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14、14+7什么意思?“三区”有什么区别?

日期:2022-04-18 09:33:16 来源:​婺城发布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1.各地政策中有2+14、7+7等不同的表述,这些N+N的措施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起看懂这些数字。

2+14:核验2天(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均无问题则结束日常健康监测。

3+11: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在第1、3、7、14天进行核酸检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症状时转为“14+7”健康管理措施。

7+7:7天集中隔离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7天集中隔离观察期间第1、3、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观察期间第2、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14+7:14天集中隔离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在集中隔离观察期间,第1、3、7、14天进行核酸检测,居家健康观察期间第2、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1+3核酸检测:第1天和第3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期间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2.3+11管理期内有哪些事儿能做,哪些事儿不能做?

答: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赋健康码黄码,不允许出门。第一天和第三天完成核酸检测并报告体温等身体状况,如果核酸阴性,3天结束后转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可以点外卖、购物等由工作人员送上门。

11天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不允许前往公共场所,不能参加聚会、会议等,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乘坐私家车。不得离开本市,有相关症状后及时报告并就诊。


3.为什么有些人是14+7,有些人是3+11管理?

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风险分级管理、动态调整,每日下发中高风险提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对从高、中风险地区或参照高、中风险地区管理的来杭人员实行14+7,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7天居家健康观察,其他人员根据风险等级分别采取3+11,2+14等不同管控措施。由于各地管控措施的不同,存在不同表述的情况,建议市民前往目的地前咨询当地防控办等部门了解相关管控要求。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有什么区别?

封控(闭)区

主要是划定的中、高风险区及阳性个案的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

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居住人员赋予黄码,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防止人员外出流动,所需生活物资送货上门。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解除封控:

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

解封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管控区

主要是阳性个案的密接、次密接及共同暴露高风险人群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

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 严禁聚集”等防控措施。管控区原则上居家(参加统一核酸筛查除外)。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解除封控:

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

解封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防范区

指封闭区、管控区以外可能暴露的重点人群的活动区域。以三区的划分,形成差别化的圈层管理。

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


解除标准:

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