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2-03-18 17:35:48 来源:​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区教育局围绕“五大名城”建设目标,攻坚争先,加快建设教育项目,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创新实施教育改革,紧抓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省政府对婺城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优秀。

一、抓教育严执纪,全面从严治党卓有成效。

一是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围绕“永远跟党走,建功十四五”为主线,分层分类推动全区教育系统党员深入学习百年党史,做到专题学习全覆盖,交流发言全覆盖。开展“我在红船起航地学党史”专题学习活动,局班子成员、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上党课,“婺城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设“基层书记讲红色党课微视频展播”专栏,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设党课百余堂。二是把好意识形态方向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出台《婺城区教育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婺城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指数》,细化考核指标,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意识形态述职工作。三是整治立规创优常态化。开展教育系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抓早抓小,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排摸。开展作风建设、违纪违法整顿、警示教育等活动15次。党纪政纪处分29人次,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156人。四是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认真落实各级关于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的相关政策,2021年,我区共有10名军人子女享受到中考政策性加分、共有70名军人子女优先安置到就近区域学校就读,让随军子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部队兵官解决后顾之忧。

二、增总量提效率,基础设施加速提档。

优化教育布局,紧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快马加鞭。2021年共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基建项目16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建项目8个。总投资7.931亿元,争取到专项债资金1.01亿元。总项目数同比增长60%,在建项目数同比增长150%,金华五中成美校区、丰亭幼儿园、观澜江境幼儿园、青春中学、婺城小学白沙校区教学楼等5个项目投入使用。学前教育高歌猛进。实施“二十百”工程,深入落实“四个一批”补短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公办园,规范治理小区配套园,有力撤并“低、小、散”幼儿园,努力提升等级园。现有公办幼儿园32所,公办园招生覆盖面达到51.77%,普惠性园招生覆盖面达到91.49%。二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38所,招生覆盖面达62.54%。婺城学前教育发展经验《婺城区“三聚焦”打造优质学前教育“婺城样板”》获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肯定。

三、树形象上台阶,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坚持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员政治立规创优行动,积极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开展中小学校违规补课、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整治。二是积极选树先进典型。评选区最美教师36人,师德标兵18人、师德先进个人31人,区教育系统最美家庭130户,区文明家庭56户。获评省最美志愿者1人,市最美教师1人,市师德标兵1人,市师德先进3人。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三是聚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实施教师梯队攀登计划,教师专业素养再上新台阶,今年新增2位正高级教师、10位市教坛新秀、4位省教坛新秀,市优质课5个学科全部获得一等奖。金师附小校长俞正强受聘担任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重立德强素养,五育并举亮点纷呈。

一是立德树人不动摇。围绕“优学婺城·红心向党”主题,聚焦“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全区学校精心组织开展“献礼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思想铸魂”工程,结合青少年特点,创新表现形式,开展了百余场仪式感、体验感强,效果显著的活动,红色思政课扎根校园。同时,承办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家风家教宣传月十大活动启动仪式等11项省、市级活动,体验感强,效果显著。二是素质教育上台阶。校园足球全覆盖,我区校园足球经验做法获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要求全省推广。我局受邀在全省校园足球高峰论坛上做经验介绍。浙江省2021年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44人中,我区入选11人,占全省1/4。花样跳绳特色显著。浙江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获小学组第二名、初中组第六名。包揽金华市首届中小学生花样跳绳比赛所有项目第一名。艺术教育成果喜人。金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我区斩获9个一等奖。金华市经典诵读大赛,15支代表队参赛12支代表队进入省复赛,并斩获三个组别中两个组别的冠军。婺城区教育局凭借优异成绩连续5年获优秀组织奖。三是教学质量再提升。中考成绩再创辉煌,五门中考学科,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三个类别十五项指标均列金华大市第一(义乌除外)。一中录取人数占市区的51.7%,超定向指标42%。婺城学子在省市科技创新作文比赛、中小学信息素养大赛中崭露头角。四是职业教育高位发展。做优产教融合,普职融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院教学实践基地落户实验中学,中本一体化报考分数线再创新高,成为浙江职业教育金名片。

