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长效防控,提升动态防控效能。坚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统筹兼顾,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秩序,在疫情大考中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牢牢把握“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打造阳光智联小区,全员、全方位、全链条抓好闭环管控、精准防控守好“小门”,打好“党建+巷战”,筑牢基层单元防控防线。全面落实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政策举措,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行动,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提升精准服务企业水平,深化驻企服务活动,加快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复工复产过程变为转型升级过程。
(二)组织强基,激发全领域党建新活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找准两新组织工作法上下功夫,持续“双覆盖”行动,统筹推进街道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红色阵地的建管用。二是进一步构建西市街商圈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商圈楼宇党建,按照“一楼一特色”的思路,落实“1+X”楼宇联络员制度,实现“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促进“三圈”真正融合。扎实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常态化制度化,综合运用“红动婺城”等载体,不断增强在职党员服务社区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进一步奏响“家”的三部曲,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通过三张清单,摸清企业、群众和社区需求,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干部提能,展现争先锋当表率力量。一是针对检查中突出问题,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二是树立“垃圾分类·新时尚·新生活”工作导向,紧紧围绕“一年见成效、两年出经验”的目标,街社干部、党员带头,引领辖区广大群众,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引导员、共建员,让垃圾分类成为城中人的新时尚。三是扎实推进无证明城市工作。用好 “无证明城市”钉钉群,落实代办员,完善工作台账,根据梳理事项清单,依托大数据系统,变“群众跑”为“数据跑”。
(四)改革发展,描绘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一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汇聚治理资源,协调治理行为,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二是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聚力三服务、当好答卷人”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撬动作用,把这一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进治理体系更完善、治理效能大提升。
(五)重心下沉,在化风险保稳定中积极有为。一是落实稳控责任,确保敏感节点稳定。围绕重点人员,坚持班子成员和社区网格联合,压实稳控责任,确保将重点信访人“盯死看牢”、吸附在当地。对因工作不力,重点人员失控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二是深化民情民访代办,提升服务实效。进一步深化“五员代办”,简化工作步骤,优化工作流程,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健全民情民访代办工作考评机制,用机制和典型促进代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三是规范建设信访工作,形成化解合力。社区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推动问题加快解决,建立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方介入机制,联合辖区律师事务所向群众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促进信访人理性诉求、依法维权;对广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信访问题,积极推行公开答复模式,有事公开讲、有理大家评,促进信访人停诉息访,用真情的力量推动问题有效解决。