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
为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岁末年初及寒假期间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22〕1号)和省、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视频会精神,现就全面做好岁末年初和寒假期间校园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从严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易发、多发时段,各校要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深刻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担负起校园安全管理职责,提高敏锐性主动性,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强化风险研判,带头深入一线监督检查,推动各项安全工作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二、从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要守好学校校门。校园继续实行封闭化管理,寒假期间不对外开放,无关人员和车辆不得进入校园。确需进校的,要严格落实“测温+健康码+行程码+佩戴口罩+实名登记”的入校核验制度。二要严格执行出市审批报备和事后销号制度。严格人员出行,非必要不离金、非必要不出省,尤其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病例报告的社区及所在设区市。三要强化健康监测。开学前14天,各校要做好测量体温、健康状况记录等工作。寒假期间,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可疑症状,应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三、从严管控各类安全风险。一要加强日常校园安全巡查,在假期前和开学前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基地、锅炉房、配电室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开展全面安全检查。要聚焦薄弱环节,建立台账资料,落实闭环整改。重大风险落实专人盯守,不留死角。二要利用寒假加快校园维修改造,对高层建筑存在坠落风险的外窗、阳台(露台)、外廊、屋顶等具有临空面的位置,加装钢纱窗、限位器、防护栏,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防护条件。三要完善学校“三防”设施,加强日常维护,紧盯日常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
四、全面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一要在学生集中离校以及春节、寒假、返校前后等重要节点,通过家长一封信、安全教育课、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开展假期交通安全、防火、防诈、传染病预防等安全知识教育,家校合力保障学生假期安全。二要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要重点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情感困惑学生、言行异常学生、中高考学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与咨询,帮助他们及时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三要建立寒假期间家校、师生信息联络机制,摸底登记离校学生,跟进未及时返校学生情况。假期留校学生安全教育,提供有温度有质量的后勤保障服务。
五、全面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一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从身边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强化警示教育;提醒学生和家长不乘坐超载车辆及非营运面包车、农用车等;乘坐电动自行车,须戴上安全头盔;过马路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下车后一定要从车辆后面行走。二要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要在重点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标准要求,制定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台账资料。要对校车驾驶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要不定期检查和督查校车运营情况。
六、全面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冬季极易发生火灾。各校一要加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要紧盯重点人群,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要有针对地开展用电安全、冬季防火、烟花爆竹禁限燃、防煤气中毒等提醒和教育,切实将防范端口前移。二要加强寒假期间学校火灾隐患日常排查,重点是灭火器失效、电线老化、冬季超负荷用电、疏散逃生通道不畅、教职工和家属私拉乱接电线或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方面;三是加强校园电瓶车充电场所的安全管理,不得在地下室、架空层、楼梯口等位置充电,需选择露天且易于附近人员疏散的地点提供集中充电服务。
七、全面加强寒假应急值守。各校要高度重视岁末年初及寒假期间安全工作,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科学周密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有住宿生的学校,要坚持校领导24小时带班,主要领导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如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在事发1小时内电话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各校要通过再教育、再排查、再整改、再落实,全面分析研判岁末年初和寒假期间校园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以最强决心、最实举措、最优作风,全力抓好岁末年初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确保全区校园平安稳定。
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
2022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