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日前,第五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公布,婺城区三村一乡被授予第五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称号,其中,琅琊镇泉口村、蒋堂镇泽口村、白龙桥镇新昌桥村入选民俗文化村,竹马乡入选非遗主题小镇。
1.民俗文化村——琅琊镇泉口村
琅琊镇泉口村非遗资源丰富,区域内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婺州窑、金华酒酿造技艺2项。独特的窑文化、酒文化影响深远,带动、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琅琊地域特征。
目前,已建有婺州窑制作工艺展陈馆,深入拓展陶瓷制作体验,进一步发展传承婺窑文化,更好地恢复婺窑文化与区域生产生活的紧密关联。
泉口村内有婺城区唯一一家金华酒制作工厂。用白沙泉制金华酒,古已有之。琅琊这方水土,成就了独到的双曲酒,“冬水酿冬酒”“双曲二次发酵”,口感醇厚、柔和、清澈、香浓。
“风流金瓶梅,千古金华酒”,如今在泉口村酿酒工艺传承人结合传统工序和现代技术的不断创新下,金华酒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提升。
2.民俗文化村——蒋堂镇泽口村
泽口村位于婺城区蒋堂镇以北,沿虹戴公路距金华市区27公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婺剧文化为其独有特色。
泽口村婺剧文化发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村内建有婺剧文化园,风格典雅,布局精巧,园内设有知识普及廊、小广场、排演室、剧本创作室、非遗展示室、锣鼓班座唱室等。
泽口村婺剧文化园成了婺剧根植于婺城农村大地的一个缩影。园中有一处小舞台,场地开阔,是实实在在的百姓大舞台。婺剧演唱小广场是开放式的,方便村民们自娱自乐,表演欣赏。闲暇之时,听一曲非遗婺剧,婺韵芬芳,声声绕梁。
村内有婺剧表演队,自编、自导、自演各种小品、快板、婺剧等曲目。村里还有草根编剧作者,代表作有《千秋令》《白沙老爷》等大小剧本数十件。
3.民俗文化村——白龙桥镇新昌桥村
新昌桥村坐落于白沙溪缓冲平原,村东面的白沙溪绕村而过,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小桥流水人家”,而今映着青山绿水、袅袅炊烟,宛如一幅山水诗画。
美丽的新昌桥村,因水而兴,因水而灵。一汪澄澈的白沙泉浇灌了新昌桥的生态沃土,孕育了清甜的瓜果稻蔬。如今,得益于白沙溪三十六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利好,新昌桥村深入挖掘古村文化,倾力打造"太医故里、康养福地"特色品牌。
区域内有国家级非遗项目“金华酒”传统制作技艺,市级非遗的白沙老爷治水文化及白沙老爷庙,区级非遗项目竹木雕刻等。
4.非遗主题小镇——竹马乡
竹马乡地处金华北山山麓,位于婺城区西北部,是“中国茶花之乡”,也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乡镇。
在竹马,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浪漫风情,有“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的耐冬风骨。每逢菊花黄后,山茶红透,大片的茶花苗圃里,花朵姹紫嫣红绽放,引来金华市民及周边游客前来赏花留影。
近年来,婺城区整合竹马乡非遗文化、家风文化、自然景观等文化元素,融合茶花文化,依托“文化礼堂+茶花文创园”模式,积极探路茶花主题文化经济,成为茶花发展蓝图上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