五、倡探索推创新,教育改革走在前列。

一是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深入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学校积极做好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改革探索。以金师附小为代表的评价改革方案入围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全市唯一),并获浙江新闻、浙江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省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试点区、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区纷纷落户婺城。二是“两书一信”频获推广。推出“青春期健康教育公益大讲堂”项目,举办237场公益讲座,线上、线下受众达30余万人。举办家长音乐素养提升班,举行家长合唱团歌咏展演,27支合唱队共1000多名家长上台唱响红歌。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我区做法呈报中央;我区经验编入《女报内参》上报全国妇联,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妇女报》头版刊出;我局受邀在“第五届中国家长大会”上做“两书一信”家校共育经验介绍。三是数字化改革率先起步。实行婺城区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12345”工作模式,制定《婺城区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创新提出优学婺城一体化平台、精准助学、心灵一站、天天阅读、平安教师五大应用场景。未来教育家长学校、天天阅读、童创未来三个场景,被列入省厅项目。

六、敢试水先破题,“双减”工作全省领先。

以“双减”政策为原则导向,聚焦校内外关键问题,率先破题,为全省“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作出示范,“双减”工作成效分别获蔡永波副书记、祝伦根副市长批示肯定,并两次在省级会议上做经验介绍。一是多措并举,减轻学生校内负担。优化教研模式,狠抓“五项管理”,全面推进集体备课,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创新“提质减负”方法与路径,提高课堂效率。在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助力乡镇学校提质。严控进校园活动,减轻学校、教师、学生负担。首创“双减码”三色预警系统,获全市推广。二是大胆尝试,培训机构“两转一停”全省领先。教育局率先打通堵点,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培训机构转登工作全流程“一件事联办”机制,实现一日办结。开创了多个全省第一,举行了全省首场培训机构学科鉴定,开出首张非学科类培训项目鉴定单,完成全省首家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完成全省首个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向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变更登记。三是优化服务,课后托管深入人心。课后托管时长、内容再拓展,以“双减双增双突破”为主要托管思路,充分利用少年宫、艺术学校及老年大学等资源丰富特色课程,允许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托管,发布进校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另外,春节期间积极开展“留婺过大年”冬令营活动,率先启动暑期托管,婺城公益托管做法被省教育厅推荐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列入宣传典型案例(全省3个),央视、新华社、浙江电视台、浙江教育报等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七、拼攻坚勇争先,重点工作全力推进。

一是“平安护航”持续推进。严格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三防”建设,全面完成智安校园“1+5+X”项目建设。做到100%配足校园专职保安,100%配置一键报警系统,100%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100%设置“警校家”护学岗。通过少年队课、专家讲座、实战演练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交通、消防、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联合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巡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全区共15所学校被评为“金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区级34所。二是文明创建再创佳绩。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在省测、国测中所有点位均零失分,受到考核组高度评价。区教育局获金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体三等功,金华市精品文明示范学校,全市20所,我区占11席。在两次市级文明示范校园创建督查中,前30名我区分别占22席、18席。新增5所市级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金华市第四中学语文教研组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三是对口支援扎实推进。组建教育访问团赴道孚开展名师送教活动,5所学校与道孚县学校结对,5位优秀教师支教道孚。

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婺城区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全会精神,紧扣建设“五大名城”,推动共同富裕总目标,打造“优学婺城·幸福城”。扬优势、补短板、勇争先,为争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不懈努力。

一是教育质量高位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施第四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补短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提升民办园,力争到2022年底,公办园招生覆盖面达53%,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达92%,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实施“初中强校”工程,加快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名校创建工程,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入实施集体备课、“天天阅读”,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品牌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中职教育省内领先。高标准推进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继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做好“3+2”中高职衔接、“3+4”中本一体化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三名工程”建设。

二是教育服务迭代升级。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健全校(园)长专业发展培优体系,形成教师全员培训新常态。完善“五级梯队”选拔考核方案,优化中小学教师“选、培、管、用”一体化新机制,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持续优化师资配置。进一步增强机关效能。以“数字赋能”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五办”理念,切实把“最多跑一次”理念贯穿到为民“办事”和机关“办公”的各个环节,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学校“放管服”改革,推进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能力。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布局科学、简约实用、时尚人文、开放大气、超前一流”为标准,合理优化布局,加快项目落地成景。2022年共实施基建项目13个,总投资7.025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4.045亿元。老城区学校挖潜扩能促均衡,新城区学校新建扩容抓品质,农村学校立足于乡村振兴促提升,大幅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强化文明校园创建,让更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教育。

三是教育生态良性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进一步深化学校“提质减负”,重点推动“三减三增”,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强化考核督导,加大问责力度,对造成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行为,实行“零容忍”。深化家校共育品牌建设。深入推进“两书一信”家校共育,开展“四层三级”进阶评价;深化与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的协作融合,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实现家长随时学、随地学、随心学;打造精干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立为家长答疑解惑机制,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为孩子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家校环境,打造家校共育婺城样板。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对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加大教科研奖励力度,着力推进“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全面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深入开展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区试点建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

2022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