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2773118975U/2020-44138

  • 文件名称:

    金华市婺城区应急管理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0-12-29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婺城区应急管理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0-12-29 14:29:48 来源: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2019年,婺城区应急管理局边组建边应急,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双城”战略要求,顺利完成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一系列攻坚战,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8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8%、死亡人数同比降11%,继续保持全市较低的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数(起数第1位、亡人第2位);圆满完成了梅汛期6轮强降雨、第9号“利奇马”台风防御、森林防灭火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

    现将2019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

    (一)构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机构改革有序衔接。区应急管理局组建划入安监局的职责,区府办的应急管理职责,民政局的救灾减灾职责,水务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农林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科学技术局的震灾应急救援相关职责,相关部门的消防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防汛防旱指挥部、森林消防指挥部等有关职责。机构改革期间,积极主动与7个职责划转部门衔接,厘清应急管理责任边界,对划转的职责和人员实行“双负责”,确保机构改革期间无缝对接。人员整合后面临防汛、减灾救灾、森林防灭火、危化等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员严重缺编达25%, 4月初率先完成机构改革后的机构设置和中层竞聘,克服种种困难应急管理迅速上轨。积极探索乡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安地镇开展“基层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示范乡镇建设工作,建立乡级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管理中心,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有机融合。应急管理中心实现“1+X+3”工作机制,明确人武、消防、民政、水利、林业、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地震等业务线负责实施各线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同时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指导。乡级应急管理体系试点得到省应急管理厅领导的高度肯定。谋划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着手构建区级应急指挥平台,在安地镇试点乡级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建设,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基础,联通各部门和应急联动单位,做好资源整合准备工作。与科大讯飞、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编制区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初步完成与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应急指挥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对接工作。

    (二)打好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推进安全生产体检站规范化运作,全面建成19个乡镇(街道)21个安全生产体检站,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对全区1300余家工业企业开展安全体检并按照“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常态实现自媒体平台管控,基本形成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企业本质安全明显提升。全面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安全婺城百日行动和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三场所两企业”、小微企业整治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摸清找准重大风险,严密风险防范管控。通过印发手册宣传、体检站技术服务指导、聘请专家会诊、执法检查督促整改等方式督促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执法先送法、监察先服务”的工作理念,全年共组织专家服务7850人次指导企业1300余家次,排查出隐患19300余条。完成省市级挂牌隐患8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行政处罚案件50件,罚款金额150.44万元。

    (三)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组织修订应急防汛预案,完善区级防汛预案,建立健全四级响应体系,部署基层综合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全面完成19个乡镇(街道)预案编制工作。提前完成防汛部署,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明确基层防汛责任人1579名;及时组织防汛防台隐患大排查,下发隐患整改督办单8份,对隐患整改实行闭环管理,检查8240人次,检查5396处,发现隐患496处,已完成整改494处,整改率99%。全面清查物资储备,对各单位储备物资、储备地点和管理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圆满完成演练任务,婺城区作为浙江省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分会场圆满完成水库抢险演练任务,得到省应急管理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明确防汛职责分工编写防汛险情应急处置程序和防汛应急现场指挥部分工表,对区防汛预案进一步细化和卡片化,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抢险处置程序,提高险情处置效率。定期会商研判,与建设、交通运输、水务、文旅体、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通过短信、预警平台等向社会发布防汛预警信息3万余条。

    (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调整完善婺城区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应急演练、应急救援和涉及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警情处置职能划归区应急管理局负责,区综合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日常运维和应急联动警情的接收、交办职能划归区公安分局负责。重新调整区应急联动处置领导小组,更新完善应急联动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为应急快速响应提供坚强保障。全面整合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建立即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应急工程实施单位清单、区级应急物资清单、社会应急抢险物资清单、应急抢险队伍清单、应急抢险专家库清单等6张清单,摸清了应急家底,确保应急队伍拉得出,应急响应跟得上。森林防灭火救援工作走在前列。充分发挥森防指办职能作用,会同森林公安等进行多轮风险会商、研判,对重点乡镇开展了三轮森林消防工作督查,全区未发生森林火灾。重视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我区3支森林消防队伍在市本级森林消防大比武活动分别取得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的佳绩,区防灭火代表队代表金华市参加全省森林防灭火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开展避灾安置场所建设。通过培训落实选址,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10.5万元,协调经济商务局采购各类救灾物资约49万元按标准配送各点,提前完成省级民生实事的56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妥善处置中瑞通航公司10.21直升机坠落事故,迅速组织属地镇村、业主和相关部门制定救援方案,采取保护警戒措施防范次生灾害;及时会同宣传部门发布通稿正面引导舆情;全程协助事故调查组提供办案保障,协调市公安局、市电力等部门询问当事人并依法取证;协调区消防救援大队参与设备增援机体拆解工作,事故现场处置和舆情应对圆满完成。10月28日民航浙江监管局对我局救援工作向省应急管理厅专门致函感谢。11月15日中瑞通航公司董事长一行向区应急管理局赠送锦旗致谢。

    (五)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积极开展“三类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培训费用实现财政专项支出,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12期1331人,同比增长89%。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 “5.12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安全警示教育和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举办第三届应急处置技能比赛。不断丰富比赛项目,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体检组现场隐患检查和专业笔试比赛、危化组、消防组救援技能比赛、应急管理组趣味运动比赛、现场应急知识竞答等,实现应急专业技能与娱乐活动的良好结合,提升了区、乡、企、村各级应急管理干部的归属感和工作活力。

    、下一步及2020年工作思路

    (一)积极构建高效务实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全面构建区、乡、村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区、乡两级安全委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按“1+X+3”工作模式发挥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中心作用。要发挥“红色网格”联系群众全覆盖优势,依托“红动婺城”系统,将入户通知、避险转移、抗灾自救等应急管理工作职责纳入“红色网格”,实现基层应急管理进村入户到人。

    (二)全面抓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措施、拧紧责任链条,全面推动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危化品使用单位安全隐患整治、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改善我区各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基础安全条件和本质安全水平。完善隐患治理协调机制。完善安委会、专委会尤其是牵头领导职责,通过巡查考核、约谈通报、下发督办单交办单形式推动乡镇、部门责任落实,通过警示教育、安全培训、专家指导、执法检查、红黑名单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着力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高标准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防治职能和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及应急救援职能。加快区级应急指挥平台和乡级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整合基层防汛体系管理平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森林防火巡查平台和视频监控平台等,与基层治理四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应急管理事前监测预警、事中指挥联动、事后评估改进的全过程信息化、图表化管理,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