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773118975U/2021-03712

  • 文件名称:

    婺城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1-05-1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婺城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1-05-12 15:36:31 来源: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婺城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

    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婺城区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建设平安婺城﹒幸福城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双城战略要求,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助力婺城区“十三五”圆满收官。2020年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总体平稳,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33.3%25%,持续保持全市较低的事故指标控制。汛期启动防汛级应急响应两次,顺利完成梅汛期七轮降雨和台风“黑格比”防御工作,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工作总目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打好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

    常态化推进危化品等重点行业监管。开展全覆盖检查,安全生产体检站每月检查1次,区级专家库成员每周视频监测1次,联合部门开展联合检查3次,邀请省级专家开展季度体检18次。开展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生命全周期”“危险化学品全链条”“非法违法小化工”“涉硝酸铵等易爆品”“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换、发证30家、易制毒备案4家、事故应急预案备案8家,完成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2家、重大危险源备案2家,实施行政处罚7起,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家。精细化加强工贸行业综合监管。疫情防控期间,制定婺城区安全生产惠企十项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困难。深入开展高温熔融专项行动,组织专家检查涉高温熔融企业19家。紧盯隐患整改,确保市级隐患挂牌单位按时销号。高质量提升安全生产体检站体系。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控,依托安全生产体检站排摸工业企业1496家并建立一企一档。组织体检站首席专家参加业务技能培训班12期,开展全封闭实战式体检站技能比武1次。牵头做好小微企业整治工作。完成注册生产经营单位1196家排摸建册率100%。检查小微企业检查2928家次,排查隐患4036项,落实整改3898项,整改率96.5%。按照即查即改和限期整改,分类落实隐患管控措施。强力推动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全面发力、建立专班、统筹推进,排查发现并整改危险化学品隐患146处,小微企业加工制造类隐患310处,交通运输行业隐患181处,消防安全隐患478处,城市建设安全隐患421处。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掌上执法118家次。深化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受理信访举报4件,已办结3件;对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立案查处23起,办结23起。

    (二)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

    构建乡级“大应急”工作体系。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指导落实乡级应急管理中心“1+X+3”工作机制,承办2020年金华市基层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现场会。建设成效多次获市领导肯定,宁波市,金东区、开发区等兄弟单位多次来婺交流学习。得益于该体系在汛期实战发挥的作用,安地镇人员成功避险案例被央视《朝闻天下》等栏目报道。初步发挥信息化作用。推进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设乡级应急管理综合平台18,提升基层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建设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1套,实现省、市、区、乡四级的互联互通。强化应急队伍建设。聘请应急抢险专家,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3支应急抢险(半)专业队伍作为基层主力军,推动军地救援力量一体化发展,开展社会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疫情期间,协调蓝天和红十字两支社会救援队参与防疫,出动队员300余人次,检查车辆6.73万辆次,移送疑似人员19名,劝返人员0.6万余人次。

    (三)着力提升综合防灾工作水平

    全方位开展防汛隐患大排查。汛前参与检查6222人次,检查4218处,发现并整改隐患122处,下发通报1次,督办3次。防汛隐患回头看参与检查200余人次,乡镇(街道)参与检查1589人次,发现问题10处。全面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调拨制度,采购应急通讯指挥车1辆、强排车1辆,无人机1台,应急照明灯4台,卫星电话132台、排水泵141台和发电机126台,实现多灾易灾乡、村两级重要应急物资全覆盖。疫情期间,积极争取调拨省级救灾物资6批次,协调区经商局紧急采购物资5批次。高标准完成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完成建设74处,超额640%完成市级任务,率先实现“三个全覆盖”,发放建设补助资金120.5万元,完成避灾安置场所可视化建设任务75处。新狮街道柳湖花园社区成功入选2020年“浙江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名单。以练代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系统谋划全年应急拉(演)练计划,组织开展每月一练”12次,参练队伍120支次,参练人数4000余人次,使用装备520件次,完成应急救援队伍从一盘散沙高效凝聚的转变。扎实筑牢森林火灾防线。建立森林防灭火会商制度,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督查4次,参与检查76人次。共立案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4起、过失引起火情1起。克服山高路险、水源难寻等恶劣条件,联动全市救援力量120余人处置“1112”北山火情,得到市、区领导肯定。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要求。加强抗震设防管理,组织开展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专项检查,做好台站监测设施日常维护,开展区级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升地震应急实战水平

    (四)立体化推进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契合全国第19安全生产月以及“3.1国际民防日”“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关键时间点进企业专题宣讲2次,发放倡议书1027份,制作公益广告片1部,在金华教育科技频道以每周3次的频率播出。全面推广“婺城应急”公众号应用,2020年累计推送文章370篇,阅读量95014人次,开展安全隐患大家找线上互动,吸引群众15829人次发送森林消防宣传短信、微信10万余条,横幅、电子屏宣传2300余条,粘贴标语800余条,编制并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册4900册,发动51所学校48000名学生学习防震知识。由于宣传成效突出,被评为全省2020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

    二是全面铺开培训覆盖面。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培训24批次,组织应急管理责任人业务培训7756人。创新实施三管两评一保障,实现企业员工安全大培训“四个全覆盖”,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603484人。

    三是应急处置技能比赛长效深入。首次统筹18个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人武、消防、民政、水利等9条业务线及危化、矿山企业500余人,开展2020年度应急处置技能比赛,提升区、乡、村、企各级应急管理干部的归属感和工作活力。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应急体系构建

    理顺应急管理职能,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树立一套机制应对全灾种的思维,按照常态应急与非常态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全局一盘棋、全区一盘棋的网络化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持续提升整体智治水平,完成区应急指挥平台一期建设和安全生产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全民应急和安全素养。依托节点宣传、主题宣传等活动深入推进五进工作,优化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模式,高质量完成轮训任务4000余人次。深化应急体验馆建设。按照新建、整合、提升方式,建管并重,扎实推进应急宣教体验馆发挥效用,完成建设任务5家。

    (二)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更加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事故(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事故指标控制(起数、亡人数)列全市前二。深入推进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以防控重大风险为出发点,破解基础性、源头性、制度性等突出问题,排摸各领域的最大风险,划出防范控制底线,制定有力管用措施。落实“基层党建+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任务。以标准化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为抓手,以“基层党建+安全生产”三级网格为依托,实现乡镇安全生产“四强”、企业安全生产“五有”,提升乡镇基层安全生产体系和能力。夯实安全监管基础。继续保持危化、矿山、三场所两企业的高压态势,开展各项安全综合整治,提升体检站运行效能,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按照先服务后执法的要求,在精准执法上找突破,持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牢筑自然灾害防线

    常态化抓好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震减灾工作,扎实开展应急救援力量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能力提升等工作,提升水上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军地、监地协同处置。继续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完成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70处,实现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可视化(视频监控)建设全覆盖。全面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完成普查方案制定、承灾体和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和数据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演练实战化水平。推进每月一练规范化、精品化、实战化,提高各级应急处置人员和群众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