
婺城区琅琊镇浩仁村里阳自然村,是一个西瓜种植专业村。4月21日凌晨,里阳自然村被划入封控区,而封控的这几天,又恰好是西瓜苗移栽覆膜的关键时期。
“这几天,气温有点高,有些西瓜秧苗塑料薄膜没有撕开,已经要闷死了,我们过来把薄膜开个洞,浇一下水,让西瓜秧苗成活率高一点。”棠坑源自然村村民王济民告诉记者,因为隔离来得比较突然,瓜农很多农活来不及做,志愿者们也在积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
作为西瓜种植专业村,里阳自然村周边分布着100多亩西瓜地。除了开孔、浇水、施肥等日常养护,志愿者们还给有需要的西瓜种植大户购买农资、移栽瓜苗,把耽误的农时抢回来。“因为疫情,种植西瓜的时间拖得太久了,再不种植,就会影响今年的产量。”杨塘背村村民倪旭峰说。
据了解,目前是西瓜种植的关键时期,这批瓜苗挂果后,不仅口感好,而且价格也相对较高,是瓜农收入主要来源。为了帮助瓜农渡过难关,琅琊镇党委政府在收到求助后,第一时间对瓜地进行摸排,并在周边村庄紧急招募了10名党员志愿者,临时当起“田保姆”。
“我们镇里组织的这批志愿者,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老瓜农。”婺城区琅琊镇党委委员申洪广告诉记者,西瓜地有了“田保姆”,一方面村民能够安心隔离,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瓜农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