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号召,冲锋陷阵,婺城万余名党员下沉基层支援一线

日期:2022-04-25 11:42:14 来源:​婺城融媒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要有党员干部的身影!”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婺城区委组织部动员全区14000余名党员挺身而出、冲锋陷阵,下沉基层、支援一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在疫情防控大考大赛中充分发挥党员优势、展现党员担当、作出党员表率,全力筑牢同心战“疫”的“红色防线”。

临时党支部,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婺城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第一时间在核酸检测、“暖心扫码”行动、人员转运、集中隔离等关键节点组建351个临时党支部,各乡镇(街道)第一时间建立两支党员队伍,在“党员疫线先锋队”投入本地疫情工作的同时,每个乡镇(街道)按照辖区党员数量的5%储备“党员转战支援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随时准备支援,目前全区储备库已有816人。

“您好,我是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请问您的地点准确吗?我们马上来接您。“连日来,白龙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里灯火通明,接打电话声此起彼伏,来自区18个机关单位共233名党员干部连续奋战,每天处理数千条转运对接信息。

据转运专班工作人员介绍,为精准高效做好人员转运对接,转运专班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采取轮岗制,24小时通宵运作,通过组织优势凝聚人心、搭建体系、理顺框架。在抗疫一线,众多如转运专班这样的抗疫党员突击队,正切实跑出抗疫加速度,助力打赢疫情歼灭战。

党员“组团”管控,守好社区“小门”

“我们这片都是开放式的老小区,现在有你们看着,我安心多了!”在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居民王阿姨看着小区暖心服务点的党员志愿者们,发出了由衷的感谢。

据了解,明月楼社区常住人口有1.2万余人,辖区内仅1个封闭式小区,其余均为开放式老旧小区,且大多没有物业,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在市区两级党员志愿者的力量填充下,明月楼社区分片区组建3个临时党支部,开展“小门”管理,补齐了无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的短板。

不仅是明月楼社区,连日来,在婺城社区的各个“小门”,都能看到党员志愿者不舍昼夜坚守的身影,他们不厌其烦地核查每一位进出居民的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结果,向居民讲解政策,并做好进出登记和异常人员排查处置。

据悉,为切实守好“小门”,筑牢防疫壁垒,婺城区第一时间发布“党员号召令”,激活“人员力量配置体系”,对“小门”实行“一扫三查”管理。在党员带动下,不少群众纷纷主动报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齐心协力筑起防疫安全屏障,让基层疫情防控的“小门”筑得更牢更紧。

“疫”线身影,践行初心使命

“现场情况怎么样了,核酸检测做完了吗?”4月18日上午,新狮街道玫瑰园党委书记诸葛宝成晕倒在自己的岗位上。他醒来第一时间就是关心辖区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得如何。

本轮疫情发生后,诸葛宝成全身心投入抗疫,为排除隐患,做好流调、人员排查、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诸葛宝成连夜带领4名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夜之间排查了全辖区6000余人。

在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后,诸葛宝成终于支撑不住,在核酸检测现场晕倒在地,同事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诸葛宝成送到医院。经过几小时的休整,次日早上,诸葛宝成又准时出现在了核酸检测点位上。“关键时刻,我作为社区党委书记不可能缺席。”诸葛宝成说道。

在白龙桥镇也有一位令人敬佩的党员,白龙桥镇王路荡村党支部书记郑妙青,本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的她,在得知王路荡村出现多例阳性感染者,全村人员需要转运隔离,毅然决定回村,投入到抗疫第一线。

王路荡村2000多人顺利转移后,郑妙青仍然坚守岗位,照顾因腿脚不便、生病卧床等原因居家隔离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士,尽管组织上多次下达“休息令”,让她注意身体回家休息,可她还是“倔强”地选择留到最后。“大战大考当前,作为党员,我要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郑妙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