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规划概述
规划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紧紧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一部署,坚持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统一管理,统筹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利益,维护河流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依据流域综合规划,科学规划水能资源,着力打造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促进婺城区农村水电可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金华市婺城区境内衢江、金华江主要干、支流上所有已建和规划新建水电站。(市本级电站、跨市电站均不在本次规划之内)。
规划方案:根据婺城区境内各条河流现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水能资源,充分考虑河道生态基流的原则,本次规划内容共涉及38座电站(市本级电站、跨市电站均不在本次规划之内),其中包括已开发建成水电站37座(其中拟规划增效扩容6座)和拟规划新建1座电站。
二、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对水资源的影响
规划电站多为引水式开发,提高了山区河流水能资源利用率,改变了山区河流水资源空间分布;电站坝后将分别形成不同长度的减水河段,该河段流量较天然状态有所减小,但规划电站均已考虑该河段水资源需求量,已设置合理的生态流量下泄,因此,对减水段水资源量影响尚可,坝后式电站取水量等于退水量,对水资源基本无消耗。
2、对水环境影响
规划引水式电站多为低坝引水,坝前壅水集中在堰坝处,由于堰坝的挡水作用,天然河流水体被拦蓄,坝前壅水区水域面积比天然河道增加,但基本不形成库容,整体水域面积较小,仍呈现出河道性质,对壅水区河道形态和流域地貌改变不大;坝前壅水后,由于堰坝阻隔作用,坝前壅水区将逐步从流水环境转变为静水环境,壅水区水体流速将较天然情况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由于坝前基本不形成库容,因此,坝前水体水温不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与天然河道相比,对水温的影响甚微,水温的沿程变化仅为河道自然条件下的温差变化。规划电站厂坝间河段多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沿程基本无污染源排放,随着本电站坝址处下泄生态流量,减水河段水质基本不会受到不利影响,减水河段水体水质与电站建设前差别不大,水域功能可维持现状。
规划增效扩容电站仅对发电机组进行更换,不涉及其他输水构筑物的改造,因此,增效扩容后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加有限,基本维持增效扩容前生态环境影响。
规划新建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利用上一级电站尾水发电,在筑低坝蓄水后,坝前壅水面积略微增大,壅水河段的流速略微减小,坝前水位略微提高,堰坝处通过下泄生态流量,保障堰坝下游必需的生态流量,减少对下游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河流筑坝后,水流流速相对较缓,水流平稳,饵料丰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种类和数量产生的相应改变;河道水底底质由卵石、沙质型为主逐步向泥沙型、淤泥型发展,底栖动物在种类组成和数量上得到增加,为鱼类觅食、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使区域鱼类在种类和数量上产生变化。
②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规划新建电站将对评价区内植被有所破坏,主要影响植物种群的局部个体,但植物种群在影响区域以外仍广泛分布,不会导致物种灭绝,也不会改变评价区域的植物区系性质,不会造成较大的生物多样性流失。因此施工活动所产生的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局部的,是可以接受的。规划新建区域没有地方特特有物种,也没有珍稀或濒危野生植物分布,但对施工区周围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活动区域、迁移途径、觅食范围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规划已建电站坝前蓄水使溪流环境变静水环境和下游生态流量释放改变下游河道水域面积及水环境,并使生态系统由半水生或陆生生态系统转化为水生生态系统,将对周边分布两栖动物、鸟类、兽类的数量及分布密度产生正面的影响,
4、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规划新建电站在施工过程产生施工机械废气、施工扬尘等,将对局部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的影响;规划已建电站不涉及废气。
5、对声环境的影响:规划新建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施工活动将产生噪声影响,规划已建电站运转过程产生设备噪声影响。
6、固体废弃物:规划新建电站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施工建筑垃圾等经妥善处置;规划已建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员工生活垃圾,维修保养产生的废透平油、废润滑脂等,经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1、水资源保护影响减缓措施
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应采取工程控制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案思路,保护饮用水源地。
2、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条例以及有关林业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加强运行期间陆生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调查,通过设置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建立各种管理及报告制度,开展对工程影响区的环境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环境意识,通过动态监测和完善管理,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3、水生态保护措施
合理慎重进行流域开发,保护流域水生生态,严格按照生态需求下泄生态流量;加强渔政管理,加强水生生态监测及教育。
4、施工期保护措施
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处理后综合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庄污水处理终端处理;噪声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进度,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加装消声器或采用封闭式施工等措施,减小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废气主要为施工粉尘,经洒水降尘、封闭车辆运输建筑材料和对施工场地内堆放的建筑材料及废渣土采取覆盖等预防措施;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并定期由环卫部门处理;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通过采取经济、安全、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量,使项目建成后,防治责任范围内各项指标达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一旦施工完成所造成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5、营运期保护措施
①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根据各电站分布情况,结合水体功能目标特点,对于Ⅱ类水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由环卫统一清运;对于Ⅲ类水体,生活污水可收集处理纳管达标排放。②噪声主要为电站厂房水轮机、发电机运转噪声,职工日常活动产生的环境噪声和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电站附近居民点与厂房距离大都较远,噪声经隔声、距离衰减后对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不大。③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经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经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四、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
金华市婺城区农村水电专项规划的实施有助于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对统筹推动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实现河流生态的良性循环。通过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认为规划内容、目标和布局均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可达性,规划实施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性因素,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规划总体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五、公众索取环境影响评价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在本信息公示后十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索取环境影响评价补充信息,事先预约查阅报告书简本。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对区域现状环境质量的意见或看法;公众就该规划开发建设中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意见;公众对于该规划的开发建设内容是否认可;公众对该规划开发建设过程中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和建议等。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示期间,公众可通过来电、来函或其他方式与规划实施单位、环评单位及审查单位联系,发表对该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环评单位将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向规划实施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八、公示时间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2021年11月22日~12月3日,公众意见接收邮箱为735143588@qq.com。
九、联系方式
(1)规划实施单位
单位名称:金华市婺城区水务局
联系方式:张工0579- 82466350
(2)环评单位
单位名称:金华市环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付工 0579-82722952
(3)规划环评审查单位
单位名称: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婺城分局
联系方式:0579-82487106
公示发布单位:金华市婺城区水务局
公示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